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珍的文字帶我回到臺灣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在假期前的夜晚,恰好今天我寫完蔡瀾《倪匡閑話》的書評,就開始讀林婉珍的《往事浮光》。我習慣先寫完一本書的書評,再開始讀另一本書,這樣才不會混淆。

我在這兩個月間斷地讀了許多蔡瀾與倪匡的文字,滿腦子都是香港、三藩市(舊金山)的城市氛圍。現在改讀林婉珍的文字,立刻帶我回去臺灣了。

就像這一段:

從中山北路到七星煤礦,交通很不方便。臺北到汐止沒有公路局可以直達,必須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連早飯都來不及吃就要趕火車,先從雙連站搭北投來的火車,搭一站到臺北火車站,再從第三月台走到第一月台等半小時,搭往基隆的火車到南港,再轉兩趟火車才能到煤礦。有時候趕到車站的時間晚了一點,眼看火車就要開了,還要「追火車」!我拔腿飛奔,火車上的乘客會伸出手來幫忙把我拉上車,如果沒趕上,那就肯定會遲到。

沒有在臺灣生活過的讀者,大概很難體會這段路有多難走,即便到現在從走一趟,不走國道只坐鐵路的情況下,從雙連到七堵也是有點迂迴。讀一讀,彷彿回到臺灣,再搖一趟臺北去七堵的鐵路⋯⋯


2025.9.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42會員
1.1K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10/20
蔡瀾給《倪匡老香港日記》寫序,談到1970年代⋯⋯
Thumbnail
2025/10/20
蔡瀾給《倪匡老香港日記》寫序,談到1970年代⋯⋯
Thumbnail
2025/10/15
倪匡去世不久,網路上曾流傳一段倪匡語錄⋯⋯
Thumbnail
2025/10/15
倪匡去世不久,網路上曾流傳一段倪匡語錄⋯⋯
Thumbnail
2025/10/06
逛一逛圖書館,才知道我讀的那套《老友寫老友》是舊版,後來又有增修版⋯⋯
Thumbnail
2025/10/06
逛一逛圖書館,才知道我讀的那套《老友寫老友》是舊版,後來又有增修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追憶〉(改編自林子祥〈追憶〉,原作詞者為林振強)
Thumbnail
〈追憶〉(改編自林子祥〈追憶〉,原作詞者為林振強)
Thumbnail
無意間得知2024年的國際書展請來林夕演講,且並未限額、毋須報名,那更是要義無反顧地前往了。   林夕應該是我們這世代的集體回憶吧,讀書的時候聽的流行歌最多,長長的90年代港星大舉攻台,國語粵語二刀流的寫詞人並不多,但總是能時不時看到他的佳作,其詞有意境、有感情也有想法,在我心目中是最高。  
Thumbnail
無意間得知2024年的國際書展請來林夕演講,且並未限額、毋須報名,那更是要義無反顧地前往了。   林夕應該是我們這世代的集體回憶吧,讀書的時候聽的流行歌最多,長長的90年代港星大舉攻台,國語粵語二刀流的寫詞人並不多,但總是能時不時看到他的佳作,其詞有意境、有感情也有想法,在我心目中是最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