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大的閱讀筆記 】她 102 歲還在上班:每天都能快樂的 5 個幸福祕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你能想像自己到了 102 歲,還能一邊工作、一邊笑著面對人生嗎?
光是用想像,就覺得這樣的人生也不賴。

中文完整書名(真的有點長): 還在工作的樂趣──我102歲:凡事不比較、守口如瓶、製造小確幸,讓自己永遠被需要!我做了61年業務,在困境中也能發現幸福。

日文書名: 101歳、現役の化粧品販売員 トモコさんの一生楽しく働く教え

作者: 堀野智子  譯者: 蔡惠佳 出版社:大是文化 

在《還在工作的樂趣──我102歲》這本書裡,作者分享了自己超過 60 年的業務生涯,以及她對幸福、工作與生活的態度。讀完後,我覺得這本書就像一位長輩在身邊娓娓道來——沒有大道理,卻句句都有真實飽滿力量。

這我想到我之前分享過的那本《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 2 小時》。兩本書雖然角度不同,但核心卻相通:幸福不是在遠方,也不是等某個大事件發生,而是每天用行動與心態,去創造一點點讓自己覺得「好棒」的時刻。

以下整理出我從這位 102 歲小姐身上,學到的 五個幸福智慧,也許對你我都會是很棒的提醒。


1. 透過工作,感受「自己被需要」

她雖然年紀一把,但依舊選擇持續做業務,原因很單純——因為在工作中,她看到客人因為變美而露出的笑容,從而體會到「自己還是有用的」。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覺得自己還能貢獻。」

不一定要是職場上的大成就,有時候幫家人修好一個壞掉的東西、幫朋友解決一個小困擾,甚至是對陌生人報以笑容,這些都能讓我們覺得自己仍被需要。

所以,不論年齡幾歲,找到「讓自己發揮價值」的舞台,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2. 年紀越大,越要走出去,與人互動

書裡強調,不要把自己關在家裡。隨著年紀增長,越要積極出門,與人交流。

她說,去市場聊天、和老朋友碰面、跟客人聊聊家常,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互動,卻能讓人心情亮起來。

這讓我想到台灣人常說的「活絡筋骨」。不只是身體需要動,心情也要「活起來」。

孤單是很多老年人的挑戰,而她透過與人的互動,延續了快樂與歸屬感。

對我們來說,即便還不算年長,也可以把「主動連結」放進生活裡。約個朋友喝咖啡、和鄰居多聊兩句,都是幸福的累積。


3. 規律的生活,讓心安定

她並不是每天都排滿待辦事項,但一定會有「生活主軸」。

可能是每天固定出門一趟、每天早晚打理儀容、或者給自己一個必做的小習慣。這種規律感,反而是長壽與快樂的重要基礎。

我自己也體會到:沒有主軸的一天,很容易渾渾噩噩;但有規律,就算只是簡單的散步 30 分鐘,或寫一篇讀書心得,也會覺得「今天是有價值的」。

規律生活,聽起來很樸實,卻是最長久的幸福底氣。


4. 每天製造小確幸

她特別強調,每天都要有一些「小小的幸福」。

這讓我想到村上春樹說過的:「小確幸是微不足道卻確實存在的幸福。」

對她而言,小確幸可能是客人的一句謝謝、今天有空喝杯茶,或者「我今天還能出門工作」。

對我們來說,或許是一杯剛煮好的拿鐵、孩子的一個擁抱,甚至下班後追一集喜歡的影集。

幸福不是一場盛宴,而是很多日常的小點心,積少成多,就會變成滿滿的能量。

5. 不先往壞處想,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她的樂觀態度也讓我印象深刻。

「只要能平安度過今天,就已經很好了。」 這種單純的心境,讓她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找到意義與希望。

我們常常過度焦慮,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但其實,人生哪有這麼多非得失敗或成功的二元論?因此很多時候,事情的價值要等到後來才看得出來。當下保持樂觀,才有機會發現其中的禮物。

就像作者說的: 人生沒有一件事是毫無意義的。


通往幸福的路徑,其實殊途同歸

我把這本書和前幾天發布的讀書心得《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 2 小時》對照著看,發現一個有趣的結論:

  • 《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 2 小時》提醒我們: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做讓自己開心的事,幸福就會在生活中自然發生。
  • 《還在工作的樂趣──我102歲》 則告訴我們:透過規律、互動、小確幸,讓幸福變成長久的習慣與態度。

兩者合起來,就是:幸福不是偶爾的大確幸,而是每天持續製造、並累積下來的小確幸。


心得結語

說真的,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工作常常被視為「必要之惡」。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生活才去上班,要不是為了養家或繳房貸,誰會真的甘願每天打卡?要是大家都這麼愛工作,那些談 FIRE、提早財富自由的書怎麼可能會這麼暢銷。

不過啊,提早退休、每天遊山玩水、時間完全自由,真的就能帶來長久的快樂嗎?也許一開始半年會覺得超爽,但等到還有 20、30 年的人生要過時,日子就可能慢慢變得空虛了。

到頭來,還是得找到一個「容身之處」才行。這個地方,可能是一份有意義、能發揮貢獻、甚至能幫助別人的工作。因為這樣,我們才會覺得:就算不再是全職上班族,我依然是一個有用的人。

它不是財富的附屬品,也不是年紀的犧牲品,而是一種「選擇」。

每天規律一點,主動去連結人群,找出自己的小確幸,再搭配那 2 小時「專屬自己的時光」——幸福真的一點也不難。

如果一位 102 歲的阿嬤都能在工作裡找到快樂、並每天保持被需要的狀態,那我們更沒有理由說:「幸福太難了。」

或許,幸福真的就是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這一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銘大的美好生活
1會員
8內容數
一個努力想要活好自己,過好生活的中年大叔
銘大的美好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5/09/03
昨天到書店逛逛, 發現這一本書名很有趣, 就把它帶回家細讀, 我看完真的有種「啊哈!原來是這樣!」的感覺,整理幾個最打中我的重點,跟大家分享。 書籍資訊: 你與幸福的距離, 只有2小時: 有錢又快樂的人都這樣做 いつも幸せな人は、2時間の使い方の天才 作者:今井孝 譯者:高宜汝 出
Thumbnail
2025/09/03
昨天到書店逛逛, 發現這一本書名很有趣, 就把它帶回家細讀, 我看完真的有種「啊哈!原來是這樣!」的感覺,整理幾個最打中我的重點,跟大家分享。 書籍資訊: 你與幸福的距離, 只有2小時: 有錢又快樂的人都這樣做 いつも幸せな人は、2時間の使い方の天才 作者:今井孝 譯者:高宜汝 出
Thumbnail
2025/08/27
之前在書店看到這一本, 就被其書名吸引:論人生短暫 後續借到這本書, 其中的書籍的重點, 讓我們能夠更理解這位距今2千年前的智慧老杯杯想要告訴我們人生真正重要的事! 「忙到忘了自己,其實就是浪費生命」 「錢多不一定幸福,反而可能害了你」 「人生最殘酷的真相:你以為很長,其實超短」 「退休
Thumbnail
2025/08/27
之前在書店看到這一本, 就被其書名吸引:論人生短暫 後續借到這本書, 其中的書籍的重點, 讓我們能夠更理解這位距今2千年前的智慧老杯杯想要告訴我們人生真正重要的事! 「忙到忘了自己,其實就是浪費生命」 「錢多不一定幸福,反而可能害了你」 「人生最殘酷的真相:你以為很長,其實超短」 「退休
Thumbnail
2025/08/17
今天早晨,我跑進電影院看了部剛上映的限級恐怖片《凶器》(英語片名:Weapons)。影廳裡竟然只有我和另一位觀眾——本來想著人多比較熱鬧,結果變成高級私人放映會,哈哈。儘管如此,我一路被劇情深深吸引,每位主角的刻畫都非常立體,女主角Julia Garner, 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
Thumbnail
2025/08/17
今天早晨,我跑進電影院看了部剛上映的限級恐怖片《凶器》(英語片名:Weapons)。影廳裡竟然只有我和另一位觀眾——本來想著人多比較熱鬧,結果變成高級私人放映會,哈哈。儘管如此,我一路被劇情深深吸引,每位主角的刻畫都非常立體,女主角Julia Garner, 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努力 在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日子裡, 過屬於自己與眾不同的快樂生活。 ~~~活出我豐富精彩的第三人生
Thumbnail
我努力 在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日子裡, 過屬於自己與眾不同的快樂生活。 ~~~活出我豐富精彩的第三人生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健康平安來到這個年齡。
Thumbnail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健康平安來到這個年齡。
Thumbnail
竟然有人可以把一個掃廁所的老人生活,給拍的這麼令人羨慕。大家老年最想避免的老年狀況,孤獨、沒錢、只是做掃公廁這種工作,這容易給人貼上年少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老年生活,竟然也可以活得這麼幸福。  
Thumbnail
竟然有人可以把一個掃廁所的老人生活,給拍的這麼令人羨慕。大家老年最想避免的老年狀況,孤獨、沒錢、只是做掃公廁這種工作,這容易給人貼上年少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老年生活,竟然也可以活得這麼幸福。  
Thumbnail
常在想每個人 到了ㄧ個年齡 數字好像就應該要被定格 生命的樣子 好像不是你到了ㄧ定年紀 就ㄧ定要變成什麼模樣 持續地尋找自己 去發現好像 自己還有很多可能性 覺得這樣子 會讓自己很快樂 生命是可以很有活力很有能量的 不管你在什麼年紀 都要愛現在的自己 要相信還有很多可能性 可以讓
Thumbnail
常在想每個人 到了ㄧ個年齡 數字好像就應該要被定格 生命的樣子 好像不是你到了ㄧ定年紀 就ㄧ定要變成什麼模樣 持續地尋找自己 去發現好像 自己還有很多可能性 覺得這樣子 會讓自己很快樂 生命是可以很有活力很有能量的 不管你在什麼年紀 都要愛現在的自己 要相信還有很多可能性 可以讓
Thumbnail
 老婆大人退休已近五年了,雖然還是很忙,有許多演講邀約,擔任一些計畫的執行或顧問,但是都非常開心,她說:「現在退休了,頭頂上沒有老板了,任何事只有符合三個條件我才接,第一是我開心,第二是別人開心,第三是這件事對社會對未來是有幫助的。」     想著老婆以前上班時經常加班就算了,有時還會為了工作煩惱
Thumbnail
 老婆大人退休已近五年了,雖然還是很忙,有許多演講邀約,擔任一些計畫的執行或顧問,但是都非常開心,她說:「現在退休了,頭頂上沒有老板了,任何事只有符合三個條件我才接,第一是我開心,第二是別人開心,第三是這件事對社會對未來是有幫助的。」     想著老婆以前上班時經常加班就算了,有時還會為了工作煩惱
Thumbnail
找到自己的生活權,生活工作平衡,幸福美好人生-->從自己做起 三個問題提問: 你想活到幾歲?(作者從18歲開始工作,想說做25年,所以原本作者想說到43歲就能,後來就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快樂嗎?你幸福嗎?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關於NIKI的三真一假 做過30種工作(因為作者很早就開
Thumbnail
找到自己的生活權,生活工作平衡,幸福美好人生-->從自己做起 三個問題提問: 你想活到幾歲?(作者從18歲開始工作,想說做25年,所以原本作者想說到43歲就能,後來就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快樂嗎?你幸福嗎?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關於NIKI的三真一假 做過30種工作(因為作者很早就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