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乎跟馬爾地夫即將淹沒是一樣的宣傳詞,基本上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吸引力,我們每天要產這樣的宣傳words實在太多,不過,旅行就是講求一個天時地利人和。

黃刀鎮極光大爆發!
幾乎是跟我提離職同一個時間,朋友提到今年她30歲想去看極光,做為一個30歲的儀式,問我要不要一起去,P人其實也沒有任何考慮,只是想說也沒有不行,如果真的可以順利離開工作,時間也差不多。形式上的跟身邊的人聊了一下就決定跟上了。
選了一個我們的第二選項_北美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一樣的經驗,好像旅行是躲避工作的藉口,彰顯高壓工作之餘的調劑,但終究我還是覺得不夠貼切,旅行就是旅行,因為想看看不同的世界,在那個千篇一律的生活裡面找到新的素材。不過,我們大家都有志一同,北美是那種我們有錢也不會優先選擇探索的地方,可能太能想像,又可能太沒有想探索的,總是想先選擇那種完全未知的,只是在某一張明信片上看過的樣子,或者是在課本裡面出現過的標誌,還有那種某一種食物或象徵的,就好容易可以吸引我們。
例如:極光,就應該是北歐看吧?
不過,要說極光的歷史,北美的淵源更久,這幾年北歐來的照片也沒少過,這次極光目標應該是相對明確,又可以滿足我們第一次踏進美洲大陸的象徵性,然後才發現,想去北美看的人也不在少數。
我只是等著看極光來
這次的行程是這樣的,我先到西雅圖轉機到溫哥華,我們在溫哥華休憩的2天,才真的出發去黃刀追極光,黃刀的極光旅遊其實發展的非常成熟,想要便宜的住宿,你必須跟上當地的tour是我們算過最合理的方式,當然背包客就是怎麼便宜怎麼來囉!我們參加了一個當地的旅行團,每天晚上10點集合,去更高的山區等待極光,其實我到現在還沒有很懂為什麼極光大家是用「追」的,雖然有討論過A地如果12點還看不到我們就換到B地,不過,我們好像運氣不錯?
我們出發的前一天,是真正的大爆發,連班夫都可以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極光,肉眼可見的綠跟紅,我們出發的這一天,遇到已經追了幾天的旅人,都在說今天能量很強,搞不好會比昨天更厲害,但結果沒有,只是有,但沒有前一天厲害。
不過人就是如此,由奢入儉難的,對我來說沒有昨天的期盼,今天就是最好的開始!哈

第一天的一點點

第一天的多一點點
其實到這裡,我個人已經滿足到不行了,人生清單達成+1,可以回家睡覺了嗎?老人家真的無法這樣操勞,從第一天開始我每天到家都是秒躺秒睡!
最期待的是到家的那一碗熱泡麵
黃刀絕對是會冷的地方,在我們還沒到班夫之前,是這樣認定的,畢竟黃刀已經在北領地,再過去一點點,就要接近北極熊的家了。
追極光的日子,我們大概每天凌晨3點回到住宿,然後聊一下天,最重要要登場的就是熱泡麵,作為一個廢物阿姨,旅伴們從行李箱拿出我的泡麵時,我真的感動到不行耶!我真的以為北美的物資會比北歐的物資來得容易取得,孰不知還是很需要有符合亞洲胃的食物,才能撫平那個睡不飽又太興奮的心情。
接著要看第二天的了嗎?因為我真的每天都有看到,多少的問題而已(這是多囂張的口氣)

這天好像是去湖邊

什麼顏色都看到了
聽說幸運的人可以看他跳舞,但其實在台灣的時候,大家是說幸運的人會看到極光,去過北歐的人說,幸運的人是可以看到不同顏色,條件總是不斷地變得嚴苛,人最會為難人了。
後來,我們不小心在快回程的前一天,看到跳舞了。
那天,我們還在等著10點集合,我跟旅伴分開各自去吃飯,突然,我收到訊息!快走出來!!!

在最多光害的市區

他跳舞了!
我真的興奮到不行耶!這是多少光害的地方,我們每天為了躲光害,可是跑進多黑多深的山裡跟湖邊,我剛剛只是剛吃完肯德基就看到他跳舞了啦媽!
今天晚上我10點可以準時睡覺了吧!(身為背包客這種態度真的很不可取)
所以10點我們還是乖乖去集合了,心滿意足的跟大家一起去烤火,最後一晚,我真的好快樂,再冷我的心都是暖的。

下一篇再來分享都市篇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