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季又到了~ 今年最大的改變是,過去幾年用的四價疫苗,全面更改為三價疫苗。
一開始我也覺得蠻驚訝的,理論上四價疫苗涵蓋的病毒株比較多,怎麼好像走回頭路了? 不過疾病管制署有解釋,這是因為早在202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便說明,2020年3月以來,全球已未再監測到自然發生之B型Yamagata病毒株,建議將該病毒株儘速自流感疫苗成分中移除,亦即優先建議使用三價流感疫苗。
因此疾管署也就依循此建議,今年全面採購三價流感疫苗,大家不用有選擇困難。如果想進一步了解三價和四價疫苗的差別,在去年這篇文章有說明:2024流感疫苗廠牌比較、施打時程。
台灣公費流感疫苗施打時程及對象
基本上對象和時程都跟去年一樣。

*高風險性病人包含:糖尿病、慢性肝病(含肝硬化)、心血管疾病(不含單純高血壓)、慢性肺病、腎臟疾病及免疫低下(HIV感染者)等疾病,需有門、住診紀錄之患者;或是無法取得上開疾病之門、住診紀錄,但經醫師評估符合者。
流感疫苗廠牌比較
今年的公費疫苗有五種廠牌,其中一種是細胞培養。兩種製作方式的差別,同樣在這篇2024流感疫苗廠牌比較、施打時程有說明。

- 民眾接種疫苗之廠牌是以「隨機」安排方式提供,如果要自選的話,可以自費施打。
- 未滿9歲,若是初次接種,應施打2劑,間隔四周。
- 9歲以上則一律施打1劑。
- 可以和其他任何疫苗同時施打在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流感疫苗病毒株
流感疫苗內含不活化的病毒抗原成分,注射到身體後,讓免疫細胞提早認識這些外敵,模擬作戰,當真正的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就能有更充分的防護力來擊退它們。
流感病毒有太多亞型,其中最主要造成人流感的是A型和B型。至於要選那些病毒株來製作,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專家們觀察流行病學,加以預測後,再以雞胚或細胞培養的方式來大量製作。

再複習一下,這一長串密碼代表的意義。(以前家醫專科考試會考)

新型鼻噴式流感疫苗
害怕打針的小朋友,今年多了一個選擇,就是剛在台灣取得藥證的鼻噴式流感疫苗。
和前述的針劑不活化疫苗不同,鼻噴式的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LAIV, 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e)。
在美國適用的對象為2-49歲,不過在台灣的適應症為滿2歲至未滿18歲。
9歲前初次接種者,或之前只接種過一劑流感疫苗者,需接種2劑LAIV疫苗,間隔至少4週。之後每年1劑即可。
接種方式是每次由鼻腔噴0.2 mL(每個鼻孔各0.1 mL)。
【不適合使用的對象】
- 對該疫苗成份嚴重過敏,或先前接種發生嚴重過敏者。
- 正在使用阿斯匹靈者。
- 有嚴重免疫缺陷者:如急性或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有症狀的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感染、細胞免疫缺乏、使用針劑或口服類固醇者。
- 孕婦。
- 重度免疫抑制患者(需要處於受保護環境者)的密切接觸者與照顧者。
【需注意的事項】
- 有氣喘病史:未滿5歲兒童有反覆喘鳴症狀(recurrent wheezing)或任何年紀有氣喘病史者,可能會增加喘鳴症狀發生機率。若目前症狀急性惡化的氣喘患者,例如在過去 72 小時內喘鳴發作,或需要額外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者,需謹慎使用活性減毒流感疫苗。
- 正在使用吸入性皮質類固醇控制氣喘,或類固醇鼻噴劑的兒童:可以使用活性減毒流感疫苗。
- 嚴重鼻塞:可能會影響效果,應考慮延遲接種直到鼻塞緩解,或改用適合年齡的注射不活化疫苗。
- 家人有免疫不全者:接種活性減毒流感疫苗後,應避免至少7天共同生活或密切接觸。
- 與其他疫苗併用:可以和其他不活化或活性減毒疫苗同時施打於不同肢體。若要與其他活性減毒疫苗不同時接種,需間隔至少4週。
- 當年度需接種兩劑流感疫苗者,建議以同一種類(活性減毒或不活化)疫苗完成接種,若有特殊原因無法接種同類疫苗,可使用另一種類疫苗完成接種。
- 使用抗流感病毒藥:使用oseltamivir (Tamiflu 克流感) 或zanamivir (Relenza 瑞樂莎) 48小時內,或使用peramivir (Rapiacta 瑞貝塔) 5天內與 baloxavir (Xofluza 紓伏效) 17天內,可能干擾活性減毒流感疫苗效果,應延遲接種。
------------------------------------------------------
鼻噴式的活性減毒流感疫苗,好處是免打針,方便使用,路徑上更接近於自然感染得到免疫力的過程,保護效果長達12個月。
但是對於有肺部疾病、呼吸道病史、免疫不全者,有較多限制及注意事項。且因為從鼻腔給藥,較常見副作用為流鼻水、鼻塞等局部刺激。目前台灣僅限於2歲至未滿18歲,需自費使用(約在1500~2000元左右),大人們還是先乖乖打針囉~
(*聲明:本文僅分享健康知識,無任何利益衝突。)
參考資料: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預防接種專區
-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