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聖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

2024年7月23日「台灣樟之細路協會」召開第一屆會員大會及理監事聯席會,正式宣佈成立,成為全台首個以長距離步道營運為標的,由民間做為營運維護管理主體的人民團體,並推舉長期投入推動地方事務的彭宏源老師為創會理事長,另兩位常務理事為客家文化專業工作者陳板、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徐銘謙,理監事則由各工作站推派代表擔任。
「樟之細路」的「前身」,是從2016年蔡英文總統競選政見「浪漫台三線」客家山林古道路線願景藍圖開始。2017年5月,千里步道協會與大凡顧問公司受客委會委託,共同協力,從路線規劃、實際踏查,課題討論、凝聚共識….再踏查、再討論、再修正….不知多少個循環,2017年整個下半年,將近50次的步道踏查和社區訪談、10場次論壇與講座、4場次縣市說明會,以及執行團隊內部無數大大小小工作會議….;這一年,也是千里步道協會完成國發會「國家級綠道」芻議計畫的同一年。
2018年4月行政院依據國發會提報的芻議計畫,核定了國家級綠道綱要計畫,樟之細路成為三條優先推動建置的國家級綠道之一(另兩條為位於北北基宜的淡蘭,以及從台江國家公園到玉山的山海圳);同年底,樟之細路定線完成,並展開指標系統建構規劃;全球疫情席捲前的2019年完成與濟州偶來的國際友誼步道締結…..;迄今,一轉眼已近八年….,千里步道協會終於不負客委會及楊長鎮前主委的託付—協助成立由民間專業者與在地組織共同組成、以經營細路成為傳承發揚客家文化基地的非營利的社團法人人民團體。
為了要完成這個託付,千里步道協會自2023年2月起聘橫山好室負責人陳致中,擔任千里步道細路工作的在地經理人,希望透過長期在地蹲點青年的熱情,穿針引線偕同各工作站,逐步凝聚共識。感謝致中總幹事,在自身工作室已有繁重工作的同時,還全力投入於成立樟之細路協會的各項籌備工作中,並在許多貴人和各工作站夥伴們的大力協力支持下,「台灣樟之細路協會」順利地在2024年7月23日正式成立了!
回看來時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細路願景起草人、並為它定名的客委會前主委楊長鎮,很可能就不會有這樣一條蘊涵原客和解之路的國家綠道;若沒有為它揮毫、講述沿線故事、持續為細路加持的陳板老師,樟之細路將會失色許多;當然,如果沒有迄今無役不與的大凡公司李嘉智老師,樟之細路就沒有專業細致的指標設計與徽章摺頁等文創小物,加上常態例行的巡檢,李老師應該是細路全程走過最多次的人;再加上一生懸命為家鄉文化歷史伯公精神無私奉獻的首屆理事長彭宏源老師,和同樣來自客庄,長年投入步道運動的銘謙代理理事長;以及細路沿線不同階段陸續加入的各工作站夥伴們。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加持,樟之細路才能走出現今的樣貌,成為三條國家綠道中最有民間組織活力與跨區串聯力量的綠道。
過去八年,細路推動一步一腳印,而今,看著台灣樟之細路協會成立、九大工作站自主營運各具特色、第二屆徒步嘉年華緊鑼密鼓籌備中、客委會營運補助款終於核定、許多新的據點網絡持續加入、國內外愛好長距離徒步者紛紛前來體驗……,相信,「樟之細路」透過細路協會這個平台的營運,終將走出似錦的前程。
然而,只有奉獻的心和熱切的期盼還不夠,要持續運作一個協會,尤其是要營運一條長達230公里實質存在的長距離步道路線,有很多實務工作、執行細節需要互相配合,各工作站(理監事們)分散各地、又各有本業工作,如何在珍貴的人力物力條件下,建立有效的工作方法,更多夥伴加入核心工作圈,不僅提供意見想法,也承擔任務,分工協力推進各項會務,應該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期盼在大家各自的專業和經驗脈絡加持下,捨異求同,開放心胸、互相補位,相信必能迎來結實豐收的歡欣;切忌團隊內部互相消磨耗損,務求每一個意見的提出都是促成向前邁進的具體建議、每一個檢討都來自客觀事實的分析和誠懇無私的交流、每一次分工都先自問~我可以為此做些什麼。誠如「台灣樟之細路協會」章程中所揭櫫的宗旨~透過專業者與台三線沿途地方團隊,公私協力合作,完善樟之細路整體經營,帶動周遭環境生態保育、文化傳承及地方創生發展。祝福 細路協會!也祝福每一位參與其中的大家!願 細路因你我的投入,持續發光發亮!
*參考資料:樟之細路推動大事記https://www.tmitrail.org.tw/roadmap/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