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何修「悲田」?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想要真正幫助眾生拔除痛苦,光有一顆善心是不夠的。修悲田需要紮實的基本功,需要從嚴格規範自己開始。如果連自己都管不好,又如何能成為眾生真正的依靠?一個法器的成就,始於當下的每一個自我要求。

悲田的核心是「拔除人家的痛苦」,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修悲田的三大要素

  • 正確的發心 - 內心動機必須純正無私
  • 正確的行為 - 身體行動要如法合宜
  • 正確的言語 - 口中所說要利益眾生

這三者缺一不可,就像三條腿的鼎,任何一條腿有問題,整個修行就會失去平衡。只有當我們真正做到了嚴格自律、內在清淨時,才能具備足夠的能力和資格去承擔拔除眾生痛苦的重任。這不是苛求,而是對眾生的慈悲負責,也是對自己修行的真正負責。

🎧 前往恭聽▸ https://youtube.com/shorts/qztJNjMOJao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何修「悲田」?

raw-image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9會員
4.0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9/25
殊勝感應立竿現 加持暖熱韻無窮!觀音山 2025年 孝親 報恩 祈福 迴向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之勝妙。恭請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主法,已於9月13日、14日在臺中健行國小吉祥圓滿,然而,普度的加持暖熱仍餘韻無窮,令自他眾生皆得受益。
Thumbnail
2025/09/25
殊勝感應立竿現 加持暖熱韻無窮!觀音山 2025年 孝親 報恩 祈福 迴向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之勝妙。恭請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主法,已於9月13日、14日在臺中健行國小吉祥圓滿,然而,普度的加持暖熱仍餘韻無窮,令自他眾生皆得受益。
Thumbnail
2025/09/24
現代學佛的人常常喜歡追求高深大法、不共密法,認為越稀有越好。但一千多年前的博朵瓦大師卻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不在於法門的稀奇,而在於是否真正深入。當弟子想要換法時,大師竟然說:「沒得換,不相信就滾蛋!」這種震撼的教學背後,隱藏著什麼深刻的修行智慧?真正的修行不在於追求高深大法
Thumbnail
2025/09/24
現代學佛的人常常喜歡追求高深大法、不共密法,認為越稀有越好。但一千多年前的博朵瓦大師卻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不在於法門的稀奇,而在於是否真正深入。當弟子想要換法時,大師竟然說:「沒得換,不相信就滾蛋!」這種震撼的教學背後,隱藏著什麼深刻的修行智慧?真正的修行不在於追求高深大法
Thumbnail
2025/09/23
在佛教眾多本尊中,有一位以女身相示現、專門救度眾生的偉大菩薩,祂曾經在釋迦牟尼佛修行時現於佛頂,以七聲大笑粉碎群魔。這位就是慈悲威德兼具的度母菩薩,祂的法門具有消罪業、除魔障、救八難的殊勝功德。要獲得度母法門的殊勝利益,關鍵在於:虔誠的信心。對度母的救度能力深信不疑 清淨的發心 - 不僅為自己。
Thumbnail
2025/09/23
在佛教眾多本尊中,有一位以女身相示現、專門救度眾生的偉大菩薩,祂曾經在釋迦牟尼佛修行時現於佛頂,以七聲大笑粉碎群魔。這位就是慈悲威德兼具的度母菩薩,祂的法門具有消罪業、除魔障、救八難的殊勝功德。要獲得度母法門的殊勝利益,關鍵在於:虔誠的信心。對度母的救度能力深信不疑 清淨的發心 - 不僅為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菩薩悲願深重,以「財慧」資財智慧普攝一切;「行布施以濟貧拔苦」,行布施救度一切貧匱的眾生。《二十一聖救度母禮讚文》:「救度一切貧匱母......聖救度母我敬禮。」什麼叫「貧匱」?資財貧,第二個比較嚴重叫「精神貧」。「資財」是世間上沒有錢、沒有房子、沒有車、沒有得吃,或身體不好等本錢比較不夠
Thumbnail
菩薩悲願深重,以「財慧」資財智慧普攝一切;「行布施以濟貧拔苦」,行布施救度一切貧匱的眾生。《二十一聖救度母禮讚文》:「救度一切貧匱母......聖救度母我敬禮。」什麼叫「貧匱」?資財貧,第二個比較嚴重叫「精神貧」。「資財」是世間上沒有錢、沒有房子、沒有車、沒有得吃,或身體不好等本錢比較不夠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 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西方極樂世界「極樂淨土的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 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西方極樂世界「極樂淨土的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