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語:這本小說人氣相當高,但以下內容可能不是主流觀點。BG、奇幻本來並非我的主要閱讀類型,只是在社群上看到經常被推薦,出於好奇才找來讀。以下僅為個人感受,請斟酌閱讀。

我花了一個禮拜才把小說讀完,老實說,是勉強撐完的。
整體來說,我實在無法理解這段愛情為何值得稱讚。讀完後,我只為女主角感到心疼,甚至開始懷疑她對男主角的「愛」,是否更接近於一種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為什麼我感到不適
- 新婚之夜的場景
男主角完全無視女主角的恐懼,明明她無論口頭上或是肢體語言,都明確表達拒絕的態度,他依然選擇強迫與侵犯她。這樣的橋段讀起來極度不舒服。 - 三年後的重逢
女主角見到男主角忽然出現的反應,依舊是心懷恐懼,但男主角依然只顧自己意願(因為禁慾三年受不了??),不由分說就對她手來腳來,漠視她的感受。完全無法接受把這樣在現代等同於犯罪的行為,包裝成「因為男主角想念與依戀女主角」而做出的事。
整本小說裡,男主角給人的感覺像是慾望過盛的野獸,無論場合、無論時機,只要他想要,就必須立刻佔有女主角。即便身為夫妻,這樣的舉止仍然讓人作嘔。
例如其中一個場景:
兩人在餐廳與騎士們共進晚餐,女主角正津津有味地聆聽其中一位騎士分享打怪的故事,結果男主角突然對她動手動腳,稱自己「忍不住了」,直接把她扛回房間,故事中的描述類似「其他人看了都心知肚明他們要做什麼,而女主角只覺得無地自容」。這裡,在我讀來,女主角完全不是被視為一個「人」,而只是單純男主角的發洩玩具。
之後男主甚至表露出嫉妒,因為她對那位騎士的故事展現了興趣,他認為那是「注意力給了其他男人」。這種病態的佔有欲實在令人毛骨悚然,就算在其他時刻,男主角對女主角非常好(例如滿足她所有的要求、盡力保護她等),都不能接受將這些行為合理化、甚至美化為「浪漫」。
故事本身的問題
除了男主角的行為描寫讓人不適之外,故事結構上也有一些個人不太滿意的部分:
- 敘事多像流水帳,幾乎沒有明確的劇情推進。
- 男主角幾乎每次出場都只想與女主角發生關係,讀到後來漸漸感到厭煩(或許也是因為我已經討厭男主角的關係)。
少數我比較喜歡的部分
- 女主角的成長
當她開始與魔法師盧斯合作、學習時,逐漸建立自信,不再只是那個自我價值低落、凡事都依賴他人的形象。而且這些部分都是男主角不在她身邊的時候。 - 魔法師盧斯
相較於男主角,我反而更喜歡這個角色。他不像其他人只是一味歌頌男女主角,而是會直接指出問題,並試圖說服他們做出改變,在這個人人對男女主角歌功頌德的故事中,這樣的角色顯得可貴。 - 結尾的轉變
在最後的部分,男主角總算開始嘗試理解女主角的喜好與厭惡,並試著與她進行真正溝通與對話。雖然來得很晚,但至少是個小小的進步。
總結
聽說漫畫與小說不太一樣?但就以上閱讀經驗來說,我應該不會再繼續追這個系列了。
忽然發現每次讓我忍不住寫逆風文的,好像都是同一類型的書,真的很不喜歡把犯罪行為美化包裝成浪漫的敘事!有興趣可以參考之前這篇逆風文:我真的好後悔買了這本書,還我錢!-讀安德列·艾席蒙《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因為不推這本書,就不放它的連結了,放一個最近覺得好看的書的購書連結,歡迎透過連結購書支持我繼續創作(不一定要買這本,從這個連結點進去想買哪本都可以!)
購書連結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