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破解修行人的執著心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現代學佛的人常常喜歡追求高深大法、不共密法,認為越稀有越好。但一千多年前的博朵瓦大師卻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不在於法門的稀奇,而在於是否真正深入。當弟子想要換法時,大師竟然說:「沒得換,不相信就滾蛋!」這種震撼的教學背後,隱藏著什麼深刻的修行智慧?

真正的修行不在於追求高深大法,而在於在基礎法門上下真功夫。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不穩,再華麗的建築也會倒塌。

正確的修行態度

  • 耐心深入 - 在一個法門上深入修持,不要急於求變
  • 信任傳承 - 對善知識的教授要有完全的信心
  • 重視基礎 - 把基礎法門修紮實,勝過膚淺地學高法
  • 注重實修 - 真正去實踐,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論層面

🎧 前往恭聽▸ https://youtube.com/shorts/s69QWfLkqD0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破解修行人的執著心

raw-image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9會員
4.0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9/23
在佛教眾多本尊中,有一位以女身相示現、專門救度眾生的偉大菩薩,祂曾經在釋迦牟尼佛修行時現於佛頂,以七聲大笑粉碎群魔。這位就是慈悲威德兼具的度母菩薩,祂的法門具有消罪業、除魔障、救八難的殊勝功德。要獲得度母法門的殊勝利益,關鍵在於:虔誠的信心。對度母的救度能力深信不疑 清淨的發心 - 不僅為自己。
Thumbnail
2025/09/23
在佛教眾多本尊中,有一位以女身相示現、專門救度眾生的偉大菩薩,祂曾經在釋迦牟尼佛修行時現於佛頂,以七聲大笑粉碎群魔。這位就是慈悲威德兼具的度母菩薩,祂的法門具有消罪業、除魔障、救八難的殊勝功德。要獲得度母法門的殊勝利益,關鍵在於:虔誠的信心。對度母的救度能力深信不疑 清淨的發心 - 不僅為自己。
Thumbnail
2025/09/23
勝善知識應珍視,重於自身佛子行──精進實修八關齋戒,供養上師長壽住世。 佛法傳世兩千五百多年,傳承佛陀的智慧明燈,為眾生指引通往解脫的光明道路──這就是上師的慈悲。 《薩班教言》:「數劫苦修般若行,施捨身首手足功,師道剎那間圓滿,樂修供奉上師法。」金剛上師為十方三世諸佛的總集化現
Thumbnail
2025/09/23
勝善知識應珍視,重於自身佛子行──精進實修八關齋戒,供養上師長壽住世。 佛法傳世兩千五百多年,傳承佛陀的智慧明燈,為眾生指引通往解脫的光明道路──這就是上師的慈悲。 《薩班教言》:「數劫苦修般若行,施捨身首手足功,師道剎那間圓滿,樂修供奉上師法。」金剛上師為十方三世諸佛的總集化現
Thumbnail
2025/09/22
在這個心靈散亂放逸的時代,真正想要今生解脫的人究竟有多少?每個人的根器、願望、業力都不相同,佛陀是如何以無上的智慧,為不同的眾生設計出最適合的解脫道路?在如此散亂的時代背景下,真正要修解脫的人成為了極少數。這不是悲觀,而是對現實的清醒認知。正法與雜染的分辨,「佛陀又開示,什麼是法,什麼是雜
Thumbnail
2025/09/22
在這個心靈散亂放逸的時代,真正想要今生解脫的人究竟有多少?每個人的根器、願望、業力都不相同,佛陀是如何以無上的智慧,為不同的眾生設計出最適合的解脫道路?在如此散亂的時代背景下,真正要修解脫的人成為了極少數。這不是悲觀,而是對現實的清醒認知。正法與雜染的分辨,「佛陀又開示,什麼是法,什麼是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與其去判斷是不是某一尊佛菩薩轉世再來的聖者,為什麼不去判斷他戒律是否清淨?願力是否周遍而慈悲,他的行持是否非常的如法,就跟佛菩薩無二呢?為什麼不去看這些呢?這些才是鐵打的保障。如果看到,他都沒有說:「他是什麼佛菩薩聖者。」沒有這些名銜光環,這個人就更可貴,不是嗎?真正的成就者高僧大德韜光
Thumbnail
與其去判斷是不是某一尊佛菩薩轉世再來的聖者,為什麼不去判斷他戒律是否清淨?願力是否周遍而慈悲,他的行持是否非常的如法,就跟佛菩薩無二呢?為什麼不去看這些呢?這些才是鐵打的保障。如果看到,他都沒有說:「他是什麼佛菩薩聖者。」沒有這些名銜光環,這個人就更可貴,不是嗎?真正的成就者高僧大德韜光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如果上師給某人傳過灌頂、密續或竅訣,就是此人的上師。如果弟子不認可並且毀謗上師,就是破誓言的人。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不要合作了。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交朋友與人
Thumbnail
如果上師給某人傳過灌頂、密續或竅訣,就是此人的上師。如果弟子不認可並且毀謗上師,就是破誓言的人。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不要合作了。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交朋友與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