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的有聲書版上架的第一天便迫不及待收聽,因為太精彩,實在好想趕快知道後面發生什麼事,聽到一半還去借電子書,一口氣讀完了!由於這本書能聊的議題太多,這篇就用比較輕鬆的方式,選出書中五道讓我特別有感的料理,也分享讀完書後的想法。
寸棗

乍聽這個名稱還不知道是什麼食物,看了圖片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過年時常吃的條狀點心!
這是故事中兩人搭火車時帶著的零食,據說和日本的花林糖(かりんとう)十分相似。不過,在後記中青山洋子(主角青山千鶴子的女兒)提到,母親曾說台灣的寸棗比花林糖更美味,青山洋子實際走訪一趟台灣,品嘗了寸棗後,覺得沒有如母親所述的那樣令人驚豔。
雖然食物好吃與否本就因人而異,但真正讓青山千鶴子對寸棗念念不忘的原因,其實是寸棗所代表的、那段與重要的人共度的美好時光吧!
麻薏湯

之前從《風土餐桌小旅行》中,認識這道特殊的台中美食。這道料理的誕生,反映了當時殖民地台灣作為重要經濟作物基地的歷史背景。
而在小說中,麻薏湯是小千身世謎團的重要線索。兩人第一次聊起麻薏湯,也是第一次觸碰到那段秘密。
當時聽完兩人的對話,或許是將自己帶入了小千的角色,其實心裡就微微感到不舒服;儘管青山千鶴子說的是讚美、帶著好意的言詞,但是言談間不自覺的優越感、不經意流露出的傲慢,也許就是在此時,悄悄築起兩人之間無法跨越的那道牆。
九層粿

這道點心在故事中提及了兩次,第一次是兩人初識不久、相處正愉快時,而第二次則是兩人關係起了微妙變化之後。
兩人關係起變化之後,小千在青山小姐隨意吃了幾餐白吐司解決餐食之後,送來這道點心給青山小姐當早餐。或許是久未見到小千,激動又複雜的情緒、也可能是九層粿實在美味,她速速就吃下了兩塊,第三塊甚至還一層層剝開,確認層數。
是說,我也喜歡剝開食物數層數(例如千層蛋糕),但是還沒有成功俐落的分層剝開軟Q的九層粿!
麥煎餅

這道點心也是兩人搭火車的時候享用的美食。
非常同意故事中青山小姐說的,雖然奶油或紅豆餡也不錯,但麥煎餅還是夾花生、芝麻糖粉最對味!煎鍋的熱氣中混著餅的麥香與花生芝麻的濃郁,一口咬下實在很滿足!
話說,兩位主角的食量真的很驚人。學生時代我偶爾會把麥煎餅當作正餐,一塊麥煎餅就能讓我有飽足感,便宜美味又滿足。但兩人包含上車前吃的兩塊餅,加上帶上車吃的四塊餅,一共吃了六塊麥煎餅,到了台北還吃得下炸豬排、可樂餅等正餐,兩人確實肚子裡都住了妖怪!
鹹蛋糕

這一篇可以說是故事的重要轉捩點。
鹹蛋糕中的肉臊和炒米粉、滷肉飯的肉臊大不相同,青山小姐想起了愛吃肉臊的小千說過的話,也在美島先生的直言不諱下,終於理解了自己的盲點與不自知的傲慢
這個世間,再也沒有比自以為是的善意更難拒絕的燙手山芋了。
那些一廂情願的付出、一味地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對方身上,總是認為「我是為了你好」,卻從來沒有想過對方願不願意,也未曾考慮過對方接受這些看似「善意」的後果。就這個層面而言,兩人的相處根本不存在平等,又怎麼能作為真正的朋友?
幸好,在鑄成更大的遺憾之前,青山小姐終於領悟了這個道理。
這本書藏著太多可細細品味的細節,就連整本書的寫作形式都像是一場設計精巧的遊戲。
無論是描寫食物、風景、歷史人文、以及角色間的互動,溫柔細膩,卻又扣人心弦;讀畢,感到略為惆悵,卻又覺得感動,很謝謝作者用這種浪漫又生動的方式,為台灣記錄這一切。
讀完這本書、聽完有聲書最後的對談,再重看一次作者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時的得獎感言:
有些人會問我,為什麼要書寫一百年前的事情,我總是回答,書寫過去是為了走向未來。
現在,更能明白那一份真摯的心情。
書籍資訊
書名:臺灣漫遊錄
作者:楊双子
出版社:春山出版
購買連結:
電子書 讀墨電子書 | 讀墨有聲書 | Kobo電子書| kobo有聲書 || 實體書 讀冊 | 金石堂
✨留言與我分享你喜歡的台灣美食!
😸喜歡以上的心得分享嗎?歡迎透過購書連結購書,同時也能支持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