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牛阿爸的打拚歲月 #02】
上一篇說到我爸九歲就把自己賣掉換兩袋米,很多朋友留言說太心疼了。但其實,這還不是他人生中最「叛逆」的事。
今天要說的,是一個連神明都搞不定的硬頸男人的故事。
天選之人的拒絕
我父親從小就很特別。不是那種乖巧聽話的特別,而是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特別。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他被關公選中當乩身,但他居然敢拒絕!
對,你沒聽錯,是神明主動找他,不是他去求神拜佛。在鄉下地方,被神明選中當乩身是多大的榮耀啊!整個村子的人都會刮目相看,覺得你是天選之人。
但我爸的反應很妙:「我才不要被你控制。」
客家長男的骨氣
你要知道,客家長男在家族中的地位有多重要。那可是一家的頂梁柱,是要扛起整個家族重擔的人。說什麼都不能隨便屈服於任何人,哪怕對方是神明。
這種骨子裡的倔強,造就了我父親那種「老子就是不服」的個性。
媽媽曾經跟我描述過幾次父親被神明附體的樣子。她說,那時的他完全變了個人:講話的聲音不一樣,連表情動作都不像他。整個人就像被別的靈魂占據了一樣。
但我從來沒親眼見過,因為父親堅決拒絕配合。
對他來說,身體不受自己控制這件事,比什麼都讓人難堪。「我的身體我作主」,這大概就是他的人生信條吧。
村中流傳的那些傳說
說到我父親的「神奇」,村子裡還流傳著其他傳說。
第一個傳說:水中求生
小時候颱風淹大水,父親被激流沖走了。那種大水,連大人都不一定能活下來,更別說一個小孩子。
全村的人都以為他死定了。
結果水退後,父親自己走回來了!
沒人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也沒人問他在水裡漂了多久。他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繼續過日子。
我有時候想,這會不會就是為什麼父親後來總是把我和弟弟丟到山溪裡,逼我們學游泳?那種「你必須靠自己活下去」的教育理念,可能就是從這個經歷開始的。
第二個傳說:卡車翻覆的唯一倖存者
這個更誇張。父親去山上做伐木工,整台卡車在山路上翻覆。
那種意外,通常都是車毀人亡的結局。但又是父親一個人活了下來。
這些事父親從來沒在我們面前提過,都是村子裡的老人家說的,就像在講別人的故事一樣。
也許他覺得,活下來就已經足夠了,過程如何並不重要。或者,他根本不想回憶那些驚險的時刻。

隔代親的DNA傳承
說到家族特色,我們家有個很有趣的現象:「隔代親」。
阿公對自己的兒子(我爸)不太關心,但對孫子輩卻疼得要命。正應了那句台灣俗語:「阿公疼孫是應該」。
更好笑的是,我父親後來完全重演了這個劇本!
以前他把所有關心都放在我弟身上,弟弟簡直就是他的心頭肉。結果大姪女一出生,劇情瞬間翻轉。
我記得有一次弟弟興沖沖地回家,想跟爸爸分享什麼事情。結果父親看都不看他一眼,直接抱起孫女就往屋裡走,留下弟弟在門口一臉錯愕。
那畫面太經典了!弟弟大概心想:「爸,我是你親生的耶,你的孫女控也太明顯了吧?」
看來「隔代親」這個基因,真的是一代傳一代,寫在DNA裡的。
小結:不屈服的靈魂
父親青年時期的這些經歷,塑造了他不屈服的個性。無論是拒絕神明、從災難中倖存,還是承受家族期望,都讓他學會了一件事:
靠自己,不低頭,做自己的主人。
這個信念,後來影響了他一輩子。不管是24歲車禍後重新站起來,還是從工地小工變成爆米香老闆,他從來不求人,也從來不向命運妥協。
也許,正是這些看似「叛逆」的選擇,讓他變成了那個在我心中神奇的父親。
下一篇預告: 23歲的花美男如何用一對娃娃俘獲我媽的心?為什麼我媽要把娃娃拆開擺得遠遠的?什麼叫做「從A火坑跳到B火炕」的婚姻?這個愛情故事,比韓劇還精彩...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種「硬頸」的長輩,在留言區分享他們的故事吧!
這是《鐵牛阿爸的打拚歲月》系列的第二篇,一個關於台灣父親的真實故事。每週更新,記得追蹤我的vocus ☕
#硬頸精神 #台灣阿榮 #乩身 #客家文化 #鐵牛阿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