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遍全球的《Horizon零之曙光》遇見「換皮抄襲作」,索尼直接開啟「毀滅式反擊」——騰訊這次真的惹怒整個遊戲圈了?
最近兩年,遊戲圈最受關注的「抄襲爭議」,莫過於騰訊與索尼之間的「Horizon vs Light of Motiram」大戰。從「疑似抄襲」到「正式訴訟」,再到索尼甩出「奴隸克隆」這樣的強烈譴責,這場戰火不僅燒到了法庭,更引發全網玩家與媒體的圍觀——這回,索尼終於在最新訴訟文件中亮出「殺手鐧」,直接將騰訊推上風口浪尖!
🚨【事件回溯:從「疑似抄襲」到「公開戰火」】
一切要從騰訊旗下Aurora Studio與Polaris Quest開發的《Light of Motiram》說起。2023年底,該作首曝預告後,便被媒體與玩家質疑「高度模仿索尼《Horizon零之曙光》」:
- 角色設定:主角外觀、動作姿態與《Horizon》的「阿洛伊」幾乎一致,甚至連「機甲戰鬥」「狩獵機械生物」的核心玩法都如出一轍;
- 世界觀:遊戲背景設定為「後末日世界」,機械生物橫行,人類躲在營地求生——完全複製了《Horizon》的「未來詛咒」主題;
- 畫面風格:從開場動畫的「夕陽戈壁」到戰鬥時的「粒子特效」,都能找到《Horizon》的影子,被玩家戲稱為「Horizon換皮版」。
📝【索尼最新訴訟文件:抄襲「損害已造成,且仍在繼續」】
日前,《遊戲郵報》獲得索尼最新的訴訟檔案,內容之激烈令整個遊戲圈震驚。索尼在文件中提出三大核心指控,字字錚錚:
1. 騰訊「玩空殼遊戲」,利用子公司逃避責任
索尼指稱,騰訊明知《Light of Motiram》涉及抄襲,卻故意通過多層次子公司(如Aurora Studio、Polaris Quest)掩蓋關係,「將責任轉嫁給無實力的小廠」,企圖逃避版權審查與法律責任。文件中寫道:「騰訊的行為是典型的『空殼遊戲』——表面上與項目無關,實則操控全過程。」
2. 抄襲已造成「持續性損害」,危及Horizon未來計劃
索尼強調,《Light of Motiram》的抄襲並非「簡單借鑒」,而是「對Horizon品牌價值的直接侵蝕」:
- 經濟損失:預告釋出後,《Horizon 2:西之絕望鄉》的預訂量出現明顯下滑,玩家紛紛表示「買了抄襲作就不用買正牌」;
- 品牌影響:許多媒體將《Light of Motiram》稱為「Horizon的仿冒品」「明目張膽的盜版」,導致Horizon系列的「獨創性」受質疑;
- 未來計劃受阻:索尼原計劃2025年推出《Horizon》新作,如今因抄襲爭議,合作廠商與投資者紛紛表達擔憂,「項目進度被嚴重拖延」。
3. 公眾譴責如潮:「這不是遊戲,是對創造的侮辱」
索尼在文件中附上大量玩家與媒體的評論,證明「抄襲行為已引發公憤」:
- 玩家吐槽:「阿洛伊的機甲是戰鬥機,這款遊戲的機甲連外觀都抄;連主角的表情動作都一模一樣,這是偷設計稿嗎?」
- 媒體抨擊:《遊戲情報報》直言:「Light of Motiram是近年來最無恥的抄襲作,沒有之一——它剝奪了Guerrilla Games數年的創造勞動。」
- 行業譴責:國際遊戲開發者協會(IGDA)發聲明稱:「這種行為會寒了所有獨立創作者的心,我們堅決反對抄襲!」
💥【騰訊的反擊:「索尼才是壟斷者,試圖獨佔未來主題」】
面對索尼的猛烈抨擊,騰訊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在回應聲明中,騰訊指責索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並提出兩點辯解:
- 「未末日世界」是通用題材,不構成抄襲:騰訊稱,「後末日+機械生物」是科幻遊戲常見主題,《Horizon》並非「獨創」,《Light of Motiram》的靈感來自於對「人類與科技關係」的思考;
- 訴訟是索尼的「商業扼殺」:騰訊表示,索尼明知《Light of Motiram》即將於2024年底發布,故意提前提起訴訟,「目的是打壓競爭對手,獨佔未來主題遊戲市場」。
🌍【業界影響:抄襲爭議背後的「遊戲圈生存法則」】
這場爭戰遠不止於兩家公司的恩怨,更折射出遊戲產業的現實困境:
- 獨立廠商的無奈:小廠常因「資金不足」而選擇「借鑒成功作品」,但一旦越界便會被大廠訴訟壓垮;
- 大廠的「版權霸權」:索尼、微軟等巨頭憑藉資金優勢,頻繁通過訴訟打壓競爭對手,導致「創新成本」升高;
- 玩家的權益誰來保障?眾多玩家表示:「我們只想要好遊戲,不管誰抄誰,但請不要讓抄襲作毀了整個產業的生態。」
⏳【未來展望:這場戰爭會如何收尾?】
目前,雙方均未透露進一步的訴訟計劃,但業內普遍預測:
- 若索尼勝訴,《Light of Motiram》可能被強制下架,騰訊需賠償鉅額損失,甚至面臨「五年內禁止開發同類主題遊戲」的處罰;
- 若騰訊勝訴,將打開「主題抄襲」的潘多拉魔盒,未來或有更多廠商效仿,進一步惡化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