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童營養午餐第一次出現 100% 國產大豆製成的產銷履歷豆腐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豆腐是小朋友營養午餐常見食物,但是過往都是由進口大豆來製作。今(18)日,台灣學童營養午餐第一次出現 100% 國產大豆製成的產銷履歷豆腐,意義非凡。農友估計,若全國每個學童能每月吃一次產銷履歷豆腐,預計可帶動 1000 公頃的國產大豆面積,是台灣雜糧史一大突破。

農糧署中區分署副分署長徐惠瑩說明,農糧署鼓勵水稻轉作大豆,目前大豆面積約 4000 公頃、年產量超過 5000 公噸。2017 年起,農糧署試辦產銷履歷豆奶進入校園,每位學童的營養午餐每月至少喝一瓶產銷履歷豆漿,每年約使用 360 公噸的大豆。

繼豆漿後,豆腐成為下一個國產大豆的推動里程碑。為推動台中海線地區二期水稻轉作,農糧署及台中市政府輔導台中市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成立國產大豆集團產區。去 (2024) 年台中地區收成的大豆,在台中的榮洲食品廠製成產銷履歷板豆腐,今日進入台中市學童的餐桌,從生產、加工到餐桌,實踐地產地消。

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總經理陳建瑋說明,校園午餐每罐 200 ml 豆奶,約使用 30 公克的國產大豆;若改食用 200 公克的豆腐,使用量則來到 80 公克;以每位學童每餐豆腐食用量為 60 至 80 公克計算,從原本進口大豆轉為國產大豆,每餐成本僅多出 2 至 3 元。

此次豆腐,所用產銷履歷大豆來自台中大肚,國產與進口大豆製成豆腐的成本價差,僅需 60 餘萬元預算,便可供應 30 萬餐的產銷履歷豆腐。

陳建瑋表示,假若全國每個學童能每月吃一次產銷履歷豆腐,預計可帶動 1500 公噸的國產大豆需求,以每分地收成 150 公斤大豆計算,折合栽培面積約 1000 公頃。

參與本次計畫的台中市惠文國小校長洪誌敬認為,國產大豆製作豆腐讓學童食用,從生產、加工到餐桌都在台中完成,不僅是食材的升級,「也是教育的升級」,等於是用實際行動讓學童參與、更加理解地產地消。

惠文國小 4 年 2 班學童今日也吃到產銷履歷豆腐及豆漿,《上下游》隨機詢問學童的心得,學童相當滿意,並直言:「營養午餐比外面便當好吃」,也非常喜歡產銷履歷板豆腐,理由包含「口感Q彈」、「味道好」,更有學童告訴記者:「好想天天吃!」

產銷履歷豆腐進入校園從台中市開始,預計本學期供應兩次。陳建瑋表示,去年台中地區總計收購了 156 噸的產銷履歷大豆,通過農藥殘留,重金屬等各項檢驗合格,並在台中市政府的輔導下成立了大豆ESG減碳智慧聯盟,希望能持續將產量提高,穩定供應到學童營養午餐、市場通路使用。

《上下游》詢問農糧署及台中市政府,後續是否會持續挹注經費、推動校園使用產銷履歷豆腐?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專委施愛燕回應,市府非常樂意在營養午餐中提高台中食材的比例,目前受限於大豆產量,使用頻率無法立即提高,但此次台中市起頭,後續若其他縣市願意跟進,勢必能刺激大豆生產面積,未來產銷履歷豆製品的能見度也能提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i Ch'in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Ni Ch'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5
華人餐桌多愛整尾華麗的石斑魚,但石斑魚肉淡雅,與日本茶道十分對味。屏東漁仕海鮮跟日本茶道講師聯手,設計以石斑魚為主角的茶席餐食,魚湯鮮甜先開胃,佃煮魚腹肉丼飯,多汁且無雜味,與隨後的茶湯及和果子完美結合,還以石斑魚鱗釉料裝飾茶盤,充分展露石斑魚魅力。 屏東漁業青年聯誼會會長洪佳琪表示,石斑魚產業近
2025/09/25
華人餐桌多愛整尾華麗的石斑魚,但石斑魚肉淡雅,與日本茶道十分對味。屏東漁仕海鮮跟日本茶道講師聯手,設計以石斑魚為主角的茶席餐食,魚湯鮮甜先開胃,佃煮魚腹肉丼飯,多汁且無雜味,與隨後的茶湯及和果子完美結合,還以石斑魚鱗釉料裝飾茶盤,充分展露石斑魚魅力。 屏東漁業青年聯誼會會長洪佳琪表示,石斑魚產業近
2025/09/17
台灣漁電共生政策上路五年,屢被詬病「只種電不養魚」。日前審計部指出,「已發電」的漁電案場高達七成「有電無魚」,但農業部反駁,認為「有取得綠能容許」的「合格案場」中,實際違規比例僅有 12%。兩者數字差距,貌似不同部會之爭,卻意外揭開我國能源政策漏洞。 過去五年,能源署無視農業法規,放任業者「還沒養
2025/09/17
台灣漁電共生政策上路五年,屢被詬病「只種電不養魚」。日前審計部指出,「已發電」的漁電案場高達七成「有電無魚」,但農業部反駁,認為「有取得綠能容許」的「合格案場」中,實際違規比例僅有 12%。兩者數字差距,貌似不同部會之爭,卻意外揭開我國能源政策漏洞。 過去五年,能源署無視農業法規,放任業者「還沒養
2025/09/16
從關山月眉國小附近轉進山路,柏油路很快走到盡頭,接著是產業道路,再化作叢林小徑。即便是四輪傳動車,也得小心駕馭,一路爬升到海拔七百公尺,才抵達吳家的愛玉園,這裡是 83 歲的吳博正守護的自然山林,也是吳家三代的愛玉事業立基點。 吳博正種植愛玉 40 年,兒女創新品牌,讓愛玉結合燒酒雞、牛奶等創新料
2025/09/16
從關山月眉國小附近轉進山路,柏油路很快走到盡頭,接著是產業道路,再化作叢林小徑。即便是四輪傳動車,也得小心駕馭,一路爬升到海拔七百公尺,才抵達吳家的愛玉園,這裡是 83 歲的吳博正守護的自然山林,也是吳家三代的愛玉事業立基點。 吳博正種植愛玉 40 年,兒女創新品牌,讓愛玉結合燒酒雞、牛奶等創新料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