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如果你曾在日本購買 iPhone,或是使用日版 iPhone,就會發現一個特別之處──拍照時相機快門聲無法靜音,即使調成靜音模式依然如此。這與其他國家版本不同,許多人第一次使用時都覺得驚訝。那麼,日本 iPhone 為什麼拍照一定要有聲音呢?這背後其實有法律與社會文化的原因。

圖片來源:freepik
法規與隱私保護的背景
在日本,偷拍問題長期受到社會關注,尤其是地鐵、電車、商場等公共場合。為了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相機進行偷拍,日本電信業者與手機製造商早在 2000 年代就協議,所有在日本銷售的手機(包括 iPhone 和 Android)在拍照時都必須發出聲音,無論手機是否處於靜音狀態。這不是蘋果單方面的設計
很多人誤以為這是 Apple 特別設定,其實不然。這是日本市場的規範,因此所有智慧型手機品牌都遵守。換句話說,這不僅是 iPhone 的「特色」,也是所有在日本販售的手機共通的規則。

深度說明:
聲音大小也有規範
根據規範,快門聲不能太小,一般大約設定在 60 至 70 分貝,相當於正常對話的音量。這樣能讓周圍的人清楚意識到有人正在拍照,達到防止偷拍的效果。
海外版 iPhone 與日版的差異
如果你購買的是海外版 iPhone,就算在日本使用,仍然可以正常靜音拍照。但一旦是日本官方通路(如 SoftBank、au、Docomo)販售的機型,就會被鎖定為「強制有聲」。因此,許多在日本生活的外國人,會特別選擇港版、美版等國際機型,以避免快門聲限制。

圖片來源:freepik
文化上的影響
由於長期以來日本人已經習慣拍照必有聲音,因此在社會大眾眼中,這不僅僅是防偷拍措施,也成為一種「透明」與「安心」的象徵。雖然有些人覺得聲音太大影響使用體驗,但大多數人已經將它視為日常的一部分。
喵小編結語
原來,日本 iPhone 拍照不能靜音的背後,是源自社會對隱私與安全的重視。雖然對觀光客或攝影愛好者來說可能有些不便,但這項規範也反映了日本社會的文化價值。下次你在日本聽到「咔嚓」聲時,不妨想一想,這不只是拍照聲,更是一種守護隱私的提醒。

想了解更多
日本Japan Fireworks Expo:萬博壓軸煙火盛典
從《烏龍派出所》看日本警察體系:漫畫裡的笑料與真實世界的制度
尋寶般的購物體驗:日本思夢樂(SHIMAMURA)的獨特經營哲學
平價時尚的代名詞:日本思夢樂(SHIMAMURA)品牌全解析
鬆餅控的天堂:日本的 Eggs 'n Things 全面介紹
千年神社與煙火交織的夜空:日本浅原神社秋季例大祭奉納大煙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