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想像自己到了 102 歲,還能一邊工作、一邊笑著面對人生嗎?
光是用想像,就覺得這樣的人生也不賴。
中文完整書名(真的有點長): 還在工作的樂趣──我102歲:凡事不比較、守口如瓶、製造小確幸,讓自己永遠被需要!我做了61年業務,在困境中也能發現幸福。
日文書名: 101歳、現役の化粧品販売員 トモコさんの一生楽しく働く教え
在《還在工作的樂趣──我102歲》這本書裡,作者分享了自己超過 60 年的業務生涯,以及她對幸福、工作與生活的態度。讀完後,我覺得這本書就像一位長輩在身邊娓娓道來——沒有大道理,卻句句都有真實飽滿力量。
這我想到我之前分享過的那本《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 2 小時》。兩本書雖然角度不同,但核心卻相通:幸福不是在遠方,也不是等某個大事件發生,而是每天用行動與心態,去創造一點點讓自己覺得「好棒」的時刻。
以下整理出我從這位 102 歲小姐身上,學到的 五個幸福智慧,也許對你我都會是很棒的提醒。
1. 透過工作,感受「自己被需要」
她雖然年紀一把,但依舊選擇持續做業務,原因很單純——因為在工作中,她看到客人因為變美而露出的笑容,從而體會到「自己還是有用的」。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覺得自己還能貢獻。」
不一定要是職場上的大成就,有時候幫家人修好一個壞掉的東西、幫朋友解決一個小困擾,甚至是對陌生人報以笑容,這些都能讓我們覺得自己仍被需要。
所以,不論年齡幾歲,找到「讓自己發揮價值」的舞台,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2. 年紀越大,越要走出去,與人互動
書裡強調,不要把自己關在家裡。隨著年紀增長,越要積極出門,與人交流。
她說,去市場聊天、和老朋友碰面、跟客人聊聊家常,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互動,卻能讓人心情亮起來。
這讓我想到台灣人常說的「活絡筋骨」。不只是身體需要動,心情也要「活起來」。
孤單是很多老年人的挑戰,而她透過與人的互動,延續了快樂與歸屬感。
對我們來說,即便還不算年長,也可以把「主動連結」放進生活裡。約個朋友喝咖啡、和鄰居多聊兩句,都是幸福的累積。
3. 規律的生活,讓心安定
她並不是每天都排滿待辦事項,但一定會有「生活主軸」。
可能是每天固定出門一趟、每天早晚打理儀容、或者給自己一個必做的小習慣。這種規律感,反而是長壽與快樂的重要基礎。
我自己也體會到:沒有主軸的一天,很容易渾渾噩噩;但有規律,就算只是簡單的散步 30 分鐘,或寫一篇讀書心得,也會覺得「今天是有價值的」。
規律生活,聽起來很樸實,卻是最長久的幸福底氣。
4. 每天製造小確幸
她特別強調,每天都要有一些「小小的幸福」。
這讓我想到村上春樹說過的:「小確幸是微不足道卻確實存在的幸福。」
對她而言,小確幸可能是客人的一句謝謝、今天有空喝杯茶,或者「我今天還能出門工作」。
對我們來說,或許是一杯剛煮好的拿鐵、孩子的一個擁抱,甚至下班後追一集喜歡的影集。
幸福不是一場盛宴,而是很多日常的小點心,積少成多,就會變成滿滿的能量。
5. 不先往壞處想,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她的樂觀態度也讓我印象深刻。
「只要能平安度過今天,就已經很好了。」 這種單純的心境,讓她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找到意義與希望。
我們常常過度焦慮,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但其實,人生哪有這麼多非得失敗或成功的二元論?因此很多時候,事情的價值要等到後來才看得出來。當下保持樂觀,才有機會發現其中的禮物。
就像作者說的: 人生沒有一件事是毫無意義的。
通往幸福的路徑,其實殊途同歸
我把這本書和前幾天發布的讀書心得《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 2 小時》對照著看,發現一個有趣的結論:
- 《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 2 小時》提醒我們: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做讓自己開心的事,幸福就會在生活中自然發生。
- 《還在工作的樂趣──我102歲》 則告訴我們:透過規律、互動、小確幸,讓幸福變成長久的習慣與態度。
兩者合起來,就是:幸福不是偶爾的大確幸,而是每天持續製造、並累積下來的小確幸。
心得結語
說真的,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工作常常被視為「必要之惡」。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生活才去上班,要不是為了養家或繳房貸,誰會真的甘願每天打卡?要是大家都這麼愛工作,那些談 FIRE、提早財富自由的書怎麼可能會這麼暢銷。
不過啊,提早退休、每天遊山玩水、時間完全自由,真的就能帶來長久的快樂嗎?也許一開始半年會覺得超爽,但等到還有 20、30 年的人生要過時,日子就可能慢慢變得空虛了。
到頭來,還是得找到一個「容身之處」才行。這個地方,可能是一份有意義、能發揮貢獻、甚至能幫助別人的工作。因為這樣,我們才會覺得:就算不再是全職上班族,我依然是一個有用的人。
它不是財富的附屬品,也不是年紀的犧牲品,而是一種「選擇」。
每天規律一點,主動去連結人群,找出自己的小確幸,再搭配那 2 小時「專屬自己的時光」——幸福真的一點也不難。
如果一位 102 歲的阿嬤都能在工作裡找到快樂、並每天保持被需要的狀態,那我們更沒有理由說:「幸福太難了。」
或許,幸福真的就是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