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活得多长,未必能掌控,但我们是否活出了生命的意义,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 生命的长短,重要吗?
几天前,我路过一条街道,偶然看见一场丧礼正在举行。灯笼上写着“年有九十三”,我不由自主地,目光定格在那位老迈的遗照上。那一瞬间,心头涌上一股无形的震撼,仿佛生命的沉重突然间压在我的胸口。
93岁,这个数字让我深深地思考:生命,究竟能活多久,真的是我们能掌控的吗?突然间,我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离世,会有多少人出席我的追思礼拜?我的孩子们,是否能处理好我的后事?我不禁想起父亲离世时,几乎没有人能帮忙操办,所有的事情,最终还是由我一个人全权负责。
那时的我,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感伤,虽然想要静静地为父亲哀悼,但却不得不承担起作为孩子的责任。
🕊️ 生命的意义与身后的事
当我思考这些时,我突然对自己说:“人都不在了,办得好不好,有没有人来,真的重要吗?”是的,人生常常为了体面和风光而忙碌,总想着要为别人留下好的印象。然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还会在乎这些吗?我们能看到那些追思、哀悼的场面吗?
当一切归于尘土,所有的体面与风光都变得毫无意义。毕竟,生前所追求的那些虚荣与认可,最终都只是后人评价的事,已不再是我们能掌控的。
🌱 活到75,已足够
看到那位93岁老人的遗照,我不由得感叹:他活了这么久。假如我可以选择,我会选择活到75岁。我并不渴望活得太长,因为我害怕有一天会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我不想活得太长,更不想看到自己逐渐成为他人的负累。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能在没有病痛的情况下安然离世。75岁,对我来说,刚好——在那个年纪,能够看到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如果我有孙儿,我也许能在他们的童年时光中,短暂地陪伴一段。我真心希望,孩子们能有足够的空间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为了照顾我而感到困扰。
💕 对儿女的期许
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无论多孝顺,也难以全心全意地照顾年迈的我。我不想介入他们的家庭生活,也不愿去老人院养老。因此,我决定,在自己还能健康的时候,尽量照顾好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无法再自理,那么,我宁愿选择离世。对于我来说,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对孩子们的解脱——他们不再需要为了我而牺牲自己的生活。
🌿 75岁是一个“刚刚好”的年龄
75岁,或许正是一个“刚刚好”的年龄。这个年纪,我希望保持一定的健康,能够自理,继续享受独立的生活。超过75岁,再活下去,似乎也只是拖累自己和他人,哪怕再健康,也无法避免越来越多的病痛和无聊的日子。
如果我真能活到75岁,我希望能继续自由地走遍世界,健康地工作、参与社会公益,写作鼓励后辈。更希望看到我的孩子们都能顺利走过他们的人生,拥有独立且幸福的生活。
💫 活出自我价值
其实,人生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活出了真正的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与道路。真正值得回味的,不是活了多长,而是那一生中是否做过值得的事,是否为他人的生命带来过光亮。
生命的意义,恰恰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活出无悔的模样。🌟
✍️ by 左口米右|生命的长度无法掌控,但活得有意义的深度,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