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的 AI 專案敗在資料這關!你還只會收「表格」?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資料處理與分析是 AI 專案中的基礎階段,它的主要目標,就是將那些雜亂無章的原始數據(Raw Data)轉化成高品質、適合模型分析的格式,最終從中提取出我們需要的「黃金情報」(有價值的資訊)。而「資料蒐集 (Data Collection)」就是這個宏大工程的第一步,是我們獲取數據的過程。

1. 知識點拆解:數據結構類型分類

在我們開始抓資料之前,規劃師要先搞清楚資料本身的「長相」。數據根據其結構特性,可以分成三大類:

  • Structured Data結構化數據:具有清晰且固定結構的數據,通常以行列(Row and Column)形式儲存。這種格式便於直接進行查詢與分析。簡單來說,它就是... 像 Excel 表格一樣,每個欄位都定義得清清楚楚、整整齊齊的資料!關聯式資料庫 (Relational Databases) 如:MySQL、PostgreSQL;企業的客戶訂單、銷售記錄。
  • Semi-structured Data半結構化數據數據:帶有一定結構標籤(Tags),但格式非常靈活,無需嚴格遵循固定架構。簡單來說,它就是... 帶有標籤,但資料內容可以隨意伸縮的資料包。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CSV (Comma-Separated Values) 等文件格式。例如,網頁傳輸的 API 回傳資料。
  • Unstructured Data非結構化數據:無固定結構的數據,需要經過額外的處理和解析才能用於分析。簡單來說,它就是... 雜亂無章、沒有規則的原始媒體或文本。圖片、影像、音訊、電子郵件、文章內容等自由文本。例如,客戶的留言評論、工廠的監控影像。

【知識點深入分析】

MySQL 與 PostgreSQL (結構化數據範例):

  • 技術原理與底層邏輯: 這是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它基於數學集合論的原理,確保資料的完整性(Integrity)和一致性(Consistency)。每一筆數據都必須符合預先定義好的 Schema(架構)。
  • 舉例: 想像你在圖書館借書,每本書都有固定的欄位:書名、作者、ISBN、借閱日期。這是非常嚴格的「戶口名簿」!

JSON 與 XML (半結構化數據範例):

  • 技術原理與底層邏輯: 它們使用標籤或鍵值對(Key-Value Pairs)來組織數據,允許數據在不同層次上嵌套(Nesting)。這種靈活性使得數據交換更為容易,特別是在網路服務(Web Services)中。
  • 舉例: 就像是一份履歷表,雖然內容是自由的文字,但會標註「姓名: XXX」、「工作經驗: XXX」,它有大綱但內容不強制固定。

2. 知識點拆解:常見數據蒐集方法

AI 應用規劃師必須知道,數據從哪裡來?數據蒐集的來源非常廣泛,主要透過以下幾種方法:

A. 問卷與調查 (Questionnaires and Surveys)

  • 這是直接從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中蒐集第一手數據的方法。它常用於市場研究、用戶回饋(Feedback)蒐集或行為洞察。
  • 舉例:你想知道顧客對新產品的滿意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發問卷。這能精準捕捉目標群體的意見與需求。

B. 自有產品數據 (Proprietary Product Data)

  • 數據來自企業所開發或運營的產品或設備。這類數據通常與用戶的互動行為相關。
  • 舉例:你的 App 記錄了用戶每天點擊了哪些按鈕、停留了多久。智慧手錶(Smartwatch)記錄了你的心跳和步數。這些都是企業自己的「財產數據」。

C. 外部公開數據蒐集 (External Public Data Collection)

  • 原理與應用: 透過 API 調用獲取公開可訪問的數據資源,或者使用網路爬蟲 (Web Scraping) 自動擷取網站的公開數據。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是一種預先定義好的軟體中介,允許不同的軟體系統之間進行通信和數據交換。
  • 舉例:就像你去速食店點餐,API 就是那個點餐櫃台,你告訴他你要什麼(請求數據),他會給你相對應的餐點(回傳數據)。例如,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API。

網路爬蟲 (Web Scraping):

  • 是一種自動化程序,透過模擬人類瀏覽器行為,從網頁中提取所需的公開資訊。 底層邏輯: 爬蟲會發送 HTTP 請求,接收 HTML/CSS/JavaScript 內容,然後解析結構(DOM Tree),抓取特定標籤內的數據。
  • 舉例:你想比較所有電商網站上某一型號手機的即時價格和使用者評論,你就會派出「爬蟲」去抓這些公開資訊。

D. 外部付費數據購買 (External Paid Data Purchase)

  • 原理與應用: 與第三方數據提供商合作,購買專業數據集以補充內部數據。
  • 舉例: 你的公司需要精準的人口統計數據或詳細的市場調查報告,但自己沒有資源去做。這時就向專業的數據公司購買,快速補足內部數據的不足。

案例分享:規劃師的決策困境

小陳是 AI 動能的新任產品規劃師。他發現,雖然他們銷售的智慧跑步機收集了大量的結構化數據(使用者跑速、心率、卡路里消耗),但他們完全不知道使用者為什麼會選擇他們的產品,以及他們在社群媒體上對產品的真實評價。

小陳焦慮地對技術經理老王說:「老王啊,我們的數據庫裡只有冷冰冰的數字,我連用戶是不是因為隔壁老李推薦才買的都不知道!市場部急著要我們下一代產品的設計方向,我手上全是自有產品數據,但缺少用戶的真實聲音!」

老王困惑地撓了撓頭:「我們已經有幾百萬條運動記錄了,還不夠嗎?搞那麼多雜亂的文字和評論,AI 怎麼處理?」

規劃師決策點: 小陳必須決定採取哪些數據蒐集方法,來獲取用戶的非結構化數據(評論、社群討論)和第一手數據(購買動機),以指導下一代產品設計。

小陳深吸一口氣,展示了他的規劃:

  1. 補足用戶購買動機(第一手數據): 「我們必須知道用戶的動機!我建議市場部立刻執行一次問卷與調查 (Questionnaires and Surveys)。透過線上問卷,我們可以精準問出『你購買 AI 動能跑步機的首要原因是?』,這將是我們設計方向的關鍵輸入。」
  2. 掌握即時市場輿情(非結構化數據): 「光靠問卷不夠,我們需要知道人們在網路上主動討論了什麼。我們將使用網路爬蟲 (Web Scraping) 技術,自動抓取三大健身論壇和社群媒體上,關於我們產品和競爭對手的非結構化數據(大量的文字評論)。我們還可以用 API 調用一些公開數據,掌握行業大趨勢。」
  3. 驗證競爭情報(外部付費數據): 「同時,為了確保我們的設計方向在整體市場上是合理的,我們需要最新的市場調查數據,這部分我們直接外部付費購買,不需要自己耗費大量資源去做了。」

老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們不能只看自家跑步機的數據,還得出去聽聽世界的聲音!這樣我們才能把冷冰冰的數字,變成有溫度、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決策!」

總結與連結: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作為 AI 應用規劃師,你的職責不僅是使用數據,更是要規劃數據的來源與類型。你必須根據業務痛點,靈活地選擇不同的資料蒐集方法,從結構化、半結構化到非結構化數據,全面捕獲情報,才能為後續的 AI 模型訓練和商業決策,打下堅實的基礎!

想瞭解更多,歡迎到我的Youtube頻道,一起用聽的學習:直接看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PAS AI 自學路
3會員
30內容數
我是一位正在追求職涯升級的 40 歲非本科系上班族。我會將自己摸索出的高效白話筆記與聽覺學習法無私分享,助你:克服術語障礙、利用零碎時間學習、系統化整理考點。 也歡迎到我的頻道逛逛https://www.youtube.com/@ipasstudybuddy
iPAS AI 自學路的其他內容
2025/10/15
資料(數據)處理與分析,就是將海量的原始數據(Raw Data)轉變成高品質、可分析格式的過程。這是所有 AI 專案的基礎。統計學(Statistics)就是我們駕馭資料、獲得洞見的指南針。 知識點拆解:資料處理的四大天王 整個資料處理流程可以拆解為四大核心步驟: 1. 數據蒐集 (Data
2025/10/15
資料(數據)處理與分析,就是將海量的原始數據(Raw Data)轉變成高品質、可分析格式的過程。這是所有 AI 專案的基礎。統計學(Statistics)就是我們駕馭資料、獲得洞見的指南針。 知識點拆解:資料處理的四大天王 整個資料處理流程可以拆解為四大核心步驟: 1. 數據蒐集 (Data
2025/10/15
1. 專有名詞拆解:AI 的定義與本質 專有名詞: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技術原理/底層邏輯: AI 是一種模擬人類智慧的技術,核心目標是讓機器能夠執行原本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含了學習、推理、解決問題和感知環境等能力。 關鍵發展驅動力:
2025/10/15
1. 專有名詞拆解:AI 的定義與本質 專有名詞: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技術原理/底層邏輯: AI 是一種模擬人類智慧的技術,核心目標是讓機器能夠執行原本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含了學習、推理、解決問題和感知環境等能力。 關鍵發展驅動力:
2025/10/14
iPAS AI 應用規劃師(初級)整體評鑑架構分為兩大科目,科目設計的順序是從基礎知識到實戰應用規劃: 科目一:人工智慧基礎概論 (AI 的基礎常識與燃料) 這科是奠定你 AI 知識基礎的科目。它涵蓋了
2025/10/14
iPAS AI 應用規劃師(初級)整體評鑑架構分為兩大科目,科目設計的順序是從基礎知識到實戰應用規劃: 科目一:人工智慧基礎概論 (AI 的基礎常識與燃料) 這科是奠定你 AI 知識基礎的科目。它涵蓋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特徵工程是機器學習中的核心技術,通過將原始數據轉換為有意義的特徵,以提升模型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常見的特徵工程方法包括異常值檢測、特徵轉換、特徵縮放、特徵表示、特徵選擇和特徵提取。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方法的適用情況及具體實施流程,以幫助讀者有效利用特徵工程來優化機器學習模型表現。
Thumbnail
特徵工程是機器學習中的核心技術,通過將原始數據轉換為有意義的特徵,以提升模型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常見的特徵工程方法包括異常值檢測、特徵轉換、特徵縮放、特徵表示、特徵選擇和特徵提取。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方法的適用情況及具體實施流程,以幫助讀者有效利用特徵工程來優化機器學習模型表現。
Thumbnail
在資料分析過程中,透過衡量變數之間的線性或非線性關係,能有效探索數據集,篩選出重要特徵,並進行預測建模。本文介紹瞭如何理解數據、使用相關矩陣找出變數關聯性,以及利用互資訊評估變數之間的依賴程度,幫助資料科學家在建模過程中選擇適當的變數,提升模型效果。
Thumbnail
在資料分析過程中,透過衡量變數之間的線性或非線性關係,能有效探索數據集,篩選出重要特徵,並進行預測建模。本文介紹瞭如何理解數據、使用相關矩陣找出變數關聯性,以及利用互資訊評估變數之間的依賴程度,幫助資料科學家在建模過程中選擇適當的變數,提升模型效果。
Thumbnail
Python資料視覺化在數據分析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視覺化捕捉數據模式、趨勢和異常,透過Matplotlib等工具創建專業圖表變相對簡單和高效。
Thumbnail
Python資料視覺化在數據分析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視覺化捕捉數據模式、趨勢和異常,透過Matplotlib等工具創建專業圖表變相對簡單和高效。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進行資料分析時,將類別欄位轉換為數值欄位的方法,包括Label Encoding、One-Hot Encoding、Binary Encoding、Target Encoding和Frequency Encoding。每種方法的應用範例、優缺點和適用場景都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進行資料分析時,將類別欄位轉換為數值欄位的方法,包括Label Encoding、One-Hot Encoding、Binary Encoding、Target Encoding和Frequency Encoding。每種方法的應用範例、優缺點和適用場景都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資料前處理(Data Preprocessing)中的重要角色-缺失值處理。從檢查、刪除到填充缺失值,以及插值法和機器學習算法的應用方法。Pandas 缺失值處理基礎方法、進階填充缺失值、鐵達尼號存活預測資料集的示例和機器學習算法填補缺失值方法的介紹與使用。
Thumbnail
資料前處理(Data Preprocessing)中的重要角色-缺失值處理。從檢查、刪除到填充缺失值,以及插值法和機器學習算法的應用方法。Pandas 缺失值處理基礎方法、進階填充缺失值、鐵達尼號存活預測資料集的示例和機器學習算法填補缺失值方法的介紹與使用。
Thumbnail
數據分析與解讀 隨著數據的爆炸式增長,能夠分析、解讀和應用數據的能力變得至關重要。這包括熟悉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如統計學、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然而,僅靠短時間的數據分析並不足以提供深入見解。 要熟悉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如統計學、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基礎知識的學習
Thumbnail
數據分析與解讀 隨著數據的爆炸式增長,能夠分析、解讀和應用數據的能力變得至關重要。這包括熟悉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如統計學、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然而,僅靠短時間的數據分析並不足以提供深入見解。 要熟悉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如統計學、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基礎知識的學習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AI助手在數據收集和訓練過程中的工作原理和不斷進步的過程。關注的內容包括從公開的網絡資源、書籍、文章等渠道收集數據,數據的清洗和結構化處理,知識庫的增量更新以及訓練算法和模型的優化。如果大家對AI助手的發展還有任何其他感興趣的話題或建議,歡迎隨時告訴我們,讓我們共同探索,攜手進步。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AI助手在數據收集和訓練過程中的工作原理和不斷進步的過程。關注的內容包括從公開的網絡資源、書籍、文章等渠道收集數據,數據的清洗和結構化處理,知識庫的增量更新以及訓練算法和模型的優化。如果大家對AI助手的發展還有任何其他感興趣的話題或建議,歡迎隨時告訴我們,讓我們共同探索,攜手進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