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基隆嶼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火山島~基隆嶼

基隆嶼是台灣的一座火山島,大約在170~80萬年前基隆嶼浮出海面,古代地理位置顯眼,所以常被當作海上航行的導航參考,清代與日治時期才列入台灣沿海防衛系統,能從海上監視往來船隻,成為控制基隆港與北台灣海域的重要據點,日本時代被列爲基隆八景之一“杙峰聳翠”

raw-image

開放觀光

由於早期軍事管制需求,一般民眾無法登島,1980年軍事單位撤離變回無人島,直到2001年基隆市政府才逐漸與相關單位合作,開放登島觀光,每日登島時間約在4~10月,冬季東北季風過強,登島不易,所以暫停開放,登島活動目前可以團體預約或網路登記,從八斗子觀光漁港集合出發,船程約20分鐘,每日限制1200名遊客登島

raw-image

島上風光

身為海島,島上的花朵通常是耐風耐鹽植物,像是野百合、金花石蒜,我們這次抵達時剛好就是金花石蒜綻放季節,花季約為8~9月,因為花葉不相見的特性,又被稱為彼岸花,全株有毒,如果想來欣賞野百合,請在5~6月時來訪

raw-image


島上目前仍然遺留日本時代楠田上等兵殉職碑,主要紀念一次施作基隆嶼工事時殉職的士兵

raw-image


基隆嶼燈塔

島上有一座基隆嶼燈塔,建造於1980年代,是最早使用太陽能發電的燈塔,主要為了彌補野柳燈桿與鼻頭角燈塔光程不足而建,登陸基隆嶼後,沿著登山步道抵達燈塔往返僅需一小時,順道可以探訪唯一基隆嶼的門牌"基隆嶼8號",這裡是基隆嶼遊客服務中心,由於委外經營不易,曾被被戲稱豪華蚊子館,但我們抵達時至少有水可用,走完步道後在這裡乘涼看海景也是一種享受,相較於因爲電影爆紅的海角七號,確實是不一樣的風景

raw-image


參考資料

方格子:小島假期:基隆嶼燈塔與繞島航行一次滿足

自由時報:〈基隆嶼8 旅客中心被批養蚊子〉

維基百科:基隆嶼燈塔


修物誌

方格子:vocus.cc/user/suhsiaoshon

FB:https://www.facebook.com/JacobFinding

Youtube:https://youtube.com/@zhanglihan318


#修物誌 #基隆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修物誌的沙龍
11會員
100內容數
在因緣際會之下了解到台灣這塊島嶼上也有著迷人的故事,那些路上曾經行走過的人們與他們遺留下來的足跡,寫著前人的歡喜、悲傷與生命,我認識的並不全面,但也想把我所知道的台灣史與世人分享,讓生長在這塊土地的人知道,我們自己的台灣也很有內涵
修物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2
北投溫泉與新北投火車站 日本時代的北投是培養蓬萊米的米種改良重鎮,也有著名的作物三角藺受到製蓆業者的喜愛,還有著名的北投溫泉,新北投地區就因為日本人對溫泉的重視以及利用,帶動了當地的溫泉產業。 1896年,平田源吾開設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又加上1901年淡水線鐵路的開通,利用北投溫泉的
Thumbnail
2025/06/12
北投溫泉與新北投火車站 日本時代的北投是培養蓬萊米的米種改良重鎮,也有著名的作物三角藺受到製蓆業者的喜愛,還有著名的北投溫泉,新北投地區就因為日本人對溫泉的重視以及利用,帶動了當地的溫泉產業。 1896年,平田源吾開設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又加上1901年淡水線鐵路的開通,利用北投溫泉的
Thumbnail
2025/05/08
九寮溪        大同鄉崙埤村的九寮溪,過去是宜蘭地區伐木採集樟腦的地方,也是第九的樟腦寮的所在地,所以才被稱為九寮溪,現在的沿溪步道是早年搬運樟木的車道,實際上這條溪流稱為破礑溪,泰雅語稱為“GaBa”,意思是溪水打在石頭上發出的聲音,漢人移入時見溪水一路向東強勢出海之景就稱它為“破東”,久
Thumbnail
2025/05/08
九寮溪        大同鄉崙埤村的九寮溪,過去是宜蘭地區伐木採集樟腦的地方,也是第九的樟腦寮的所在地,所以才被稱為九寮溪,現在的沿溪步道是早年搬運樟木的車道,實際上這條溪流稱為破礑溪,泰雅語稱為“GaBa”,意思是溪水打在石頭上發出的聲音,漢人移入時見溪水一路向東強勢出海之景就稱它為“破東”,久
Thumbnail
2025/04/28
羅東森林鐵道 羅東森林鐵道建造之前,舊太平山林場就已經開始伐木,但早期木材運送是利用蘭陽溪流放至員山,但運送過程木材容易碰撞受損,所以興建羅東森林鐵道系統,1924年通車時全線由土場車站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竹林車站,負擔著珍貴木材運輸的重任,帶動羅東的繁榮,其中天送埤車站到歪仔歪車站則是租用臺
Thumbnail
2025/04/28
羅東森林鐵道 羅東森林鐵道建造之前,舊太平山林場就已經開始伐木,但早期木材運送是利用蘭陽溪流放至員山,但運送過程木材容易碰撞受損,所以興建羅東森林鐵道系統,1924年通車時全線由土場車站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竹林車站,負擔著珍貴木材運輸的重任,帶動羅東的繁榮,其中天送埤車站到歪仔歪車站則是租用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能代表宜蘭印象的龜山島,海岸線不到10公里,過去曾經有700多人居住,不過後來整座村都遷移了,龜山島也因此以軍事目的為主。 現在的龜山島是做生態島,登島日期、時間、人數都有相關限制,最常見的玩法是從烏石港搭乘賞鯨船,完成一套半日遊程~不過想登島的話需要事先上網申請,當天臨時想登島是無法進入的喔~
Thumbnail
最能代表宜蘭印象的龜山島,海岸線不到10公里,過去曾經有700多人居住,不過後來整座村都遷移了,龜山島也因此以軍事目的為主。 現在的龜山島是做生態島,登島日期、時間、人數都有相關限制,最常見的玩法是從烏石港搭乘賞鯨船,完成一套半日遊程~不過想登島的話需要事先上網申請,當天臨時想登島是無法進入的喔~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基隆的旅遊景點姜子寮山和海洋科技博物館。文章中詳細描述了登山姜子寮山的過程和海科館的各種展覽內容,並分享了作者的親身體驗和感受。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基隆的旅遊景點姜子寮山和海洋科技博物館。文章中詳細描述了登山姜子寮山的過程和海科館的各種展覽內容,並分享了作者的親身體驗和感受。
Thumbnail
初中畢業旅行曾經到「羅東」看木材廠、紙廠、礁溪冷泉和宜蘭酒廠,乘坐小火車馳騁在蘭陽平原上,在不遠的海面上佇立著一座活像烏龜的島嶼,是我對「龜山島」的最初印象。說它遠明明可以看到,說它近當時還真沒交通工具可供登島。一拖就是幾十年,最近聽了朋友的介紹「龜山島」開放觀光,就背了背包,到「圓山捷運站
Thumbnail
初中畢業旅行曾經到「羅東」看木材廠、紙廠、礁溪冷泉和宜蘭酒廠,乘坐小火車馳騁在蘭陽平原上,在不遠的海面上佇立著一座活像烏龜的島嶼,是我對「龜山島」的最初印象。說它遠明明可以看到,說它近當時還真沒交通工具可供登島。一拖就是幾十年,最近聽了朋友的介紹「龜山島」開放觀光,就背了背包,到「圓山捷運站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基隆是一座城市擁抱著大海的懷抱。矗立著海洋廣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寬闊無遮擋的藍色海域,彷彿與遠天相連。微風徐徐吹拂,浪花打在堤岸邊,發出陣陣和諧的節奏。 這裡是眺望基隆港的最佳去處。來來往往的船隻,彷彿航海家在海上航行。郵輪大門敞開,工人遊客正在上下船,旅遊越來越成為這港口鮮明的標誌。睽違已久的海
Thumbnail
基隆是一座城市擁抱著大海的懷抱。矗立著海洋廣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寬闊無遮擋的藍色海域,彷彿與遠天相連。微風徐徐吹拂,浪花打在堤岸邊,發出陣陣和諧的節奏。 這裡是眺望基隆港的最佳去處。來來往往的船隻,彷彿航海家在海上航行。郵輪大門敞開,工人遊客正在上下船,旅遊越來越成為這港口鮮明的標誌。睽違已久的海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合作,推出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展期自2024年3月23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止。展覽將帶領參觀者以全新視角探索臺灣,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重新認識這座充滿魅力的島嶼。歡迎大家蒞臨本次特展,一同發現臺灣之美!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合作,推出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展期自2024年3月23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止。展覽將帶領參觀者以全新視角探索臺灣,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重新認識這座充滿魅力的島嶼。歡迎大家蒞臨本次特展,一同發現臺灣之美!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小旅行,不需要有多詳細的計畫,而是要有更多的時間來與自己對話。 登上高山,遠眺遠方。細細觀看廣闊的太平洋,延綿山脈,城市聚落,而我所站的這塊土地,叫做台灣。 這座島嶼,在一千五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以及板塊運動之下開始漸漸形成。 考古研究,直到三萬年前才開始有了史前人類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小旅行,不需要有多詳細的計畫,而是要有更多的時間來與自己對話。 登上高山,遠眺遠方。細細觀看廣闊的太平洋,延綿山脈,城市聚落,而我所站的這塊土地,叫做台灣。 這座島嶼,在一千五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以及板塊運動之下開始漸漸形成。 考古研究,直到三萬年前才開始有了史前人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