【銘大的閱讀筆記 】 - 人生最後一堂理財課 : 我們得當心所崇拜的神祉是否為假神.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在書店中隨意逛逛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瞬間擊中了我的軟肋,感覺是會一本富有人生哲理又有含有理財洞見的書

當下翻了翻大致內容, 就決定把它帶回家了.

raw-image

中文書名 :人生最後一堂理財課:見證過無數生死的安寧照護醫生告訴你如何過一個不留遺憾的人生。關於金錢、工作和幸福人生的實用建議。

 英文書名 : Taking Stock: A Hospice Doctor’s Advice on Financial Independence, Building Wealth, and Living a Regret-Free Life

 作者: 喬丹・格鲁米特 Jordan Grumet

譯者: 萬靈芝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先說重點:如果你對於人生到臨終時最需要在意那些事情,以及對理財又有興趣的人,這本書值得你讀。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時,會開始懷疑過往的一些約定成俗,以及自己長久深信不疑的觀念,譬如:錢越多越好、現在先努力賺錢、等到賺夠了就可以提前退休遊山玩水,盡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等等。這件事用想像的看似美好,但等到實際體驗時,卻讓人五味雜陳。而在書中,作者自己也分享,當自己發現已達到財務自由時,心情是如何在一開始的興奮快樂,到稍後的沮喪轉折。我閱讀的過程中非常有同感。

我自己大約在45歲時離開了職場工作,有一天心血來潮,當作休閒活動般地來數算到目前為止努力存錢以及長期工作後累積的資本,依照過往的消費水準,以及往後過簡樸的生活,加上沒有房貸及車貸,以及規劃小朋友後續像我一樣都以就讀公立或國立的學校而不須太多花費為原則,忽然發現我已達到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即經濟獨立,提前退休)的目標了。看倌們請別誤會,以為我存了很多錢,實際上並沒有,只是覺得自己最大的興趣就是看書、逛書店、騎單車四處逛逛,覺得只要在逛書店時,看到喜歡的書有能力帶去結帳,就覺得自己很富有。覺得自己達標提早退休那時,當然高興了一下,不過就真的只是一下下(不超過1HR),然後接下來有一個疑惑就冒了出來,就是:啊,我接下來該做甚麼呢?

過往從小一直到成年後,就常接收到身邊家人及媒體說,我們要努力工作並累積到一定的財富,人生活就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安全有保障的歡樂生活,宛如天堂般夢幻。自己確實也在過程中努力工作、進修以獲取更好的工作機會及待遇,後續也為了讓自己可以到國際級的外商公司,而有更寬廣的職涯發展,也因此辭去當時在電信業的穩定工作,報名ITI(外貿協會,當時的學制算是不用真正出國的語言學校),花半年全職學好英文。進入後也真的很拼命,也希望提升自己過往不佳的英文能力,然後下課後還繼續留在學校閱讀《經濟學人》雜誌到晚上10點。而後來也如願地進入外商公司,雖然公司文化及工作內容不是很理想,但看在有不錯的福利上,又有身在外商公司的虛榮感,忍一忍日子還是可以過。

在過往的職涯中,因為希望能夠有更好的收入,不斷地進修及提升自我,但那時如果你問我是否覺得快樂及滿足,實際上我答不上來。真要說的話,是財富多少有累積到了,但總覺得離自我實現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還好那時心中有一個累積財富的目標,因此幫助我熬過了職場中一個個身心煎熬、倦怠無力的時候。

而現在知道自己已經達到基本的財務目標,在相對年輕時有能力不用再為了賺錢而上班,而能讓我有練習退休的機會。說是練習,是因為自己無法想像在不到50歲,自覺身體還算健康,大腦思路都還清晰,以及自認還能有相當的生產力時,就過整日放鬆,或是國內到處遊山玩水的日子。也許前半年還好,但接下來可能會只剩下打發時間及無聊感了。所以我想先來預演退休,因此就將當時在2019年疫情前已經考試通過的外語(英語)導遊、領隊考試,接著去完成剩下的受訓課程階段,以實際取得導遊領隊的職業證為目標。

而當初會趁在職時考導遊領隊,也是想說之後如果自己(預期是60歲)退休後,希望能帶著外國旅客感受及認識台灣的美麗,自己也能在導覽的過程中使用外語分享相關知識,以維持英文能力,並讓自己在年紀大時能有一個生活重心,以期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能夠過得充實及多采多姿。此番想像的美好情景深深打動了我。

後續實際上課受訓時,就有機會能跟已經在旅遊業任職的同學跟老師們交流。相對來說,自己也慶幸能在早於10多年的時間點,先做自己想達成的事情(完成受訓課程並取得職業證)。而隨著受訓上課過程中,藉由老師及同學的實際工作甘苦分享,也慢慢地調整以及了解了自己對於這個產業的過度美好想像。這讓我想起了過往曾經聽某個朋友分享過,他說:對於自己一直想要的目標,會有股動力及強烈的期待感,會想要去得到,但是等真正的達到後,忽然覺得,這不太適合自己,不是自己想要的。他笑笑地跟我說:「人,是不是一種有點奇怪的生物啊?」當時聽他的分享,也沒有想太多,而是笑笑後就轉換了話題。在受訓快結束時,讓我想起了過往的這段對話。我發現現在自己也有這樣的感覺,覺得這可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換個角度想,人和的工作,不論外在看來多麼的風光、令人稱羨,但做國外領隊需與家人聚少離多,做導遊的需能夠忍受(上課老師分享的)「起得比雞早:早上很早就要起床規劃接下來的行程,甚至比雞醒得還早。吃得比豬差:無法從容用餐,要先照顧到其他團員是否用餐以及解決問題,才能輪到自己來吃,或用餐時間常被壓縮。跑得比馬快:行程匆忙,移動速度很快,不斷趕往下一個景點。睡得比賊晚:活動到很晚才結束,要巡房、關心團員住宿是否有需要協助的地方,比小偷還晚睡。」

當然,上述是有玩笑成分,而需要與家人聚少離多的部分,對於重視家庭的我來說,也讓我深思是否可行。但也慶幸自己不用真的等到60歲時,才來思考及取捨這些事情。

因為我過往在職場上, 因疫情關係, 有一段大約3年的時間我都是在家中上班(WFH)的, 這讓我減少通勤的時間以及減輕長時間待在辦公室所必然面對的人際社交壓力,既可有較多時間陪伴家人, 也可減少非必要的交際應酬及治裝花費, 這段遠距的工作經驗, 也在我心中形成了理想的工作類型.

往事先就此打住, 回到心得的部分, 本書作者喬丹 , 身為安寧照護醫師, 分享了他個人對死亡以及財務規劃的真誠看法,而這本書就是他在擔任醫生陪伴過無數臨終病患走過人生最後一程, 並深刻的聆聽他們訴說心中的真正遺憾, 錯過的機會, 未能實現的夢想後所體悟到的人生本質, 然而,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我們絕大多數為其煩惱, 為其流血流汗 拼命爭取的"錢", 卻從未在這些後悔清單中.

這本書主軸就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 以及"投資", 他舉澳洲作家, 詞曲作者和臨終關懷護士 布羅尼.韋爾在2012年寫了一本: 中文書名: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一位安寧看護與臨終者的遺憾清單. 當她在未那些生命處於最後幾週的人提供臨終關懷以及醫療服務時, 她會問這些患者: 如果有更多的時間, 生活會有甚麼不同, 自己會做出更甚麼更好的選擇? 而透過這些患者的回答, 最常見的答案被歸類

為世界最著名的五大遺憾, 就是"臨終五大遺憾".

  1. 我希望過忠於自己內心的生活, 而布是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2. 我希望花更少的時間在工作上面.
  3. 我希望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4. 我希望多和朋友聯繫.
  5. 我希望自己活得更快樂.

當然, 每個人都會有在己最重要的遺憾, 而以上五點擁有其普世的價值, 值得我們做為借鏡及參考, 而基於這些遺憾, 而觸使作者在在自我檢視後也透過此書分享他的忠告.

而在投資部分 (也要照顧到因理財課的書名而買這本書的人),他覺得投資有許多形式, 提供給我們針對"投資"這個詞的廣義建議:

  1. 投資自己: 這跟一班我們在理財書上到得有些不同, 作者說: 悔恨及錯失感在形形色色的人中都很常見, 無論是活著還是死亡的人, 它的影響可以有建設性的, 但往往是最具毀滅性的, 他說;人類責備自己的能力是無限的, 我們在人生中花了非常多的心神及時間對我們希望能做得更好的事情到難過.

雖然自責的目的是希望反省以及改善未來的結果, 但這樣的方式也往往會留下一條通往毀的道路, 因此他建議, 適度的自責及反省雖有其必要, 但核心是, 我們接下來應該聚焦於改變我們可以改變的東西, 原諒自己, 繼續前行.

  1. 投資教育: 我們花在自己以及家人教育上的錢, 將以知識以及技能的形式產生複利.不要去害怕學習新知識, 也不要對自己不熟悉的議題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譬如 投資金融市場 理財等), 為獲取新知識而空出時間, 做個快樂及充滿好奇心的人.
  2. 投資身心健康: 就算自己規劃著夢想清單, 但到時執行時, 還是要有相對良好的健康才能執行, 嘗試每天至少30分鐘的體育運動, 我自己以前是有跑步習慣, 雖然跑完後有一種爽快感, 但過程中感覺一直再忍受身體痠痛的不適, 汗流浹背頗為不快, 後續我改騎自行車, 已有時間, 就找機會前往河濱公園騎乘, 雖然也流汗, 但感覺更適合我.
  3. 最後是:投資市場, 他建議我們, 雖然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排斥, 但還是需要建立自我的理財基本知識, 它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投資的市場運作及規則, 因此也叮嚀我們不要忘記股票市場(他推薦相對穩定的指數型股票投資基金 ETF)並分享下列理財建議:

賺取得比花費多 (量入為出)

每年盡可能的多儲蓄(20%-50%)

購買受眾廣泛及風險及成本相對較低的指數型共同基金(ETF)

最後, 身為臨終醫生跟我們分享, 他認為人生中最需要警覺的事是追逐"假神".

他認為, 臨終患者常常為人類對投資和追逐"假神"的嗜好感到悲傷.這裡談論的並不是宗教.

當他在與那些瀕臨死亡的人接觸時, 讓他思考了很多我們一生中, 應該選擇神化誰或神化什麼, 該選擇崇拜誰或崇拜什麼的問題. 而這些圍繞著我們自認重要, 但最終意識到其非如此的人生的遺憾, 就是"假神".

他觀察到, 在所有這些假神中, 金錢以及事業位居榜首, 作者從來沒有, 一次也沒有, 聽到任何的臨終患者說他們希望在工作上更加努力, 或者在臨終前可以累積更多財富. 他也從來沒有聽到過有人想在辦公室度過更多的工作日夜晚及周末,事實上,他聽到的情況剛好相反,更常聽到的事, 抱怨他們不應該如此努力過頭而錯失了與自己或家人朋友的相處時間,享受其共同經歷並享受其當下的生活.

而物質主義是另一個假神,無論我們累積得多少財富, 你買的頂級特斯拉電動車或是台北信義區的透天豪宅 , 在我們身患絕症時, 這些身外之物給不了我們什麼安慰, 說白一點就是當你住院而心情低落時, 它們也不會來探望你.

心得就先分享到此, 這本書我看了好幾次, 作滿筆記標籤,這是我自認買過投報率最高的一本書了, 跟你分享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銘大的美好生活
1會員
14內容數
一個努力想要活好自己,過好生活的中年大叔
銘大的美好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5/09/10
因自己已及中年階段,對於未來的花費開始感到一些徬徨及不安,開始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以參考甚麼是美好的生活以及為未來的退休預做準備。 我一開始是抱著想要更深入的膫解金錢及工作的意義來讀這本書,但這本看似談金錢以及工作的漫畫書, 看似能輕鬆閱讀,但卻給我一個需要深入思考人生真正要事的機會。 作者: 池
Thumbnail
2025/09/10
因自己已及中年階段,對於未來的花費開始感到一些徬徨及不安,開始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以參考甚麼是美好的生活以及為未來的退休預做準備。 我一開始是抱著想要更深入的膫解金錢及工作的意義來讀這本書,但這本看似談金錢以及工作的漫畫書, 看似能輕鬆閱讀,但卻給我一個需要深入思考人生真正要事的機會。 作者: 池
Thumbnail
2025/09/08
最近讀完有川真由美的《練習好心情》,裡面談到 88 個能讓人際關係與工作更順遂的小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覺得她的文字很像「女版的松浦彌太郎」──不追求華美的詞藻,而是帶著沉穩和從容,讓人在閱讀時慢慢沉澱下來並深思。 在書中,我特別有共鳴的,有三個小習慣想跟大家分享。 作者: 有川真由美 譯者
2025/09/08
最近讀完有川真由美的《練習好心情》,裡面談到 88 個能讓人際關係與工作更順遂的小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覺得她的文字很像「女版的松浦彌太郎」──不追求華美的詞藻,而是帶著沉穩和從容,讓人在閱讀時慢慢沉澱下來並深思。 在書中,我特別有共鳴的,有三個小習慣想跟大家分享。 作者: 有川真由美 譯者
2025/09/05
你能想像自己到了 102 歲,還能一邊工作、一邊笑著面對人生嗎? 光是用想像,就覺得這樣的人生也不賴。 中文完整書名(真的有點長): 還在工作的樂趣──我102歲:凡事不比較、守口如瓶、製造小確幸,讓自己永遠被需要!我做了61年業務,在困境中也能發現幸福。 日文書名: 101歳、現役の化粧品販売
Thumbnail
2025/09/05
你能想像自己到了 102 歲,還能一邊工作、一邊笑著面對人生嗎? 光是用想像,就覺得這樣的人生也不賴。 中文完整書名(真的有點長): 還在工作的樂趣──我102歲:凡事不比較、守口如瓶、製造小確幸,讓自己永遠被需要!我做了61年業務,在困境中也能發現幸福。 日文書名: 101歳、現役の化粧品販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這本書包含投資和理財兩個部分,作者用了許多數據及計算告訴大家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包含了許多扎扎實實的數字,雖然無法順順地讀過去,必須要和作者一起思考,但作者也寫得蠻仔細,也有稍作簡化,所以這樣得出的論點也更有說服力。
Thumbnail
這本書包含投資和理財兩個部分,作者用了許多數據及計算告訴大家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包含了許多扎扎實實的數字,雖然無法順順地讀過去,必須要和作者一起思考,但作者也寫得蠻仔細,也有稍作簡化,所以這樣得出的論點也更有說服力。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漫畫圖解,輕鬆理解人生中重要的理財觀念,包括投資自己、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和累積資產,讓人學會理財、致富人生從小做起。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漫畫圖解,輕鬆理解人生中重要的理財觀念,包括投資自己、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和累積資產,讓人學會理財、致富人生從小做起。
Thumbnail
我在理財這條路上,走了一段時日,我之前最分享的的結論是要有理財的頭腦、思維,就能夠改變你的現況,讓你走過不一樣的路,現在看來,也是如此,在理財的課程上,你可以是一張很白很白的紙張,但經過琢磨與學習,你也能夠留下一筆屬於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我在理財這條路上,走了一段時日,我之前最分享的的結論是要有理財的頭腦、思維,就能夠改變你的現況,讓你走過不一樣的路,現在看來,也是如此,在理財的課程上,你可以是一張很白很白的紙張,但經過琢磨與學習,你也能夠留下一筆屬於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最近看完了一本書,叫做「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非常推薦,感覺觀念也更新了許多,這篇整理了4個重點。
Thumbnail
最近看完了一本書,叫做「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非常推薦,感覺觀念也更新了許多,這篇整理了4個重點。
Thumbnail
在選擇投資理財書籍時,一定要注意作者的背景、書籍內容以及仰慕人士的推薦。透過閱讀投資大師的書籍,可以瞭解投資心法和觀念,避免浪費時間在爛書上。此外,應該避免看直銷式書籍,例如保證讓你賺大錢的書籍。最後,可以參考股癌等財經podcast的書單來選擇投資理財書籍。
Thumbnail
在選擇投資理財書籍時,一定要注意作者的背景、書籍內容以及仰慕人士的推薦。透過閱讀投資大師的書籍,可以瞭解投資心法和觀念,避免浪費時間在爛書上。此外,應該避免看直銷式書籍,例如保證讓你賺大錢的書籍。最後,可以參考股癌等財經podcast的書單來選擇投資理財書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