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畫開始是半年前突然開始想要畫水彩,好不容易翻出長灰的用具,想說我現在畫應該變得超強了吧,結果一畫大翻車超醜,接下來的半年帶有不甘心的心態瘋狂臨摹練習的故事。

水彩就是一個會把人搞emo的材料,就像是20年前的電腦,做出一個操作之後等大概10秒才會反應給你看一下,每次都氣到不行。
可是水彩畫又有如此高雅的氣質,用起來超級方便,還便宜(好像沒有)。
總之就是一個使用者體驗與預期有巨大落差的材料,這段時間自己畫一畫之後呢,慢慢發現原來很多人都有在畫水彩,但是很多人學了很長的時間卻感覺不到明顯進步,於是這個白老鼠水彩課的計畫就這樣開始了🐭
(其實就是畫自己想畫的東西,順便接器材業配,還可以教學賺點錢這樣,聽起來不錯吧。)
上周第一堂實體的水彩老鼠課結束了
上完之後,觀察到很多同學的器材,大部分都是塊狀顏料+水筆

塊狀顏料+水筆真的是優雅組合
這個材料組合本身會有上色面積小,顏色比較難維持乾淨的問題,因為自來水筆上方會擠出水,顏料不容易均勻的沾滿,在塗稍微大一點的面積就會炸水,在沒有乾淨筆洗的情況,很容易把上一個顏色帶到其他地方,就會造成俗稱《大便色》的狀況。

調到最後的大便色
回去之後我自己做了一些觀察,發現滿多戶外寫生作者的現場作品,他們不會做太多的調色,主要都是同個色系小小變化,把注意力放在造型跟濃度上面。
(參考戰地記者畫家George Butler,前段時間去烏克蘭戰場速寫,可以說是最極限的情況了吧)
https://www.instagram.com/georgebutlerillustration/)
既然解決不了調色髒掉的問題,那就不要解決了,少用一點顏色不就行了(aura+100000)。
接著我做了這個小練習

使用自來水筆兩種畫法的實驗
右邊用直覺的畫法想到什麼調什麼,左邊試著控制顏料數量不多調,並且保持顏色乾淨。
雖然不能說哪個方法就是比較好,但是我在用水筆多調顏色的情況下,會需要注意水變多的問題,到後來很容易就會糊成一塊,這是在用一般的圓筆時不會遇到的。
示範開始

參考照片是這張

第一步畫黃色,我把黃色當成整個畫面最鮮豔的地方,最亮的地方要先畫,因為水彩的邏輯是越畫越暗。

再來開始加深黃色,先調濃黃色看看效果,覺得不夠深再往一點點紅去加,盡可能維持同一種色調。

維持同種色調的好處就是不小心炸水了,暈來暈去還是會滿乾淨的,至少都修的回來,如果黃色往藍黑去調就會有點危險

同樣在每個區域維持同種色調去畫

這邊的深色加了一點點的群青(英語:Ultramarine)他是一種很自然的深藍,可以讓彩度下降(阿你不是說不要亂調保持乾淨嗎)
沒錯,想要畫出白狗皮膚的陰影,我只會調一點點讓他有陰影的感覺,而且可以看到我的水是多的,只需要比上一層深一點就好。
下次來講講如何畫陰影好了,我之前在學的時候被陰影到底要怎麼畫卡住超久

這個重要了,因為調色盤小小的,所以在需要換顏色的時候記得把前一個顏色擦乾淨!
水彩差一點就會差很多,尤其是從陰影換到要畫亮色的時候

一樣決定好一種綠色,就不做太多變化

讚啦!
也有做成ig短影片 https://www.instagram.com/p/DO1-qlIDRdK/
前幾天把這篇影片發出去之後,有人說調色盤不就是要保持髒髒的嗎,畫水彩不就是在追求那種高級灰,說我再亂教🤨
其實我有點不知道高級灰這個詞是哪邊出來的,查了一下發現大概是在說畫面有很細膩的灰階,同時在彩度上控制得很好,跟是不是用髒髒的顏色調出來似乎沒有直接的關係,能夠有意識地做出想要的效果才比較重要。
還是下一篇就來練習畫高級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