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吃書紀錄
(抱歉有點晚發😆)
這次的清單是按照我個人喜歡的順序來排的🥰
📖《花葬》連城三紀彥
從來不知道推理懸疑小說可以寫的這麼淒美浪漫🥹(封面也很美)
這是一個推理短篇集,每一篇都以花來命名,《花葬》也是其中一篇。
但是如果本身是比較喜歡本格推理的人,可能比較不喜歡這種重視角色心理的描寫,他並不是那種很吊人胃口、一直想翻下去解謎的類型,而是可以細細品味文字,享受在腦中構築作者宇宙、很有電影的畫面感。
📖《祈念之樹:守護之心》東野圭吾
嗚嗚嗚,看哭我(感動的那種)。
《守護之心》其實是第二部,我自己本身也還沒看過1。但是不影響閱讀。
有點像《解憂雜貨店》的療癒系故事,有一點奇幻的設定,不過卻有非常濃厚的真實情感。雖然也伴隨著一點推理案情的成分,不過主要還是圍繞在主要角色群,透過祈願之樹反思「何謂生命的意義?何謂快樂與幸福」。
看完以後我感動的邊哭邊跟我老公講這本書的故事,他傻眼、貓咪也傻眼😆
📖《可恥》J. M. Coetzee
南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的經典著作之一。其實我國中的時候有看過一點點(真的不能算是青少年能看懂的書)。裡面探討的議題較嚴肅,與過去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有關?動物保護議題、人性的哲理及思考。
我不能說這本書閱讀體驗是「舒服」的,但確實很傑出。小說家丟出一個或數個令人不適的問題,才能促使讀者反思。但卻意外地(?)讓人想不斷地翻下去。
📖《巧克力情人》Laura Esquivel
這本書從書名到封面,其實都不會是我喜歡的書🙂
但有一位看書品味跟我很相近的網友推薦我,所以我就把它找來看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喜歡(?)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墨西哥女權、也與革命、歷史文化習俗有關。
我最喜歡的的當然就是每一篇章都以一道菜命名,藉由女主角做的12道菜來講述她的一生,每道墨西哥料理都讓人感覺很好吃,菜餚中富含女性的生命力及意志力。這個作品之前就有拍成電影,去年好像還有再翻拍一次(不過我看了預告⋯感覺跟原著的氣氛很不一樣)。
📖《前往天堂樂園下冊》柳原漢雅
上個月看完上冊。有別於上冊是幾個故事組成。下冊一整本只有一個獨立大故事。
柳原漢雅非常喜歡寫BL,但下冊難得的以女生為主角(但也還是有BL的成分,有但是不多,不尬意這味的可放心服用)。
我個人更喜歡下冊,有種史詩級的磅礴感。有點像在致敬《1984》。
我個人本來就喜歡反烏托邦類型的作品~《前往天堂樂園2》很值得一看。(沒看過上冊也可以看,因為是獨立的故事,但有看過上冊比較能明白作者的創作意圖)。
📖《只有屍體不會說謊》Barbara Butcher
這是一位前法醫助理的自傳,講述她個人從自己染上毒癮、戒毒、再到從事法醫助理的工作。
她有時一天得檢驗多具屍體,尤其夏天更是腐屍季節🙂
光看書名會以為可以辦案了(興奮),但實際上與破案無關,但她帶讀者深刻了解法醫助理的實際工作情況,並不像我們看美劇那樣,他們往往不會知道案情的進展(除非出庭作證)。
執勤期間遇到911的重大事件,可想而知工作強度有多高。在那之後她個人又經歷了一次重度憂鬱的情況。她的工作不停的接觸死亡,而她也藉此不斷反思自己的生命。
《真心話筆記本》Clare Pooley
是很輕鬆可愛又感人的故事(但篇幅很長)。
幾個素昧平生的人因為一本「真心話筆記本」開啟一段緣分。
你是否相信「只要說出真心話事情就會變好」?
雖然也知道這種療癒系故事在真實世界裡不太可能發生,但也給讀者一個idea,敞開心胸、誠實的面對自己,再真誠的對待他人,相信這種「真」的力量,能帶來知心的陪伴、開啟正向的循環。
《源氏物語1》紫式部/林永福譯
要不是寫下源氏物語的紫式部是女性,不然這裡面的內容真的是讓人想報警!
源氏物語是日本經典文學著作,同時也是目前世界已知的第一部女性文學作品。
這其中展現的是日本平安時代的歷史背景及美學,以及諸多和歌作品。
有點類似《紅樓夢》那樣,時不時穿插詩句,以展現作者本人的文學素養。
美是美啦,但道德上還是覺得光源氏應該被移送法辦(喂)
不過整部《源氏物語》就是紫式部寫出來娛樂貴族的,她筆下的光源氏雖然多情但也多金又帥到連男人都忍不住想:如果他是女的我一定⋯⋯(不能在說下去了)
總共有5(還是6)冊,我想我還是會看完的~
《藝術超乎想像的力量》Susan Magsamen/Ivy Ross
對藝術治療有興趣的人必看。
對療癒有興趣的人也必看。
此書會說到許多跟腦神經科學相關的研究,主要在探討藝術如何療癒人的創傷,解析情緒創傷如何影響身體,而我們又該如何用音樂、藝術、舞蹈等等藝術相關的活動療癒自己。
《歡迎觀賞殺人預告》M. W. Craven
娛樂性100分的刑偵推理小說。
之前看過他的《黑色夏天殺人事件》
但個人覺得《黑》的劇情推進節奏比較剛好。
《案件現場直播》退戈
退戈是中國網路連載小說的名作家,他所寫道題材很廣。
《案件現場直播》我覺得設定的很有趣,是一間遊戲公司結合真實案情推出一款遊戲,玩家以模擬實境的方式進入成為被害者的角色,要想辦法找出犯人。
但可惜的是,基本上是以主角光環在推進案情,她被設定為一位高智商的人,很多事都靠她靈光乍現;除此之外進入遊戲內玩家對自由意志也會影響遊戲內的案件劇情,這個邏輯Bug也經不太起推敲。
可是我覺得蠻適合國小、國中生看的,裡面多有一些勸世的對白。
《深夜圖書館的宵夜》原田比香
大家都知道我喜歡跟食物有關的文學作品。但這故事⋯真的有點太平淡了🙂是一杯兌了太多水的茶🙂
《玻璃塔殺人事件》知念實希人
呃嗯。如果很喜歡本格推理的人還是可以看,但就是⋯有點囉嗦🙃推理方面也有點牽強⋯總之沒能鉤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