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讀(也可以不聽啦~😎)
繼續接著,先前談到的2025年中秋連假10月4日到10月6日的故事。今年實歲37歲的媽咪,人生中第一次去到小琉球,還跟著一群可愛的小團隊一起去到。我除了在這一趟旅程解鎖了,夢到同行夥伴有人跟我說他的心事,夢裡的他告訴我他會做清醒夢,可是跟人分享這件事情的時候,沒有人相信他,他也因此有些鬱悶。醒來後的我,主動向他本人詢問確認,是否真有其事?結果還真的有。而且,我和他其實沒有很熟,也只見過幾次面而已,突然夢到這個夢我自己也覺得很奇妙。
說說第一天晚上,大家聚集在民宿交誼廳聊天時,我們家小孩的爸爸,和另一位爸爸正在聊說,很難直接把想說的話說出口,所以都會繞圈子說話,結果把事情越搞越複雜。他們大概就在聊著這類的話題。後來,我家小女兒說她想睡覺,我就帶她上樓回房睡覺。一回到民宿三樓的房間,我就陪著寶寶在床上休息,後來寶寶說想看電視,我就說:「好呀~我們來看看有什麼可以看的吧!」
電視一打開,正在播放的是動畫《我們這一家》。
「男人其實很膽小的,對吧?」從電視那頭傳來的,原來是花爸正在和另一位爸爸在居酒屋吃小菜、喝酒聊天。
我只能說,這台詞來的也太及時了。
花爸點頭說「的確是啊。用廣播播放,就算乘客不甩也不會受傷。」他們在討論日本計程車會廣播請乘客繫上安全帶,這樣司機也比較不會尷尬。
這時候居酒屋老闆娘問了個問題:「這麼說,你們兩位都有受過傷的經驗囉?」
兩位爸爸聽到這個問題後,默契的互相對視,沈默了一段時間後,異口同聲的說:「常常啦。」
和花爸一起喝酒的白髮爸爸開始分享,比如他的太太煮的奶油燉菜不怎麼好吃,他如果直接告訴老婆說味道不怎麼樣,就會換來長時間的「可怕的沈默」。所以,只要一開始不說,至少可以得到「和平的沈默」。
後面這位白髮爸爸還分享了他對和平的觀點,他說和平這種東西都是平常努力來的,戰勝自己而來的。
兩位爸爸開始分享,自己有過非常想告訴另一半不要發出聲響的時候,但是為了和平,最後還是選擇沈默不說。
白髮爸爸喝了一口酒後說:「這種事真的很難辦到。」花爸默默在一旁小酌表示認同,接著說,有次看到老婆穿的衣服上印著河豚的圖案,他非常的想問花媽為什麼是河豚?但是他最終忍住了沒有問。此時,白髮爸爸向花爸乾杯說:「最終你還是戰勝了想問的自己。」
這時候居酒屋老闆,看著老闆娘說:「其實我也是,看著她臉上的妝,心想...眼睛怎麼化得跟稻草一樣?雖然這麼想,可是沒問。」此時的老闆娘一臉尷尬。
白髮爸爸表示:「都是為了和平。」
白髮爸爸:「要是把想說的全都說出來,會被認為是小氣的男人。」花爸點頭:「沒有錯。」老闆娘接著問:「那如果有能夠幫你們發言的機器,你們會買嗎?」
白髮爸爸最後說,如果有發言機器的話,希望飯鍋可以留言幫他說:「謝謝老婆,辛苦了。」
這一段《我們這一家》的對話讓我覺得太好笑了,超級應景。因為當時,在樓下的兩位爸爸正在討論很難把事情直接說出口的狀態。我當下就把這段《我們這一家—男人們的和平》發在群組上給他們看。
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到我這裡則演變成「世界本源無所不在」。現在大家都很擔心資料竊取的問題,以人而言擔心該擔心的,但以世界而言我想我們大概沒有任何秘密可以逃得過「世界法眼」。
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印象,但真的在許多電影,很常出現這句邏輯相似的台詞:
「我,無所不在。」
在天體學上,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太陽直徑的108倍,而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也約為月球直徑的108倍。偷偷蹭一下,我的生日是6月18,相乘後也是108!很好玩喔!
注意一下是約108倍,有人研究過約107和約109,所以我發現取中間值約108是挺和諧的選擇。
雖然,在研究這類學問方面,我自己是門外漢,但就以尊重和保留態度接收這些資訊。說到這裡,真的很感謝這世界上所有樂於求知和分享的人!他們的分享就像是播種給有緣見到分享的人,啟發我們,幫我們稍微開了一點門,至於門後有什麼就得自己去實際探索了。
發現關於地球、月亮、太陽之間的關係訊息後,我不得不想像,如果世界本身有這麼大的能力去維持住這樣的平衡,那麼他(世界)駭客到我們的人類生活文化中,把他(世界)本身想對我們說的話,都留在了每一部電影裡,我也不會感到奇怪了。我會相信,這確實是他(世界)力所能及的事。
畢竟,這世界有太多不可思議的巧合。後來,我總結出一套心法公式:
「萬物皆有作用,存在即合理,世上無巧合。」
我自己總結出這套心法公式後,加上個人體驗發現還挺百搭萬用的。而且,可以把一些自己從前接觸過的零碎文字訊息,也結合在這套心法公式,就邏輯上而言,許多道理是可以通的。這部分,我之後再慢慢分享。
再回到我和寶寶在小琉球的民宿房間「意外」播放到這一幕很應景的《我們這一家—男人們的和平》片段。後來,這一幕播完後,我又繼續切換畫面。
這時候來到《小小兵》動畫,也是一切到就看到旁白說:「都是同一組基因變異來的。」
這段台詞可能只有我自己最有感,因為前兩天我剛好在Youtube發布分享《本源之心》第六集。主要就是在分享所有一切存在本來如大海,而我們這些存在都是從大海的大浪花中分離出來的小浪花或小水滴。
當我們從大海中分離出的那一刻,第一次看見與海中不同的景色後,我們就被眼前「新鮮的景色」嶄新的、未見的景色給吸引了,開始四處探索,就像是Line貼圖中的「熊大追蝴蝶~」熊大可能追蝴蝶追到迷路,而我們這些小水滴逐漸忘了自己原本也是大海的一部分。
但其實,忘了還不是很悲慘的事情,最難過的是我們很有可能一直在不小心的間接傷害到自己的本源。
先跳回來《小小兵》動畫,那一晚我看到這句話之後,我就想著我之後要去查詢「小小兵的起源」,這是我很直覺的念頭,所以不可忽略。因為,有的念頭並非完全是我自己的。
有的時候,我會有意識的放手讓《世界本源》引導我需要了解什麼。但是,這種引導是非常寂靜無聲的,完全只能用「寂靜無聲的默契」去形容。也因為是如此的寂靜無聲,所以我並不是每一次都會意識到這可能是訊息,或者說有時候我會懶散了,沒有很認真對待每一個來臨的念頭,或是身邊可能是訊息的訊息。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不想讓自己太緊繃,我比較偏向順其自然的去理解訊息。當然,如果要理解我比較懶,也是可以的!哇~哈哈哈哈!
後來,我是到離開小琉球島,散場後回到家後,我才去查詢「小小兵的起源」。查詢的結果是:「小小兵可能是從單細胞演化來的。」我由此對照和憑著直覺提問和搜尋「人類是單細胞演化來的嗎?」
然後就得到這段訊息:
「是的,根據科學界的主流觀點,人類是從單細胞生物透過漫長的演化過程發展而來。 演化論認為,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在內,都是從最原始的單細胞生命形式,經過數十億年的演化,從簡單到複雜,從單細胞到多細胞,逐漸發展成現在的各種生物。」
我閱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有句曾經讀過的訊息蹦了出來:「人身難得。」
當下我就喃喃自語的說:「原來如此,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真的是『人身難得』耶!」天哪!我們要這樣演化到現在,才有現在這個「我」!
這時候,我又蹦出一部迪士尼電影《獅子王》的開頭,木法沙正在教導辛巴關於生命的循環。然後,我突然發現木法沙說明的是「肉眼可見的生命循環」。
這時候我就提問了:「那肉眼看不見的循環呢?比如成為靈體或能量的狀態下,是否在另一個無形的世界中,也有著屬於他們的循環呢?」
根據我自己從出生開始到現在的體驗,我一直都很有感「無形的能量會影響具體環境」的狀態。就比如,小黑的內心世界很封閉陰暗,在家就不喜歡有光的地方,喜歡把自己關在陰暗的空間裡,那麼根據小黑的內在能量,他所投射出來的狀態就會影響周圍環境的狀態。這就是我說的,「內在狀態會具現化影響外在」的狀態。
又比如,小黑的內心世界經常感到混亂對於世界的一切和自己的存在總感到難以適從,那麼小黑居住的環境,所呈現的狀態就會是混亂的、無條理的。
或者是長期生活在被一個又一個的欲望牽引的狀態,並且懶散不太願意花費時間沉澱內在時,外在環境通常也很容易混亂,容易把物品放置在不該出現的地方。
我舉例誇張一點,可能是冰箱上面會堆積衣服。因為會允許自己被一個又一個的欲望牽引行為,就代表很常在當下順手執行某個動作,或者是倒牛奶喝後忘記蓋蓋子冰回冰箱。原因,他更專注在「實現喝牛奶的『欲望』」。
像這樣的狀態,就很容易根據自己當下的心情做事,容易感情用事,性格上可能比較容易橫衝直撞,行事不太考慮後果。
這樣看起來,好像缺點很多。如果說本心還是善良居多的話,可能就很容易耳根子軟被人牽著走,如果人際圈非善類居多就容易苦了自己。但如果是搭配上很自我中心的狀態,就很容易各種闖禍。
咦!我分享這些不代表我是研究這些的專家,純粹來自自己的生活觀察和人生經驗。
然後,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不是這一類的,環境卻還是有些混亂。這有可能是,其他的同住者還沒發展到能夠好好整理內在環境的狀態。因為,生命跟生命之間的相遇就像是蛛絲網般相互影響的。儘管我們沒有要混亂,但周圍大多數都是混亂的,我們可能會勞心勞力的去協助處理,但會發現事情永遠處理不完,因為真正的幫助還是「需要個體開竅」。
講到這邊我不禁思考起一個畫面,假設現今地球人大多數都是「未開竅的狀態」,然後已開竅的人經常去幫未開竅者善後,處理許多的問題,但是在處理的過程中也沒有能力引導未開竅者逐漸開竅,長久下來可能已開竅者也會把自己搞得一身烏煙瘴氣。
真的不容易,有時候當你具備認清局面的能力,但「學習是無止境」的,過了一關還會接著下一關。
接下來要學習的,就是持續掌握好自己,尤其是當自己能逐漸認清局面後,對於整體局面的選擇取捨能力要有,如果無法選擇取捨就會堆積灰塵、淤泥、包袱。
原因是,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還無法好好掌握的事情上了,我們沒有把精神資源優先耗費在自己能夠掌握的事情上。
我假設,現在眼前有一堆大石頭擋在路前,然後有一台挖土機可以供自己使用。
假設,我無論怎麼學操作都無法順利操作挖土機把大石頭搬開,那我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很執著的一定要成功操作挖土機,但是真的無論如何都無法順利操作!(舉例的時候請認真融入情境,暫時離開“對我來說很容易”的想法...)
總之,我們先把操作挖土機這件事放一邊,先做自己能做的。我舉例,我們可以徒手操作,先把一些小石頭搬開呢?這個就是屬於自己能力許可能做的事情。我們可以一邊學操作挖土機,一邊徒手把小石頭搬開。
總之,就是還有其他辦法可以使用,雖然可能很麻煩,但至少自己不會一直盲目的卡在原地煩惱。
又或者以遊戲練功來說,我總不能因為某個隊友很懶得練功,我就配合他不練功吧?這樣我玩遊戲會玩得很無趣也沒動力對吧?
所以,他不想練功是他的選擇,但不代表你就得陪在他身邊不升級。再來,如果真的想帶隊友,把自己等級練高,再帶這位隊友去吸經驗值,這樣效率也更高對吧?
不過,這種做法通常會帶來負作用。但我們先不說也不去想負作用是什麼,我們先讓彼此都別忘記自己來玩這場「遊戲的初衷是什麼?」記住遊戲初衷,這個會是我們需要一直記在心上的。
擁有相同的遊戲意識,共同的理念,即使有負作用也能很好克服。但若彼此理念不同,那就很有可能會互相絆倒彼此。
無論如何,我目前能思考到唯一的解法,只有「學無止境」。真心,還沒有新的發現。只有持續讓自己保持學習心,去突破每一個迎面而來的難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我觀察人天性上似乎就是有惰性,或者說「大腦有惰性」,大腦很容易根據讀取到的舊經驗做事,影響我們當下的選擇和判斷,甚至讓我們根據舊經驗編造各種劇情欺騙自己。
總之,我們「很常會有想要『一勞永逸』」的想法,先別說自己有沒有刻意朝這個目標去做,就我觀察很多時候是在自己沒有覺察的狀態下,朝向「一勞永逸」的選項。
因為,我們會覺得做這個選擇更方便。
在某些時刻和情境中,這個更方便的選項,或許更有效率。但是,當我們長期順從這個慣性走,許多煩惱便會因此而生。
比如,在戶外野餐,小孩把自己的臉吃得滿臉都是。有的人想說拿衛生紙或濕紙巾擦乾淨,結果發現自己沒有帶,然後就向旁邊的人借衛生紙、濕紙巾。這時候,大家都沒有帶。
剩下最後一個選項就是去洗手間洗乾淨,之所以不想要選是因為需要走一段路才會到洗手間,和當下可能可以取得的清潔道具比起來,走去洗手間的「這個選項很麻煩」。
然後,可能人就會顯露出不耐煩的表情,覺得怎麼這麼麻煩?如果當事人是屬於「會執著想要有」衛生紙或濕紙巾就能處理好的想法,這時候有很高機率會不耐煩的指責孩子:「誰叫你吃得滿臉都是?再這樣你下次就不要吃了!」
有看到嗎?
這是我之前思考小故事《郭子儀寵辱不驚》中所發現的,真心不誇張...我想...我們人類的「盲目的惰性」,確實會為我們的世界帶來戰爭,容易引發各種不和平的現象。
然而,這一些又離不開大腦這門學科。
說到這邊,關於我個人的學習經驗,大部分都是在網上到處查找翻翻看看,內文資訊能理解的就理解,專業名詞太多的看不懂的,我就讀分享者要表達的核心主旨是什麼,對我來說,只要可以理解他所有表達的核心就行。
總之,我們人類的這顆大腦真的影響我們不淺,更是影響我們一生的存在。如果有人能以遊戲的方式讓我們的孩子,更有趣的方式讓人們理解大腦的運作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命運,人人都學習一二,對世界而言不是壞事。
到這裡,我又想起迪士尼動畫《腦筋急轉彎》。能夠善用如此鮮明有趣的方式,去傳播正知識,製作團隊真的很用心。
如果,我們上課的方式都是用播放「迷你小電影」的方法,做的認真不馬虎的話,或許孩子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升?專注力也能提升呢?我們的大腦喜歡有趣的事物,不然他就會打哈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