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生後會去那裡?生我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眼朦朧又是誰?只要是人沒有不過這一關的,那麼這些生後事我們應該要如何正確看待來自利利他呢?
本篇文章您可以讀到
往生49天念什麼經文
中陰身往生49天對亡者的考驗
往生49天內需要幫往生者摺蓮花嗎?
過世49天拜拜的關鍵
往生49天念什麼經文
新亡的眾生在中陰境界(指死亡至投生之過渡期,一般為四十九天)中飽受業風吹襲,驚懼恐慌,飢渴難忍,心識承受著極大的痛苦。
此時若有佛前來救度,讓其聆法,解脫中陰境界中顛倒錯亂的痛苦,進而往生淨土,是莫大的福報。

《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云—
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燃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消滅。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許多人想要得知往生親友們現處的境界,慈悲 龍德上師曾開示:「虔誠恭誦《地藏經》一段時日必定有消息。」眾生若照《地藏經》修行學孝,必得佛果,不用再到六道受苦。

中陰身往生49天對亡者的考驗
一個人死亡後,他的神識會脫離肉體,在還沒有投生到六道前,會經歷中陰身的階段。這在《西藏度亡經》中有詳細介紹,大約四十九天,此時期佛經稱為「中陰期」。
若生前沒有修行,或是修行不認真、未得解脫成就者,都必須經過此中陰期。這期間是決定往生到哪一道的關鍵。如果有人為其做功德、誦經迴向,就可以提升境界;若因經濟因素無法禮請法師誦經超薦,或為其印經、護生、供養三寶等功德,亦可以號召全家人一起吃素、誦經,並將功德迴向亡者。
人往生後會經歷中陰四十九天,此時要體證、保持正念,憶念上師三寶,諸佛菩薩空行護法來搶救,令其平安往生到好的地方。陽世子女也應盡量為亡者做超薦、做善行功德,來迴向祝禱祈福,幫助亡者往生到好的境界。
前面的十四天就是「實相中陰」,就是人斷氣了以後,開始十四天,並沒有蒙受寂靜尊、忿怒尊的救度成功,你就會開始接受很多業力顯現的境相考驗。當然諸佛菩薩會在這時候盡量搶救,陽世未亡人、孝順子女,也會在四十九天中間,請高僧大德來修法迴向,或者做很多功德善事,迴向給你,希望你往生好的境界。這時候你有跟別人有冤欠關係,冤親債主會顯現等等。
往生49天內需要幫往生者摺蓮花嗎?
這個蓮花就是配合世間學佛,還沒有深入的人,安慰他的心。「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他想要利益老大公媽、先亡祖先、冤親債主,他覺得摺蓮花,好像特別好,特別有加持;摺元寶,他死去的某某親人,長輩就特別會有錢之類的。我們就把佛法,持在往生咒、大悲咒上面,把他變成那個形狀,方便渡眾。最重要超渡先亡祖先就是佛法的功德,或者你行功立德的功德。人已經死了,你要去搶救行功立德,都是七分之一了,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就知道。
我們為了度眾的方便、應景、或者顧及台灣的民俗。因為我們佛教要本土化、深根化,就是要一些接引的橋樑,還有方便的法門。但是不能走樣,失去佛法它原來的功德意義,絕對不能這樣。這些紙錢,還有各種殊勝的金剛乘,見即解脫等等,這些加持的咒輪,會在其中,對往者做大利益。
過世49天拜拜的關鍵-超渡功德迴向
眾生在死亡後,多會經歷中陰 ( 指死亡到投胎出生之間 ) 的階段,在此時,亡者會有聽見種種巨大聲響,及見到強烈光明的體驗,這在大圓滿法中稱為「自性覺性現起中有」,是本然法音的顯現。如果不了解的話,這些聲光會使亡者產生極大的恐懼,使此等自性的顯現反而成為得度的障礙,讓亡者錯失得佛接引的良機,飄蕩在中陰感受怖畏恐懼,隨業風流轉墮入無盡輪迴中。若能識別,則能瞬間離開中陰境界,直接獲得解脫。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歎,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人往生之後,將來要再輪迴到哪一道,全憑生前所造作的善惡業決定。如果有家親眷屬懂得用佛法的方式來建立功德迴向給亡者,那麼就可以改變亡者的境界。佛法最重視的就是孝道,而為先亡祖先恭立蓮位,參加超渡法會,就是盡孝道最好的方式之一。


法會特別提供恭立「超薦蓮位」者,可同時登記煙供組,將禮請臺灣薩迦寺常住僧團以煙供廣大上供諸佛菩薩,下施六道一切有情眾生,令大眾快速積聚福慧資糧,功德更圓滿增勝。
❶ 吉祥煙供組 | 煙供粉、五穀
❷ 圓滿煙供組 | 煙供粉、藥材、花類、五色布
❸ 吉祥圓滿煙供組 | 煙供粉、五色布、五穀、藥材、花類、三白(牛奶、乳酪和酥油)、三甜(麵粉、白糖和蜂蜜)
更多完整內容:
https://www.fazang.org/wish/index.php?ID=1&e=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