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珠寶集團旗下的會計江姓員工,自 2015 年起至 2022 年,利用職務之便,陸續侵占公司資金逾 500 萬元。即便前案已遭起訴並與公司和解,她仍在新職場延續相同手法,再度侵占超過 370 萬元。最終,公司在發現帳目與存款異常後報警,檢方依刑法第336條第2項業務侵占罪起訴。
這起案例提醒企業,財務人員的誠信風險不容忽視。一旦發生侵占,公司除了面臨金錢損失,更可能陷入刑事追訴、民事求償等繁複程序。
什麼是侵占罪?
侵占罪指行為人合法持有他人財物後,卻轉為據為己有或拒不返還。與竊盜罪不同,侵占罪的前提是「財物來源合法」,例如因業務、租賃、保管等方式持有。依照《刑法》,侵占罪可分為:
- 普通侵占罪:無特別身分限制,最常見。
- 業務侵占罪:因職務持有財物而侵占,例如會計、出納。
- 公務或公益侵占罪:公務員或公益職務侵占。
- 親屬間侵占罪:發生於配偶或一定範圍內親屬間。
- 侵占遺失物罪:侵占他人遺失但尚未拋棄的物品。
侵占罪的構成要件
要成立侵占罪,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 客觀要件:行為人透過正當手段持有財物,卻拒絕交還或據為己有。
- 主觀要件:行為人明知該財物屬於他人,仍意圖不法佔有。
以江姓會計案為例,她原本因業務需要持有公司資金,卻轉作個人債務償還,明顯符合業務侵占罪的主客觀要件。
刑責有多重?
依侵占罪型態不同,刑度也有差異:
- 業務侵占罪: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 公務公益侵占罪: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5萬元以下罰金。
- 普通侵占罪: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萬元以下罰金。
- 侵占遺失物罪:處 1萬5千元以下罰金。
值得注意的是,侵占罪大多屬於「非告訴乃論罪」,即使和解或被害人不再追究,檢方仍會持續偵辦,不會停止訴訟程序。
追訴期與民事求償
侵占罪的追訴期依刑度不同:普通侵占、公務公益侵占、業務侵占-追訴期為20年;侵占遺失物罪的罪刑較輕,追訴權時效為5年。
實務上,許多企業只提刑事告訴,卻忽略民事求償的時效。若在刑事審理結束後才想索賠,往往已經超過兩年,導致無法獲得賠償。
因此,刑事與民事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追究刑責,另一方面透過附帶民事訴訟或另行提告,保障公司財產權益。
行動建議
- 分權與雙簽制度:財會人員與出納人員分開,財務付款、支票背書或銀行轉帳,應設計「雙簽或複核」機制,避免由單一人員獨立完成。
- 定期稽核:安排內部或外部審計,定期比對帳冊與實際存款,確保財務數字透明。
- 及早蒐證:銀行單據、發票、內部帳冊,都是關鍵證據。
- 同步處理刑事與民事:提告侵占罪時,別忘了提出附帶民事訴訟,以免錯失求償時效。
- 尋求專業協助:律師能協助釐清構成要件、證據與訴訟策略,降低企業風險。
常見 Q&A
Q1:侵占罪是刑事還是民事?
侵占罪屬刑事犯罪,會由檢察官偵辦。但同時也涉及民事損害賠償,刑事與民事是分開進行的。
Q2:侵占罪構成要件是什麼?
需符合「合法持有財物」及「主觀上意圖不法佔有」兩大條件。
Q3:侵占罪可以和解嗎?
即使和解或返還財物,侵占罪因屬非告訴乃論,檢方仍會持續偵辦。但和解有助於獲得緩起訴,或者案件進入審理後減輕刑責。
Q4:怎麼告侵占?
發現有人侵占財物時,可以先到警局報案,警方會製作筆錄並將案件移送檢察署;也可以直接向檢察署遞狀提告,讓檢察官展開偵辦。
雖然程序上當事人可以自己處理,但實務上往往涉及帳務資料、交易單據或對話紀錄等複雜證據,若委任律師協助,不僅能幫你把證據整理得更清楚,增加檢方採信的可能性,也能同時掌握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時程,以免錯過求償時效。更重要的是,律師在偵查與審理過程中能持續替你發聲,確保權益不因程序不熟而受損,讓案件推進得更快、更有效率。
Q5:會計侵占怎麼處理?
這是最典型的業務侵占罪。企業除即刻報案外,建議同步追討民事賠償,避免資金無法追回。
結語
侵占案件之所以棘手,不僅在於金額的損失,更在於它往往發生在「信任關係」之內。當問題浮現時,企業經營者最需要的是能冷靜掌握風險、妥善規劃刑事與民事並行的處理策略。法律工具的價值,就在於讓企業在面對背信或侵占時,仍能以制度化的方式維護資產,避免損失擴大。若你正處於類似處境,專業律師能幫助你判斷最佳行動時機、設計證據鏈條、並兼顧求償與程序效率,確保你能在有限時間內,把企業的資源守護到最大化。
律師聯絡資訊
黃鈺如律師|台北專業律師推薦

| 預約法律諮詢 |
- 電話:02-2697-1287
- 官方line帳號:@005zgcvv
- Email:hyrlawyer@outlook.com
- 現場面對面/線上法律諮詢(Line / Google Meet)
| 追蹤黃鈺如律師 |
祝福各位平安幸福,找到生活中的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