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林站回北車很快,我又做了自己的「傳統」,就是到京站下面的壽司店吃壽司。
這傳統是我在疫情後自己發明的。因為我每次到台北多數是4天3夜的旅程,而在kkday買的72小時捷運任乘券是以第一次進閘開始計算,所以為了最後一天能有捷運搭回北車,我就會計好時間。
於是每次從機場捷運到達北車後,我會選擇逗留1-2小時遷就72小時任乘券。也因此我愛上了在京站B2的壽司店。



這間是便宜質素又好,來一瓶清酒就完美配搭了。
吃過飯後見時間還很充裕,就在北車地下街再逛一會,就乘機場捷運回第二航廈。
因為還有大約30分鐘才能寄送行李,於是在機場買伴手禮:至愛的大甲芋頭酥(我買了三款:原味、有Q彈、有流心)、青鳥旅行、糖鋪子、舊振南、郭元益......有熟悉的口味,也有創新的口味。

買好買滿後也在航廈外的觀景區看飛機,這時候風已經開始刮得大了,我在戶外觀景區,有18kg重的28吋的行李箱竟然也在當風情況下被吹得自動行走。慶幸的是,天氣仍然好好。

在東方宇逸貴賓室玩耍完畢後,就順利乘上回香港的晚上8:15的航班。而機上膳食竟然是一個小巧的式的零食袋。可能是晚飯時間後吧,我見很多人都沒有吃,和左先生一樣直接拿回家。
可能我們是在樺加沙身旁飛行吧,整個航程的震盪蠻厲害的,我也有點驚怕,尤其我是坐在機翼位置,在夜空隱約看到機翼搖晃得不太正常般。而且因為起飛時延遲了15分鐘,機長有意追回損失的時間,所以雖然坐得蠻安穩但就是感覺到飛機比平時快。
在派餐期間,我偷聽到空中服務員說待會抵達香港後,這航機要立即加燃料再飛去東京機場「避難」。之前在網上有看過好像各大航空公司都將航機從香港撒離了,可能到了東南亞其他國家或內陸機場待機。

抵達香港國際機場,目測見到的確看到的停機秤範圍都已經沒有飛機了。其實在這個時間還是沒有感到樺沙加的威力,仍然沒下雨也沒有起好大的風。是到了星期二才真的開始風雲色變。
在機場等待了15分鐘仍然無法下機,才聽到機長開麥克風說地勤沒有人替我們的航機開門,因此接通了下機的橋後無法打開。左先生一向都不是急於下機的人,所以我還是坐定定的,反而看到很多早早站了出走廊的人在乾着急,不經不覺罰企了15分鐘。😂
回家點算自己的戰利品,原來也不少呢!

總括而言,2天1夜的行程的確是短的,但能離開到外國走走,那種充電感還是有的。埋單機票+酒店+伴手禮+飲食消費,大約是NT$16000,我覺得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