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o I read this movie ?
一開始是受到海報的設計所吸引,藍綠色的背景下,小孩站在偌大的老人紳士與壯年男子之下並有著困惑的表情面向觀看者。老人與男子有斑駁的刷色,標題《老狐狸》有被水滴潤濕或是以沾水的透鏡觀看產生的模糊感。讓我好想收藏這張海報,但半開大小的海報收藏與展示並不易,猶豫半天我因而錯過此海報的預售。而電影的預告與訊息在在顯示是會讓我有共感的電影,此片在金馬獎成為最大贏家的後的隔天我決定購票入場觀影。
Describe this book with 3 sentences
故事展開於台灣1989年股市大跌前夕(鴻源案),以10歲的男孩 — 廖界的視角觀察父親(共感人)與老狐狸(自己利益為主)的人生觀點,來思索在殘酷的社會體制下他選擇成為怎麼樣的人。
The inspiration of this movie for me
這部電影中的水滴聲、雨聲讓我被包覆在環繞的音場裡,讓電影有很棒的沉浸的體驗,我喜歡下述兩個片段:
- 廖界爸媽要帶廖界出院/謝老闆到醫院領取母親死亡證明的電梯場景:
妻子對於新生兒止不住的喜悅在電梯裡喜孜孜地笑了出來,其丈夫一臉嚴肅地告訴她:「不要笑。」妻子不解地詢問:「為什魔不能笑?」丈夫未明說。因為醫院是生與死共存之地,有生也有死。小時候我爸真的在醫院一臉嚴肅地跟我講過一模一樣的話,那時候的我不懂生命逝去的重量,我很白目地一直問:「為什麼?」離開醫院我爸才面色鐵青跟我講原因,因此讓我很有感觸。
2. 廖界與老狐狸在車內的魔幻鏡像時刻:
謝老闆講起自己病故的母親,在攝影機移動下與藉由玻璃的反射呈現廖界在玻璃上的身影是老狐狸的模樣。
老狐狸:「你就是我。」
廖界:「我不是你。」
老狐狸:「像我不好嗎?」(他想起不願跟他有一樣處事精神的已故兒子)
「不平等是地圖,清清楚楚幫我們指出贏的方向」
「跟強的人在一起就會往上爬,跟弱的人混,就往下掉」
因緣分認識廖界,他在廖界身上看到自己似曾相似的影子,在他內心深處可能想透過教導廖界來救贖童年的自己。電影的結局好溫柔,廖界變成一個既保護自己亦對社會展現善良的人。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它讓高敏感的我被小小地治癒了某些創傷。社會很殘酷,但我要努力地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李忠憲教授的感想節錄:
*導演訪談重點文字:
蕭雅全分享,在他的劇本裡,從來不希望設定明顯的黑與白,而是每個角色其實都是灰色的,因為黑白分明的作品是很敷衍的。
「人生不是那麼鮮明的二分法,世界是不會變的,好人或壞人是一個選擇,能夠往前走才是一個真理。」
「有些人說,我的電影很常探討人生的宿命,但我想說的,其實是透過宿命,學習那個拒絕宿命的機會,人生不會有完美的選擇,如何珍惜、重視,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蕭雅全說,在製作《老狐狸》的過程裡,最大的挑戰就是一種自我的懷疑,該如何寫出一個言之有物,又讓觀眾能理解的電影,真的很難,很慶幸目前的口碑都有受到不錯的回饋,自己一路堅持、熬過來是值得的。「世界不會變」,老狐狸說出了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小明曾說過的至理名言。「我們只能換位置」,接著陳慕義如是說。
蕭雅全分享:「孩子平常就會問我很多問題,什麼是正義、公平,面對社會事件怎麼看,要我給他一個說法,但這些問題的答案都不簡單,也可能沒有標準答案。」於是他在作品中加入了社會現象的探討,甚至追本溯源,來到三十多年前「那是一個貧富差距開始擴大的年代,股票翻倍突破萬點,有人一夜致富、有人一夜破產,很多矛盾、衝突都發生了,社會的價值觀也開始改變。」在貧富差距擴大、重視自我與功利的時代,「同理心」其實是該被保留的價值,「我不會天真以為同理心可以消除階級矛盾,但沒有同理心,肯定會讓衝突擴大。」
參考資料:
1.
2.
3.
Joshua
Dec 28,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