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過去數天,最多人議論的除了台北捷運的阿嬤外,莫過於一段餐廳流出的吃到飽短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44X0Irwe68
片中是粵語,內容大意是餐廳職員有發現到一對男女將火鍋吃到飽的食材放到手提袋裡(入面還有食物盒,有備而來了吧!),餐廳職員要求交還,而男食客也沒有嗆,乖乖交還,只是開初是少許少許交還,還辯解說那些不是餐廳的,最終才將整個袋子交出來。職員回到後場點算,發現拿的份量也真的不算少!
而中間徒手拿出一整堆牛肉片很令人傻眼,之後還梳頭髮也成了大家笑瘋的動作。
片段流出後,網上議論紛紛:
- 有人覺得餐廳沒報警提告,私下處理,既然交還了就應該就此作罷,不應放上網。
- 一對正常成年人貪小便宜也算了,但這份量已經超出了小便宜的範圍,幾乎是偷竊的地步。
- 也有不少人盛讚職員很有禮貌。雖然人贜並獲、道理全在店家,但職員仍然保持禮貌,也令現場不致那麼難堪。
- 後續也開始有人覺得影片不做任何處理,將男女的真樣貌直接放出來。(左先生選了有做處理的影片,但在最初流出的影片是看到樣貌的。)
- 一如很多時事影片,食客的背景被火速起底挖堀出來,我想他們現在出街或上班也很難堪。身邊朋友同事當然不難認出他們,畢竟男食客臉孔辨識度算高。
左先生也是吃到飽的愛好者,雖然偏向日式生魚片多於火鍋,我也是事發店家的常客(至少有VIP會藉了😂)。我會認為其實香港在做這種吃到飽,真的當下吃就好了,帶走一支半支飲品的人我常看到,多數是喝了半支不想浪費的心態。
計算過自己付這個費用吃就當下這麼多,如果覺得不划算就不吃。非要拿走食材一堆的心態我並不理解,生熟食物要帶走,我不知他是想試到食物中毒還是甚麼。
反而餐廳多少有「放生」的意思。除了沒有恭候他攜帶出門外才報警提告偷竊,也沒有要求他將拿了的食物統統吃下才好走,或者按條款計算。(店家有寫惡意浪費食材以秤重方式計算剩餘食物)。更甚者對着這大貪鬼還要一副溫柔語氣。最後回收的食材很多不能用了,至少那男人的徒手抓出來的牛肉片就已經不能用。浪費了成本的最終還是店家。而且沒有立刻趕走他,而是讓他們繼續吃。
我吃吃到飽常常會看到鄰桌的古怪行徑(可能左先生八卦,常常留意身邊的事情),我記得有一次在戶外燒肉吃到飽,因為在海灘旁,空間廣闊,一班外藉人仕差不多20日,竟然大批量產牛排、豬排,但又瞬間消失。起初我奇怪為何他們的爐能燒這麼快,慢慢看到原來他們準備了大量的膠袋放進袋裡,再放進移動冰箱(情況也是有食物中毒之虞!),因為他們人數眾多,分批換人去拿食物沒有那麼顯眼。
高中時,聽說教英文的老師和她當班主任的那班同學去吃西式吃到飽,直接詢問職員拿食物盒說要帶走食物。因為她一本正經又明顯是成年人帶高中生來吃飯,令職員當場呆了數秒不懂反應,她是一副肯定的態度覺得吃到飽是可以帶走的。這佳話笑了我和舊同學十多年。
另一次是和一班舊友聚舊,一位已經年過60歲而且也是洋服店老闆,竟然在差不多結帳時走出外拿了兩罐罐裝可樂放進袋裡......那刻我除了覺得很羞恥外,感到自己像幫兇。從此我不想再和他去吃飯了。
和友人說起這話題,大家都覺得如果真的不想浪費,帶走半罐飲料或拿着冰棒結帳離座店家應該沒所謂,總好過丟下來直接浪費。食物就盡量以吃到8分飽目標來點食物就可以,不應該點餐太多。尤其香港的吃到飽,限制2小時是非常「硬性」的,時間一到就要離座,店家要追下一段時間了。
去得吃到飽就是一個遊戲。食客覺得自己吃了一定的數量、主攻價值較貴或自己喜歡的食材。最後覺得「回本了」,這是嬴。店方將食材、人工、租金等成本計算好,一大班食客在一段時間吃,最終一個時段或一個月計算下來有賺,這也是嬴。吃到飽其實要做到雙嬴並非不可能喇。
這兩天也有人在網上發言覺得這影片沒做樣貌處理就直接流出不好,有人甚至矛頭直接當日的經理。但好像有人澄清不是店方或當天經理流出的,很大機會是因為做了內部培訓之用,有些培訓生沒想事態嚴重就流出來了。😂
香港沒有肖像權,但有私隱條例裡有「反起底條例」。這種流出片段算不算得上能提告也不知,因為不是偷拍,是非常明確的鏡頭,挖出食客真身的似乎也不是店家而是其他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