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民看時事》消失的旅人:台灣人在中國的失蹤真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9月17日,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在立法院報告指出,前往中國的台灣人所遭遇的風險與日俱增,呼籲國人謹慎前往。圖為中國海關。

9月17日,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在立法院報告指出,前往中國的台灣人所遭遇的風險與日俱增,呼籲國人謹慎前往。圖為中國海關。

在中秋佳節前夕,陸委會揭露了一組令人警醒的數據:自去年 1 月 1 日至今年 8 月 31 日,每月平均約有九名台灣旅客在前往中國的過程中「失蹤」、被拘留或以其他方式被剝奪行動自由。

根據陸委會統計,這樣相似情形的按鍵總計達 188 件。這些案件涵蓋了進入中國後失蹤的 50 人、被拘留的 19 人,以及受到各種行動限制的 119 人,其中包括商人、一貫道成員,以及部分涉嫌詐騙的人員。有人在機場辦理登機時遭到身份盤問、手機被要求解鎖,甚至在飯店大廳差點被強行帶走。這些事件不僅凸顯了中國法治與人權保障的缺失,也再次提醒所有赴中國的台灣民眾,風險無處不在。

2024民間統計:10年間被失蹤或任意逮捕人數近九百

2024年8月30日,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聲援富察連署工作小組、臺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與人權捍衛者李明哲等,在失蹤受害者國際日舉辦記者會。

在這場記者會中,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指出,根據民間管道統計,截至2024年8月份,近10年來約有857位台灣公民在中國遭到「被失蹤」或遭到任意逮捕,且不一定是明確的拘捕,有些情況是「失蹤」、「被限制人身自由」,其中包括2017年的李明哲,2019年的李孟居,2022年的楊智淵以及2023年的富察。然而這個民間統計的數據中,並沒有包含因涉案而遭中國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拘禁等情況,因此該數據可以說並沒有反映出真實的情況。

懲獨22條:赴中台灣人處境日漸危險

而在一年後的今天,台灣人赴中旅遊的危險與日俱增,尤其在中共通過了《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俗稱懲獨22條)後,更多的台灣人面臨被失蹤的命運,中國政府用諸如缺席審判、終身追溯、判處死刑等不人道、不文明的措施,搭配鼓勵檢舉等制度,營造一種人人自危、互相監控的氛圍。這些手段不僅對赴中的台灣人構成嚴重威脅,也進一步壓縮了兩岸正常交流的空間,試圖以高壓與恐懼取代對話與理解。

除此之外,去年中國國安部公布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前者規定給予國家安全機關查驗個人、組織所持手機等電子裝備的權利,激起「入境中國被查手機」憂慮。

雖然中國國安部聲稱,查驗個人、組織所持手機等電子裝備有相關的查驗原則,必須在執行反間諜工作的情況,並針對相關涉案對象,以標準流程進行查驗作業。然而中國政府在對人民的保障上一向無法讓人放心,因此相關說法也不禁讓人存疑。而且也多次傳出台灣民眾赴陸時在海關遭到刁難,甚至被留置數小時盤查,其中不乏知名學者。

結語

總結來看,近年來台灣民眾赴中國的安全風險持續升高,無論是官方統計還是民間調查,都顯示「失蹤」與任意限制人身自由的事件頻繁發生。從《懲獨22條》到國安機關查驗手機的規定,這些政策與措施不僅加深了恐懼與不確定性,也對兩岸交流形成實質的壓力。對於有意赴陸的台灣民眾而言,必須高度警覺、審慎評估自身風險;而對社會而言,也更應關注人權保障與法律透明,避免任何公民權益遭到侵害。這些事件提醒我們,兩岸關係的安全與公民自由,不容忽視,更需要持續關注與防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台灣
5會員
17內容數
自由,是這塊土地的靈魂 民主,是這塊土地的精神 人權,是這塊土地的堅持 自由、民主、人權,組成了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自由台灣 身為台灣的我們,盡我們自身的力量,守護我們的家園 Team Taiwan 挺台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美國國務院發布2023年人權報告,直指台灣在新聞自由、性別平等及原住民權益等領域存在人權軟肋,尚待重視改革。儘管台灣標榜民主自由,但報告指出,台灣仍有部分媒體因企業在中國版圖而自我審查、言論案件涉訴訟構成誹謗罪、執政黨內部女性遭性騷擾卻反被譴責,凸顯新聞從業者在職場仍面臨職業風險。
Thumbnail
美國國務院發布2023年人權報告,直指台灣在新聞自由、性別平等及原住民權益等領域存在人權軟肋,尚待重視改革。儘管台灣標榜民主自由,但報告指出,台灣仍有部分媒體因企業在中國版圖而自我審查、言論案件涉訴訟構成誹謗罪、執政黨內部女性遭性騷擾卻反被譴責,凸顯新聞從業者在職場仍面臨職業風險。
Thumbnail
我曾經走訪中國做研究透過某些人的支持秘密調查中國的社會動態,我知道一大堆在台灣媒體上與名嘴上的謊話連篇。我真的有差點死在背包客棧的時候。當時處於兩岸關係敏感時機,我差點被雙流國際機場的海關扣留,把我所有的行李箱與手機掃描一次,是否有洩漏有關於中共政權不利的消息。 這就是極權主義(英語:
Thumbnail
我曾經走訪中國做研究透過某些人的支持秘密調查中國的社會動態,我知道一大堆在台灣媒體上與名嘴上的謊話連篇。我真的有差點死在背包客棧的時候。當時處於兩岸關係敏感時機,我差點被雙流國際機場的海關扣留,把我所有的行李箱與手機掃描一次,是否有洩漏有關於中共政權不利的消息。 這就是極權主義(英語: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