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次踏進洞里薩湖的浮村,我的心底升起一種說不出的驚奇。眼前的世界完全顛覆了我對「村落」的想像:沒有巷弄、沒有石板路,取而代之的是一艘艘漂浮的船屋與四處交錯的小舟。腳步一踏上木板,隨著水波輕輕晃動,我才真切地意識到,這裡的生活是與湖水緊密相織的。
剛開始,心裡帶著一點不安與陌生,彷彿自己走進了一個漂泊不定的世界。但隨著視線慢慢被生活的細節吸引——婦人揮手招呼、孩童在水裡嬉戲、老人安靜地補著漁網,那份陌生感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平靜與敬佩。
在這裡,水不再只是自然環境,而是一種生命的依靠。船屋隨波而安,居民的笑容真誠而純淨。我忽然意識到,安穩並不必然來自堅固的土地,而是來自一份能夠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心。走出浮村時,內心已經不再只是「遊客的好奇」,而是帶著一種被觸動的沉思——我們在尋找安定時,是否也該學會像這裡的人們一樣,隨遇而安,在流動中找到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