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關於班夫打工度假的華語分享是「如果你喜歡大自然,適合選擇班夫」。
在抵達洛磯山脈之前,我對這個地方的所知僅有「班夫很漂亮」、「大自然」。「洛磯山脈」和「班夫國家公園」的輪廓是抵達班夫後開始認識山友、爬山,才慢慢建立起來的。
接觸廣大的洛磯山脈後,理解喜歡大自然的概念可以有很多向度和程度上的差異。喜歡爬山、騎腳踏車、划船、攀岩還是滑雪;是到大景點周圍就開心,還是喜歡往山裡探索幾個小時,甚至大冒險好幾天。
夢幻班夫小鎮的工作生活現實

只要曾經在班夫工作過,辛苦人盡皆知。這裡簡直是累到哭或是錢包哭兩條路的選擇。
我在度假村當房務,日工時5-8小時,時數不長基本時薪,完全是存不了錢的命(^^;)。有不少同事兼職,想存錢需要第二份工作。有鑒於前半年我在多倫多用生命掙旅費,到班夫後想落實度假以及冒險,所以我過著打平的生活。
班夫租房少又貴,很多短期居民會盡量找有員工宿舍的工作,但工作和住宿緊密相連,想換工作或住宿得同時考慮兩者。最多工作機會的夏季員工宿舍很緊缺,想要換住宿不容易,通常做滿三個月才有更換機會,也因為緊缺,公司經常是要求入住馬上到職,離職馬上搬離。我碰到的情況是,室友工作時間從半夜到早上,與我們其他室友的作息顛倒,對兩邊來說都很折磨,完全是靠著無限的彼此包容和大家強大的適應力才換來和平共處。而在春夏季交替期,人員正在補進的時候,因為人員短缺所以幾乎總是做六休一的無限循環(註一),雖然工時不長但房務很耗體力,下班後沒什麼力氣四處探索,好不容易休假又可能是陰雨天,那時候真~的~好想換工作,但還要同時考慮搬家(倒地)。最後離開夫前,工作到最後一天,晚上行囊款款,隔天走人,我真的想要好好跟這個地方道別啊啊啊(吶喊)!
沒有兼職的話還是能享受人生啦~
總體而言因為沒有二工,下班後的生活還是很輕鬆簡單:散步、煮飯。我不是派對咖所以派對成分低,有時候參加智利室友們在家辦的聚會(智利人們差不多是party everyday就是了)、和同事去河邊或湖邊野餐。

班夫小鎮旁有一條流經班夫、坎莫爾、卡加立的弓河,還有隨處可見、綿延不絕的樹林、山景,以及一些小(?)湖,下班後我總是在走路或是在河邊坐著。有時候和朋友借腳踏車,或是用大使卡免費租腳踏車到遠一點的地方。

洛磯山脈的放假日:大!冒!險!
當你對某個朋友說:好,我們去爬那個五個小時的山,接下來的休假日就會整天整天的在大山、大湖、每一百公尺景色就完全不同,但同樣美得窒息的山徑上。
如果重來一遍,我會選擇在班夫待到夏天結束,因為融雪後的六月到我計劃離開班夫的七月中只有一個月,所以我能爬的山實在太少,以下是我自己爬過以及山友們去過且推薦的登山路徑,希望能讓更多人有時間和機會接觸這片寶藏山脈!
班夫國家公園推薦登山步道

班夫的人際交往圈
來到班夫的人來自世界各地,2025這一年有很多來自智利、菲律賓、印度、澳洲,朋友圈裡有日本、韓國、立陶宛、德國、捷克、西班牙人,台灣人也不在少數。
在班夫的智利人或多或少互相認識,我的智利同事/室友總是教我一些西班牙髒話(然後不告訴我意思),要我去跟其他智利人講,此時另一個人就又會教我一句髒話回敬,這就是我如何學西班牙語(?)。菲律賓派對則是最好吃最開心的,木薯糕我愛一輩子⋯⋯。澳洲人曾告訴我黑熊很溫和不用擔心,我差點就信了,後來才想起不對!澳洲人可是野生的!野生的不只澳洲人,常和我一起爬大山的是立陶宛和韓國朋友。因為興趣而牽引的緣分,獲得一輩子的山友們是班夫日子讓我最快樂的事。
結論
如果愛大自然,班夫和洛磯山脈會帶來超乎想像的體驗,作為居民的好處之一,是可以有更長的時間探索自己喜歡的戶外活動項目,以及喜歡的強度(或是讓自己升等)。如果發現戶外活動不是自己那麼喜歡的,還是有很多社交場合和派對可以參加,例如:每週的Sunday Funday,幾個酒吧會打折,還有一個月一次的Latin Night。
不只是班夫,打工度假整體更是一個探索喜歡生活方式的過程。
註一:連續的做六休一是違法的,想過要投訴,但我想我的公司正是利用大家在這裡有所求、沒有餘力反抗這些點而遊走法律邊緣(打工度假的人待不長、想要住宿,拿LMIA的人想留在加拿大,被公司綁住)。人員補齊後有正常的週休二日,但那段灰色時期仍是我很:)?這個賺了很多錢、剝削基本勞工權益的公司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