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德里自由行的第二天,我和法國朋友Armand決定再次造訪昨天那家讓我驚豔的平價咖啡館80’s coffee。好友沒有設鬧鐘的習慣,也讓平時早起的我,難得有機會睡到8:30才起床。我們擱下待洗的衣物(「回來再洗吧!」),決定先悠閒享用早餐再說。
我點了拿鐵和火腿起司帕尼尼,Armand則選了法式麵包、拿鐵和果汁的組合。他看著托盤上的酸黃瓜醬,顯得有些苦惱。「可以換成......jam嗎?」
英文不太好的服務員一頭霧水。「Mermelada!」我一拍額頭,終於想起「果醬」的西文。
「換成果醬啊!好,沒問題!」
帕尼尼香氣四溢,口感酥脆,朋友倒是有些驚訝:「我們早餐通常不吃這個。」
我聳聳肩。「只是想吃鹹的囉。那,你們都吃什麼呢?」
「類似這樣啊,麵包沾果醬。你可以吃吃看。」
我吃了一口,味道其實相當不錯。不過整個套餐還包括那一大杯柳橙汁、兩片吐司和拿鐵,很快我們都吃不下啦。
「我們走吧!」他眼睛閃亮,似乎對於食物吃不完並不以為意。或許我也該學學這份悠閒吧!

進城啦~
德波神廟(Templo de Debod):在馬德里遇見埃及古蹟
早餐後,我們就出發前往德波神廟。也許是法國人天性浪漫,又或是本身個性使然,途中我們走走停停,我總感覺他似乎想說些什麼。終於,穿過壯觀的馬德里皇宮之後,我們在艷陽高照之時抵達神廟。

德波神廟(Templo de Debod)
德波神廟(Templo de Debod)是馬德里少數能看見埃及古蹟的景點,非常適合下午散步或觀賞夕陽。神廟原先位於埃及,有三座石製塔門是埃及政府為了感謝西班牙政府協助修復阿布辛拜神廟而捐贈,獻給鷹頭戰神荷魯斯的母親—伊西絲。
網路上也可以看見這座神廟的許多照片,夕陽時分或傍晚應該都很美麗。不過,艷陽高照之下,我們都有些懶洋洋、提不起勁,因此只有在遠處欣賞囉。當時我還想著,等到打工換宿結束後,我可以再找一天重遊。那已是這趟西班牙行中與它唯一的一次相遇了。有些道別,只有事後才會明白。
中午我們找了一間小餐館,享用馬鈴薯烘蛋。一大份15歐,「這類食物就是要和人分食才行!」
看著加熱燈光下可口誘人的烘蛋,加上室內涼涼的冷氣,食慾很快又回來啦!
烘蛋的上層呈現微焦的橘棕色,點綴著粒粒分明的黑胡椒,滑順軟嫩、香氣濃郁;搭配下層滑嫩的洋蔥、馬鈴薯、炒蛋,共同交織出一首金黃色的田園牧歌。
不過,畢竟澱粉類的食物真的很容易飽,最後我們果然吃不完,打包帶走,希望在陰涼的博物館內不會壞掉XD
馬德里歷史博物館(Museo de Historia de Madrid):神話雕像與城市記憶
馬德里歷史博物館,名氣也許沒有普拉多博物館響亮,不過裡面有非常豐富的歷史館藏與畫作,記載這座城市的歷史,而且免費入場喔!
即使有些昏昏欲睡,我依然被館內許多希臘羅馬神話雕像吸引:守貞女神Diana與沉睡的牧羊人Endymion、聰慧的工匠Daedalus與一心渴望自由而墜海的Icarus、特洛伊英雄Telemachus與Mentor……一個個故事,都在眼前栩栩如生。
逛累了,我在館內的長椅上稍作休息,接著上到二樓,展覽述說著馬德里工業化的歷程。(朋友早就不知道跑去哪裡了XD)
原來,馬德里並不是工業化的都市(Industrial),但可說是一座勤奮的城市(industrious)。在時代的齒輪下,馬德里終究走入工業化,而工業化不只是新的經濟模式,更是新的思潮以及更平等的生活的開始。
分享一段很喜歡的敘述:
"The departing century might well be called the century of female accession. In most countries, women have finally seen the doors, if not of every profession, at least of the studies conducive to their practice, swing open to them." (即將結束的這個世紀,可說是女性崛起的世紀。在多數國家,雖然女性未必能進入所有的工作場域,但通往這些職業的學習之門,終於向她們敞開。)
有趣的是,當時女性最多從事的領域,竟然是菸草加工喔!
Churros下午茶:甜點、文化交流與跨國友誼
結束博物館行程後,Armand心滿意足地說,接下來去吃churros,馬德里之行就算是劃下完美句點了。老派的他一如既往拿出地圖,找了一間位在市中心樓上的咖啡廳,Garden of Salvador Bachiller。
「真的在這裡嗎?」他看著地圖,我們走進一間居家用品店。「啊,在樓上!」
我們半信半疑爬上樓,過程中,沿途的裝潢也絲毫不馬虎。終於,我們聞到食物的香氣,以及人們交談的笑語,真的有豪華的餐酒館在這裡呢!
即使是平日也需要稍等,但很快就有位子了。4根churros、搭配一杯濃巧克力只要6歐,實在非常划算!熱騰騰的Churros香酥脆口,我小心夾起一條,深怕破壞了那恰到好處的酥脆,接著將它蘸入巧克力杯中,讓它像優雅的舞者那般轉了一圈。濃郁的巧克力、酥炸的麵粉氣息,溫暖、酥脆的滋味洋溢在唇齒之間的每一絲空隙。
「好吃嗎?」好友望著我問。
「非常好吃。你呢?」
「非常喜歡喔。這趟來馬德里,想要做的也都做到了。」他握住我的手,「謝謝你邀請我來。」
我有些難為情,試著抽回手。「謝謝你願意來。」
原先只是想說和昔日好友與鄰居再次聚首,沒想到除了美食與景點的探索之外,跨文化的理解與誤解,也悄然成為旅程中的一部分。
用餐後,他說想再去逛逛市區,我則以「明早要趕飛機、得先回去洗衣服」為由婉拒,先回到住處。於是,我們在熊與梅果樹前暫別,我的腦子依然嗡嗡作響。明天,明天就要前往繁星之城,Santiago de Compostela。那是朝聖之路的終點,也是我前往打工地點之前的最後一個中繼站。

馬德里著名地標,熊與梅果樹
也許您會喜歡......
- 西班牙馬德里美食|San Ginés百年吉拿棒Churros,外酥內軟的必吃甜點
- 2025 打工換宿|我為什麼選擇 Worldpackers?註冊流程、方案比較、申請技巧與實戰心得
- 【西班牙北部旅遊】A Coruña(拉科魯尼亞)|海克力士燈塔、加利西亞章魚,必去景點與交通攻略
- 【西班牙美食】馬鈴薯烘蛋 Tortilla 食譜|在地媽媽的家常料理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對文中的的風景感到共鳴,
或是對小芝女其他歐洲旅行、英文學習、好書閱讀、美食日常、生活心理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隨喜打賞,或者訂閱、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感謝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