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_meow
為兒童選擇鏡架
- 兒童好動,臉部仍在發育,因此鏡架的選擇必須特別謹慎。
- 安全性與材質:選擇輕巧、有彈性、不易斷裂的材質,例如 TR90 或鈦金屬。這些材質即便在碰撞或彎折時,也能降低鏡架斷裂而傷害到孩子的風險。此外,避免使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金屬材質,若孩子對特定金屬敏感,純鈦或塑膠框會是更好的選擇。
- 尺寸與服貼度:鏡框尺寸必須合適,不能過大或過小。鏡框過大會讓鏡片的光學中心偏離瞳孔,影響矯正效果;過小則可能不舒服。建議選擇鼻墊可調整的鏡架,因為兒童的鼻樑通常較低,可調整的鼻墊能確保眼鏡穩固且不會滑落。
- 舒適度與重量:由於兒童的臉部骨骼仍在發育,選擇重量輕的鏡架能減少鼻樑與耳朵的壓力,避免不適感,讓孩子更願意佩戴。
- 款式與喜好:尊重孩子的喜好。讓孩子參與挑選鏡框的顏色和款式,能提升他們佩戴眼鏡的積極性,讓眼鏡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負擔。
為老人選擇鏡架
- 隨著年齡增長,老人的臉部特徵、視力狀況與生活習慣也會改變。
- 輕巧與舒適:老人的臉部骨骼可能較為脆弱,過重的鏡架容易造成鼻樑和耳朵的壓迫感。純鈦或塑膠板材等輕量材質是理想選擇,能減少長時間佩戴帶來的不適。
- 耐用性與彈性:鏡架應該堅固耐用,能承受日常的佩戴與取下。有彈性的鏡腳或鏡框能適應不同的臉型,並在不小心彎折時不易斷裂。
- 功能性與便利性:配戴多焦點或漸進多焦點鏡片,應選擇鏡框高度足夠的款式,以確保鏡片能提供足夠的視野。此外,考量到可能需要頻繁取下眼鏡,半框或無框的設計也較輕便,能提供更寬廣的視野。
- 鼻墊與防滑:鼻墊的設計應該能提供穩固支撐,防止眼鏡滑落。有些鏡架的鼻墊可以調整,能更好地貼合臉型。防滑的鏡腳設計也能增加佩戴的穩定性。
對齊標準
- 對齊標準應該是從「前方的中間」開始,然後是「鏡架後方」。鼻橋▶端片▶鏡腳。
對齊標準或校準鏡架的步驟
- 水平鼻橋對齊:檢查鏡片是否旋轉、鼻橋是否歪斜。
- 垂直鼻橋對齊(四點接觸法):檢查前框是否x型扭曲、是否有相異平面(或鏡片未在共同平面上對齊)。
- 開展鏡腳對齊:檢查鏡腳柄是否垂直、完全開展的角度是否對稱。
- 鏡腳平行度(平面接觸測試):檢查端片是否彎曲、鬆脫、破損的鉚釘或鬆脫的隱藏式絞鍊、鏡腳柄是否彎曲;若無上述問題,即是絞鍊彎折。
- 鏡腳彎下部分對齊:確認下彎、內彎是否一致。
- 鏡腳褶疊角:確認鏡腳柄閉合時的交叉中心、鏡腳閉合時是否能讓眼鏡置於標準型眼鏡盒內。
塑膠鏡架對齊標準
- 因材質彈性較低,對齊時通常需要「加熱軟化(熱鹽、玻璃珠、加壓熱空氣)」。
- 鏡框平衡:將鏡架平放於桌面,左右鏡腳應同時接觸桌面,沒有任何一邊翹起。
- 鏡腳弧度:鏡腳末端應自然彎曲,多數配戴者會需要鏡腳向外打開94至95度;矯正只能銼磨鏡腳,絕不可銼磨前框。
- 鏡面傾斜度:適當的前傾角(pantoscopic angle),其範圍約 4 到 18 度。
金屬鏡架對齊標準
- 可塑性高,調整細節多,因此對齊標準也更為精確。
- 鏡框平衡:與塑膠鏡架相同,左右鏡腳應平穩接觸桌面。
- 鏡腳平行:多數配戴者會需要鏡腳向外打開94至95度。
- 樁頭對齊:鏡框與鏡腳連接處(樁頭)應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 鏡片傾斜度:與塑膠鏡架相同,其範圍約 4 到 18 度。
無框鏡架對齊標準
- 由鼻橋、鏡腳與鏡片直接鎖固而成,其對齊標準更為注重結構的穩固性與輕量化。
- 鏡片對齊:左右鏡片應處於同一平面且保持平衡,沒有前後或高低差異。
- 鎖固點穩固:檢查鏡片與鼻橋、鏡腳的鎖固點是否牢固,沒有鬆動或晃動。
鼻墊對齊標準
前角 Frontal angle(從前方觀看鏡架)
- 鼻墊角度以距離垂直約20度的方向相互對齊。
- 若發現鼻墊晃動程度過大,針對某些種類的鼻墊,可使用鉗子壓緊鬆脫的鼻墊,以減少鼻墊的晃動程度。
張角 Splay angle(從底部或頂部觀看鏡架)
- 初次對齊時,25~30度的張角是令人滿意的。
- 初次對齊時,約15度的垂直角度是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