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探究 iPhone 的 USB 速度對開發體驗的影響:求知策略與總結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們在前言談到了 USB 速率與插線開發的問題,第二篇第三篇分別談到網路測速與 USB 測速的具體步驟與實測數據。第四篇文章談到傳輸介面與速率對於常見開發操作的實際影響,甚至錄了影片示範。

第五篇文章中,我談到了在 iPhone 上運行 AI 模型的發展趨勢,包括我與 Mattt 針對 Hugging Face 的對話。發文當天晚上,Hugging Face 就推出了 Swift Transformers(請參考 Apple 開發者週報 #248)。這些舉動都強化了我說開發者選購 iPhone 需要考慮高速傳輸機制的論點。

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我想談一下重要學習點,以及一些延伸思考。第一個想談的是:求知的策略。

求知的策略

除了前面那些測試數據、測速軟體的操作、甚至實驗結論以外,我更希望讓讀者領略到的,是面對有爭議或是缺乏共識的技術話題時,能夠提供其他人能夠重複操作實驗的方法步驟,作為討論基礎

人們在網路上提出看法,往往是基於自己的經驗與知識,這並沒有錯。但是如果能夠一併提供得到答案的步驟,以及自己的實驗數據,能夠讓更多人學到求知的方法,而不只是答案本身。

不但如此,我在寫這些文章的過程中,為了要教大家,所以就更深入地了解了 iperf、usbmuxd、Swift Transformers 等技術。在分享時,收穫最多的永遠是自己

乘數效應,以及花公司的錢

還有一件事情想說:個人開發者與企業工作效率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因為公司的人多、自動化場景多,所以一個動作需要多花幾秒,很容易被放大。

個人開發時候,相較於要買一台新 iPhone Pro 的高昂成本,多等個幾秒在忍受範圍。但是,經營公司時,在設備上節省的成本,很容易就會浪費在軟體開發人力成本(時間)上。比如某個開發操作每次要多花 30 秒等待時間,乘上每人、每天重複的次數,累積起來就不得了了。

因此,如果我的角色是 iOS team lead 或是自己開公司雇用 iOS 工程師,會要求採購 15 Pro 以上機種作為開發機、購買 USB 3線材,並且要求同事們插上 USB 線來開發。

我認為上班族工程師應該蒐集需求證據,來要求公司提供設備。讓公司出錢來使自己工作更輕鬆,難道不是軟體工程師該掌握的生存之道嗎?有機會我會多談這類策略議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7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 公告與其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13+
1.7K會員
101內容數
13 以 10+ 年 iOS 開發經驗為基礎撰寫,助你在 AI 時代成為更有自信的技術工作者。 ❤️ 支持 13 創作! 🤖 AI 工具實戰經驗與深度思考 🧠 軟體開發思維、職涯發展建議 💡 實用技巧與踩坑經驗分享 😔 開發者身心健康與職業傷害
13+的其他內容
2025/09/29
年費方案最後提醒、我最喜歡的主題、目錄與電子報技巧,以及本月四大主題與獨立文章整理,幫你快速複習重點。
Thumbnail
2025/09/29
年費方案最後提醒、我最喜歡的主題、目錄與電子報技巧,以及本月四大主題與獨立文章整理,幫你快速複習重點。
Thumbnail
2025/09/26
從 iPhone 17 這一代起,在設備上執行 AI 模型,已經從可行轉向實用。而開發 AI 應用需要頻繁傳輸幾 GB 的模型,速率瓶頸會是工作流程與開發效率的全新問題。
2025/09/26
從 iPhone 17 這一代起,在設備上執行 AI 模型,已經從可行轉向實用。而開發 AI 應用需要頻繁傳輸幾 GB 的模型,速率瓶頸會是工作流程與開發效率的全新問題。
2025/09/24
實測 iOS 開發常見情境:拷貝 DeviceSupport、啟動 App、Breakpoint、View Debugger、Memory Graph。結果顯示 USB 開發比無線穩定快速,而 USB 3 在拷貝 DeviceSupport 上的效益最明顯。
Thumbnail
2025/09/24
實測 iOS 開發常見情境:拷貝 DeviceSupport、啟動 App、Breakpoint、View Debugger、Memory Graph。結果顯示 USB 開發比無線穩定快速,而 USB 3 在拷貝 DeviceSupport 上的效益最明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具備 IP55、密碼保護等機能;防水防塵技術 (IP55),隨時隨地確保耐用度
Thumbnail
具備 IP55、密碼保護等機能;防水防塵技術 (IP55),隨時隨地確保耐用度
Thumbnail
蘋果官方每年都會推出新裝置,不僅具有更實用的功能與程式, 還有更先進的硬體設備與配件。當你在換機時, 你一定會希望能夠完整保留所有數據,並以最快速、有效的方式轉移到新裝置。 傳輸資料的方式有很多,但我們聽見用戶紛紛都反映iPhone轉移iPhone失敗的情況, 實在讓人非常擔憂。 iP
Thumbnail
蘋果官方每年都會推出新裝置,不僅具有更實用的功能與程式, 還有更先進的硬體設備與配件。當你在換機時, 你一定會希望能夠完整保留所有數據,並以最快速、有效的方式轉移到新裝置。 傳輸資料的方式有很多,但我們聽見用戶紛紛都反映iPhone轉移iPhone失敗的情況, 實在讓人非常擔憂。 iP
Thumbnail
📢 精選 Apple 3C 皮革配件 折扣專區 📌爲科技生活保有手感與溫度 #Pp貓 #Apple #蘋果 #蘋果手機 #精選 #3C #皮革 #配件 #皮革配件 #優惠 #優惠專區 #折扣 #折扣專區 #Alto #義大利 (😁喜歡我的分享內容,請幫我點擊看一下~謝謝!) ⬇️說明
Thumbnail
📢 精選 Apple 3C 皮革配件 折扣專區 📌爲科技生活保有手感與溫度 #Pp貓 #Apple #蘋果 #蘋果手機 #精選 #3C #皮革 #配件 #皮革配件 #優惠 #優惠專區 #折扣 #折扣專區 #Alto #義大利 (😁喜歡我的分享內容,請幫我點擊看一下~謝謝!) ⬇️說明
Thumbnail
iPhone 因其美觀外形、品質與使用體驗而受到廣大使用者喜愛, 全球的蘋果迷數量龐大。每年 iOS 推出新版本後, 許多用戶都熱切期待體驗新功能,蘋果在滿足用戶需求方面做得相當出色。 然而,有些小問題如 iPhone 發燙、訊號差等, 也讓使用者感到困擾。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 iPhon
Thumbnail
iPhone 因其美觀外形、品質與使用體驗而受到廣大使用者喜愛, 全球的蘋果迷數量龐大。每年 iOS 推出新版本後, 許多用戶都熱切期待體驗新功能,蘋果在滿足用戶需求方面做得相當出色。 然而,有些小問題如 iPhone 發燙、訊號差等, 也讓使用者感到困擾。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 iPhon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手機容量大(ROM)是否智商稅? 選擇Apple的用戶是否值得買大容量手機?或是Google雲端費用是否更划算? 該不該直上頂規?手機選擇大銀幕,小銀幕,摺疊螢幕?本文從不同角度提供了選購手機及作業系統的參考建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手機容量大(ROM)是否智商稅? 選擇Apple的用戶是否值得買大容量手機?或是Google雲端費用是否更划算? 該不該直上頂規?手機選擇大銀幕,小銀幕,摺疊螢幕?本文從不同角度提供了選購手機及作業系統的參考建議。
Thumbnail
手機的發明  是好還是壞 Facebook WhatsApp Instagram Line 誰沒有它 道歉  告白  搭訕  調情  都依賴它
Thumbnail
手機的發明  是好還是壞 Facebook WhatsApp Instagram Line 誰沒有它 道歉  告白  搭訕  調情  都依賴它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USB 是我們每天生活上所使用的device中最常有的I/O port,舉凡TV、cash machine、PC、Server、phone、……等等,數不完的device都有USB 接口,當然也存在著不同種類的USB接口,在下次的分享中,3C機構設計爸會做一個U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USB 是我們每天生活上所使用的device中最常有的I/O port,舉凡TV、cash machine、PC、Server、phone、……等等,數不完的device都有USB 接口,當然也存在著不同種類的USB接口,在下次的分享中,3C機構設計爸會做一個U
Thumbnail
生活忙碌...結果這個系列文已經被我拖延成「轉換iOS四個月」的心得了🤣。不過就像使用所有產品的經驗,也許此時更適合為此系列做完結。畢竟最初使用的新鮮感已經被熟悉的穩定感取代,iOS及其生態中各項app已經穩定的融入我的生活中。 那麼就來談談換到iPhone 15後我個人觀察到的幾點好壞。 M
Thumbnail
生活忙碌...結果這個系列文已經被我拖延成「轉換iOS四個月」的心得了🤣。不過就像使用所有產品的經驗,也許此時更適合為此系列做完結。畢竟最初使用的新鮮感已經被熟悉的穩定感取代,iOS及其生態中各項app已經穩定的融入我的生活中。 那麼就來談談換到iPhone 15後我個人觀察到的幾點好壞。 M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