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一直不敢翻開這本書,好像一打開就會有毒蛇衝出來咬住心臟。真人真事改編,那時的新聞,讓大家都知道這是屬於作者的真人真事。但作者在後記時說了,房思琪的經驗不來自於她。或許,她是自己口中的「眾多房思琪」之一,從後記與後面好幾篇的逐字稿中,感覺她不希望讀者把關注放在「林奕含」身上,而是房思琪、劉怡婷、許伊紋、甚至郭曉奇。
-
她的文字很美,帶著一些清冷,藏著一點點毒素。不是我最喜歡的那種,但會想讀,卻也知道自己大概不會再讀第二次。像是咬下第一口覺得驚艷的餅乾,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但就是下次看到不會再買了。
-
閱讀時每一頁都讓人害怕,不知道還有什麼更糟糕的事情可能發生。我看得很快,因為知道不能在這個世界太久,她說著「改編自真人真事」,正是不希望大家只把這些當成「故事」去閱讀,他不完全虛構,並不是沒有經歷過這種現實,現實就沒有這樣的可能。現實中沒有看過世界的背面,這樣的我是幸運的。
-
大人世界的虛偽與包裝,不想女兒懂卻又不能不教她的,知人知面不知心,老師們的噁心對話真是把我噁心到想用惠惠的EXPLOSION炸飛他們。並不是同性別的老師就值得信任,遇見一丘之貉,好難好難逃掉。
-
結局?我不知道那算不算結局,好像到一個段落,但心理知道他們的故事不可能只是停在那裡。滿滿的心疼與無力,壞人,就讓我叫他壞人吧,壞人仍然持續過著原本的生活,絲毫不覺自己的曾經有任何過錯,持續搜集屬於他的受害者。這,就是她眼中的現實吧!要讓為惡之人得到報應,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伊紋姊姊的故事,是深遠之中的一點點星光,讓讀者,讓我,不至於在文字中窒息。
-
痛苦的時候很煎熬,心臟緊緊的,但她們(房思琪、許伊紋、劉怡婷)對於彼此的重要,那種感情從文字中飄散出來時,我還是喜歡的。就像房思琪珍惜著他們的信隨身攜帶一樣,我看著的時候也覺得那是黑暗之中難得的溫暖。其實主要是房思琪-許伊紋跟房思琪-劉怡婷,伊紋跟怡婷之間,我不太確定,感受到的不多。
-
「自尊心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罪惡感是古老而血統純正的牧羊犬。」
「夢想就是把白日夢想清楚踏實了走出去。」
-
正向的期盼在讀完她們的故事後顯得媚俗偽善,不知道能夠做什麼,邪惡不可能消失,希望良善能夠擁有反擊的力量,希望迷路之人都能夠被接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