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專家沒告訴你-1:存錢,其實是個陷阱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當你打開任何一本理財書,或是聽任何一位理財專家講課,第一句話十有八九都是:「理財從存錢開始。」他們會告訴你要省吃儉用,要戒掉手搖飲,要努力把薪水的一半存進銀行。

我曾經也對此深信不疑,並且身體力行。我記錄每一筆開銷,計算每一分錢的去向,甚至為了省下幾十塊錢的車費而多走好幾站路。看著存摺上的數字緩慢增加,我總覺得自己走在「正確」的路上,離財富自由越來越近。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我存的錢越多,我的人生似乎就變得越窮。


為什麼存錢是個陷阱?

這個論點聽起來很瘋狂,但請你仔細想想。


1. 通貨膨脹是金錢的無聲殺手

銀行帳戶裡的錢,只是一個數字。你今年存下的10萬元,在未來能買到的東西,會比現在少得多。這是因為通貨膨脹會像一個無聲的殺手,悄悄地吞噬你金錢的購買力。

你辛苦存下的每一塊錢,都在這個過程中貶值。你以為自己在累積財富,其實只是在累積一個不斷縮水的數字。當你把錢放在銀行裡,你並沒有真的在理財,你只是在眼睜睜地看著錢「變薄」。

2. 你犧牲了賺錢的機會

當你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省錢」上,你會錯過更重要的事:賺錢

為了省下幾十塊,你可能花了一小時在研究比價;為了省下幾千塊,你可能放棄了進修學習的機會;為了省下幾萬元,你可能沒有勇氣去投資一個能帶來更高回報的項目。

我們從小被灌輸「省錢」觀念,卻很少被教育「錢該如何為我們工作」。你把時間花在省錢上,卻沒有把精力用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創造更多元的收入來源,或是學習更高效的投資方法。這才是真正的機會成本

3. 存錢讓你錯過了美好生活

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為了「未來」的財富,而犧牲了「現在」的生活品質。

我們不敢買喜歡的東西,不敢去想去的地方,甚至在面對生活中的小確幸時,都會因為「存錢」的壓力而猶豫不決。你的人生,真的要被困在這個無止盡的「省省省」迴圈裡嗎?

真正的財富,不應該是讓你緊繃、焦慮的數字,而應該是讓你擁有更多選擇、享受人生的底氣。


真正的解方:從「存錢」到「建立資產」


這不是說你完全不需要存錢,而是說,存錢不應該是你的終極目標,它只是一個手段

你需要轉換你的理財思維,把**「存錢」的目標,變成「建立資產」**。

什麼是資產?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例如:

能產生利息的投資:股票、ETF、債券。

能產生租金的房產:房地產投資。

能產生收入的技能或事業:寫作、攝影、副業。

當你開始用這個思維去思考,你會發現世界大不同。你會把省下來的錢,不再是單純地放進銀行,而是將它變成一顆顆能生出更多錢的種子

你可以從一個小目標開始:「把我每個月薪水的10%,變成能幫我賺錢的資產」

這會促使你去學習投資,去尋找被動收入的機會,去提升自己的價值。當你成功建立起第一個能幫你賺錢的資產時,你會發現,這比單純看著存款數字增加,要來得有成就感得多。

從今天開始,別再只做一個「存錢」的人,而要成為一個「建立資產」的人。讓你的錢不再躺在帳戶裡睡覺,而是開始為你努力工作。

你準備好踏出這一步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務正業的投資家
1會員
22內容數
一個被工作耽誤的投資家 每天下班後才是我賺錢的開始 這裡沒有艱澀的財報,只有輕鬆有趣的投資日常 一起變成「不務正業」的富翁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並不是理財專業背景的人,而且嘗試過的理財方法也很單純,就只有定存、儲蓄險、基金和股票,偏向保守的操作,基金是很年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但或許方法不對時機不對,定期定額反而賠了,而是單筆買的一筆基金曾經小賺而已,後來再也沒有採用。剛出社會的時候,非常省,因為租在台北昂貴的地段,超級超級小的套房....
Thumbnail
我並不是理財專業背景的人,而且嘗試過的理財方法也很單純,就只有定存、儲蓄險、基金和股票,偏向保守的操作,基金是很年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但或許方法不對時機不對,定期定額反而賠了,而是單筆買的一筆基金曾經小賺而已,後來再也沒有採用。剛出社會的時候,非常省,因為租在台北昂貴的地段,超級超級小的套房....
Thumbnail
本篇文章透過安德魯.哈藍的著作《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探討了學校沒教的關鍵理財知識,特別是如何妥善管理資金與投資。提供對不良消費習慣的警示,強調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尤其以指數型基金為主。本文為初學者提供實用的理財法則,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駕馭自己的財務狀況,以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Thumbnail
本篇文章透過安德魯.哈藍的著作《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探討了學校沒教的關鍵理財知識,特別是如何妥善管理資金與投資。提供對不良消費習慣的警示,強調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尤其以指數型基金為主。本文為初學者提供實用的理財法則,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駕馭自己的財務狀況,以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
Thumbnail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理財的兩個重要要素:如何最大化運用資源(借力使力)和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延遲消費(心無雜念)。文章中提到了使用人脈、銀行和公司資源的方法,以及延遲消費的技巧,並給出了四個普通人致富的Take home message。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理財的兩個重要要素:如何最大化運用資源(借力使力)和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延遲消費(心無雜念)。文章中提到了使用人脈、銀行和公司資源的方法,以及延遲消費的技巧,並給出了四個普通人致富的Take home messag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