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快速判斷一個題材能不能寫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有時靈感一閃而過,你會覺得:「哇,這個主題好像可以寫成一篇!」

但坐下來後,卻發現整篇文章寫不下去——不是沒話說,而是越寫越卡,最後草稿被丟進回收桶。

我後來發現,問題不是「靈感不夠」,而是「沒有先判斷這個題材能不能寫」。

而這個判斷能力,其實是寫作人最該訓練的「前置思考」。

一、題材能不能寫,關鍵在「角度」而不是「主題」

許多人會誤以為題材太常見就不能寫。

例如:「早起的重要性」、「如何面對失敗」這些主題看起來老掉牙,但真正的問題不是題材老,而是「角度太普通」。

我在開始寫之前,會問自己三個問題:

  1. 這個題材裡,有沒有我親身經歷的故事?
  2. 有沒有我不同於他人的觀察?
  3. 這個主題如果我不寫,會不會有人一樣想看?

如果三題都答「沒有」,那我就暫時放下,因為那表示這個題材還沒長出「我的角度」。

但只要有一題是「有」,那就代表這個主題能夠被我轉化成有價值的內容。

舉例:

主題是「面對低潮」。

如果我只是要說「每個人都會遇到低潮,要學會正面思考」,那太空泛了。

但如果我寫「我曾經因為連續兩週沒靈感而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寫作」,這就成了一個可寫的題材。

題材能不能寫,其實取決於「是否能從我出發」。

二、我常用的「題材三秒測試法」

每次靈感出現,我會用一個非常快速的測試法來判斷:

「這個題材,我能在三秒內說出一個具體例子嗎?」

如果可以——那代表它已經有血有肉,可以寫。

如果不行——那代表它還停留在抽象層次,需要更多觀察或資料。

例如:

  • 「時間管理」→ 我三秒想到「我曾經因為寫作分心而浪費整個早晨」→ 可以寫。
  • 「成功心態」→ 想不到具體情境→ 暫時不寫。

這個方法幫我過濾掉大量「看起來不錯、實際上難寫」的題材,讓我專注在那些真正有內容的靈感上。

三、題材判斷的第二層:是否能延伸出「故事+洞察」

我在選題時,會再多看一層——這個主題能不能同時滿足兩件事:

  1. 有故事性(能吸引讀者看下去)
  2. 有洞察力(能讓讀者覺得有價值)

舉例:

我寫過一篇〈我如何養成每天寫作的習慣〉。

如果只是分享方法,那只是「教學文」。

但我加上「一開始我只打算連續寫三天,結果第三天差點放棄」,這就讓故事更有人味。

當故事與洞察並存時,文章會自然地有深度、有溫度,也更容易被收藏或留言。

四、題材判斷的最後一關:是否「想讓別人看到」

很多人寫作卡關,是因為題材太私人、太難公開。

我在動筆前,會問自己一句:

「這篇如果被我朋友、家人看到,我會覺得自在嗎?」

如果答案是「會」,那我就寫。

如果答案是「不會」,我就會先把它轉換成「可公開的抽象版」,

例如從「我和朋友吵架」轉成「當關係出現裂痕時,我學到的一件事」。

這個轉化過程,也讓題材更通用、更能引起共鳴。

五、我現在的題材評估流程(給你參考)

1️⃣ 寫下靈感句(5~10字)

2️⃣ 問自己能不能三秒內舉出例子

3️⃣ 想想有沒有故事+洞察

4️⃣ 試著講給別人聽,看對方有沒有反應

5️⃣ 感覺想寫、能寫、會有人想看 → 通過

這五步驟,我平均花不到2分鐘。

久了之後,你的「題材雷達」會變得非常敏銳,

靈感再多也不怕爆炸,因為你知道哪些值得投資時間。

題材判斷力,就是寫作的隱形肌肉

靈感人人都有,但能寫出來的只有那些「被過濾過」的題材。

寫作的關鍵,不在於你有多少想法,而在於你能否快速找到「能讓你越寫越深」的主題。

當你練出題材判斷力後,寫作就不再是「靈感來了才寫」,

而是一種可控的創作節奏。

靈感變成材料,而你變成廚師——知道怎麼料理出一道好菜。

如果你也想訓練這種「題材判斷力」,

試著在今天記下你想到的三個主題,

然後用「三秒測試法」過一遍看看吧。

如果這篇對你有幫助,歡迎小額贊助/加入會員支持我持續分享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嘿!嘻瑞的沙龍
15會員
114內容數
想到什麼就聊什麼,從小說靈感、日常生活,到一些奇妙的時事觀察。這裡不設限,歡迎留言互動,讓我們一起把文字變成交流的橋樑。
嘿!嘻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31
很多人問我:「你都去哪裡找靈感?」 但我後來發現,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個陷阱。 靈感不是被「找出來」的,而是被養出來的。 它不是獵物,而是植物。 你越急著追,它越逃; 你越懂得照顧,它就越常發芽。 一、靈感不是「外來物」,而是內在反應 我們以為靈感是外部刺激:「看到什麼 → 突然有想法
Thumbnail
2025/10/31
很多人問我:「你都去哪裡找靈感?」 但我後來發現,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個陷阱。 靈感不是被「找出來」的,而是被養出來的。 它不是獵物,而是植物。 你越急著追,它越逃; 你越懂得照顧,它就越常發芽。 一、靈感不是「外來物」,而是內在反應 我們以為靈感是外部刺激:「看到什麼 → 突然有想法
Thumbnail
2025/10/30
有些人問我:「你每天都能寫,靈感怎麼那麼多?」 但其實我不是靈感多,而是我讓自己有機會遇見靈感。 靈感從來不是憑空出現的閃電,它更像是一種肌肉。 你越訓練,它越聽話。 一、我不等靈感,我養靈感 多數人把「靈感」當成一種運氣: 有時來、有時不來。 但我發現,真正穩定輸出的人,都有一套
Thumbnail
2025/10/30
有些人問我:「你每天都能寫,靈感怎麼那麼多?」 但其實我不是靈感多,而是我讓自己有機會遇見靈感。 靈感從來不是憑空出現的閃電,它更像是一種肌肉。 你越訓練,它越聽話。 一、我不等靈感,我養靈感 多數人把「靈感」當成一種運氣: 有時來、有時不來。 但我發現,真正穩定輸出的人,都有一套
Thumbnail
2025/10/29
那天的天氣預報說只有「短暫陣雨」,我卻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場持續不斷的小雨。天空灰濛濛,地上的積水閃著微光,空氣裡有一股淡淡的泥土氣息。我沒有帶傘,第一反應是想趕快找個地方躲雨,但走著走著,心情忽然有點變化——我不如就這樣慢慢走,看看這場雨能帶給我什麼。 我把手機收進包裡,鬆開原本快步的節
Thumbnail
2025/10/29
那天的天氣預報說只有「短暫陣雨」,我卻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場持續不斷的小雨。天空灰濛濛,地上的積水閃著微光,空氣裡有一股淡淡的泥土氣息。我沒有帶傘,第一反應是想趕快找個地方躲雨,但走著走著,心情忽然有點變化——我不如就這樣慢慢走,看看這場雨能帶給我什麼。 我把手機收進包裡,鬆開原本快步的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壹.心法 剛踏進這個寫作的園地,相信這是大家都會捫心自問的問題吧?有些人文章寫得很好,可是字裡行間有種:"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感覺"?如果你<妳>真得寫得夠好,不會讓他人有這種錯覺。看得人沒有壓力,還可以學習到新東西,自然就會有更多人看了!! 貳.主題
Thumbnail
壹.心法 剛踏進這個寫作的園地,相信這是大家都會捫心自問的問題吧?有些人文章寫得很好,可是字裡行間有種:"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感覺"?如果你<妳>真得寫得夠好,不會讓他人有這種錯覺。看得人沒有壓力,還可以學習到新東西,自然就會有更多人看了!! 貳.主題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Thumbnail
這本寫作工具書介紹了多種激發創意的方法和提高描寫能力的技巧,包括隨機組合法、版本改造法、情節接續法等激發創意的方法,以及描寫能力的鍛煉:由模糊到具體、由細節到感官、觀察路人等。文章還提到了讓文字更生動的技巧,如多用動詞、少用形容詞。
Thumbnail
這本寫作工具書介紹了多種激發創意的方法和提高描寫能力的技巧,包括隨機組合法、版本改造法、情節接續法等激發創意的方法,以及描寫能力的鍛煉:由模糊到具體、由細節到感官、觀察路人等。文章還提到了讓文字更生動的技巧,如多用動詞、少用形容詞。
Thumbnail
我沒有特定一個專題去發展我的寫作,因為我沒有什麼專業,而個人的文化造詣還有十萬里可以進步的空間,現在寫出來的都只是個人意見,並不一定正確。有時發佈之後我就不會再看,因為總會覺得太過赤裸而感到不好意思。今次寫一下怎樣決定寫什麼題材。
Thumbnail
我沒有特定一個專題去發展我的寫作,因為我沒有什麼專業,而個人的文化造詣還有十萬里可以進步的空間,現在寫出來的都只是個人意見,並不一定正確。有時發佈之後我就不會再看,因為總會覺得太過赤裸而感到不好意思。今次寫一下怎樣決定寫什麼題材。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小說題材選擇的重要性,特別針對新手作者提出了『自己熟悉的元素』做為題材的建議,並且探討了作者根據專業領域或特殊的閱讀品味來挑選素材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小說題材選擇的重要性,特別針對新手作者提出了『自己熟悉的元素』做為題材的建議,並且探討了作者根據專業領域或特殊的閱讀品味來挑選素材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