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調酒的過程中,我們都被教導要記住比例:「Martini 是 5:1」、「Daiquiri 是 2:1:1」、「Negroni 是 1:1:1」—— 好像只要背下來,就能做出一杯經典;但隨著時間拉長,你會開始發現,經典調酒不只是固定比例,而是一種思考邏輯。
經典調酒的誕生不是偶然,而是邏輯的結果。
經典調酒會被稱為經典,是因為它的酒譜背後有邏輯:那個比例剛好平衡了酸甜、酒體與香氣。
以 Daiquiri 為例:
如果你知道萊姆汁帶來的酸度、糖漿提供的甜度、Rum決定了酒體,那 2:1:1 就不再只是數字,而是一個邏輯模型。
你可以用這個模型延伸出無數款調酒。
把Rum換成Gin,就變成 Gimlet;換成Bourbon,就成了 Whiskey Sour; 這些經典看似不同,其實都源自於同一個酸甜平衡的框架。
再以Negroni為範例,酒譜包含Gin、Campari、Rosso Vermouth,它的邏輯是「烈酒 × 苦甜開胃酒 × Vermouth」,你可以從兩個地方做延伸:
- 這三個材料的替換,光是這點,就有 White Negroni(Gin、Suze、Lillet)、Mezcal Negroni(Mezcal、Campari、Rosso Vermouth)、Boulevardier(Bourbon、Campari、Rosso Vermouth)、Zegroni(Zacapa Rum、Campari、Dubonnet)、Old Pal(Rye Whiskey、Campari、Dry Vermouth) 等等可以去玩。
- 這三個材料的延伸變化,保留其中兩個材料並把第三個換掉,像是Americano(Soda water、Campari、Rosso Vermouth)、Negroni Sbagliato(Prosecco、Campari、Rosso Vermouth)、Hanky Panky(Gin、Rosso Vermouth、Fernet Branca)等等可以去做發想。
一個懂得邏輯的調酒師,不需要背配方;他只要理解「為什麼這個比例會成立」,自然就能做出很多經典調酒。
味覺的記憶:用舌頭記酒譜
很多人會先記「經典比例」,再想辦法模仿出同樣味道。
我認為這完全不對,你應該先記下好喝的味道,再想辦法用手上的材料與技術,複製出這個味道。
調酒師 Zdenek Kastanek 曾說過:「我相信經典酒譜只需要照本宣科地做一次。當你身為專業人士理解了它的風味後,就可以根據今天的原料與自己的風格,調整成一杯真正好喝的酒。」
這不只是對創意的開放,更是一種對時代、對味覺、對每一位客人尊重的體現。

終點是風味,而不是酒譜。
我們以Gimlet和Daiquiri為例:雖然兩個都是「烈酒 × 酸 × 甜」的組合,但兩者在風味的表現上,完全不同。
當我在做Gimlet的時候,我的酒譜是烈酒50mL、萊姆汁20mL、simple syrup 15mL,整體來說酸會比較多;不過在做Daiquiri時,酒譜就會變成烈酒50mL、萊姆汁15mL、simple syrup 20L,反而變成甜比較多。
會有這樣的差異在於,Gimlet是一款偏酸的調酒、而Daiquiri偏甜,即使是酒譜架構幾乎一樣的調酒,也會有微小的差異,相同的差異也可以用在Whiskey sour和Sidecar上,Whiskey Sour偏甜、SideCar偏酸,讓大家理解這樣的差異的目的是:你的目標是做出好喝的調酒,而不是使用和別人或昨天一樣的酒譜,比例不是「正確答案」,而是「風味邏輯的結果」。
一致性與美味點
上一篇中,我說到了「一致性」(Consistency),意思是說調酒師做出來的每一杯酒,味道都要一致,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今天同一位客人,兩個小時內點了三杯Aviation,你有把握每一杯味道都有一模一樣嗎?(BTW,我真的遇過這件事,最後我還去跟客人閒聊說為什麼要連續點三杯,他跟我說我做得很好喝~)
這次,我想要提出「美味點」(Balance Point)這個概念,這個名詞代表每一杯調酒好喝的範圍,我們常聽到這杯調酒酸甜沒有平衡,就代表調酒師沒有把這杯酒做進「美味點」上。
「美味點」是一個區間,你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小實驗來理解,只要你做三杯Gimlet,第一杯你正常做,第二杯多下一點糖,第三杯多下一點酸,只要你第一杯有做好平衡,第二杯跟第三杯也都會平衡,只是平衡偏酸和平衡偏甜而已,透過這個練習,你會明白美味點是一個區間,好喝的酒不只是一個比例,而是一個範圍——而這個範圍,就是每個調酒師的依據經驗而生成的精準度。
所以,藉由自己的舌頭,記下每一杯調酒的「美味點」,再磨練自己的技術,做出每一杯調酒都要保持「一致性」。
經典調酒的思考模式
在我看來,經典調酒能成立,是因為它們解決了三個問題:
- 材料相容性:哪些風味能共存?
- 結構平衡性:風味的比例是否穩定、讓人感到舒服?
- 情境適配性: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最合適?
而想要創造出經典調酒,或說屬於這個世代的「Modern Classic」,必須滿足這四個條件:
- 廣泛流傳:不是只紅在某間酒吧,而是各地都能喝到。
- 命名明確:客人能直接說出名字,就像 Daiquiri 一樣。
- 業界認可:被調酒師尊重、被顧客喜愛。
- 材料普及:世界各地都能重現一致風味。
我非常建議調酒師平常跑bar的時候,除了跟業界夥伴講幹話、尻shot,在喝到不錯的風味搭配時可以把它記下來,也可以問問當初是怎麼發現這個組合的、有沒有試過其他材料,這樣可以豐富自己的風味輪,幫助自己在未來帶來靈感;你也可以買一本《風味聖經》,在發想比賽調酒的時候或店裡酒單更新的時候使用。(訪間有太多相似的書了,可以去實體店面翻過再下決定)

結論
- 經典調酒(ex: Negroni)的酒譜延伸:從材料的替換(ex: Boulevardier用bourbon取代gin)與延伸變化(ex: Americano用soda water取代gin)。
- 你應該用舌頭記下調酒的酒譜,而不是紙和筆。
- 一致性(Consistency):調酒師要將同一杯調酒不論時間、地點,都要做得一樣好喝。
- 美味點(Balance Point):這杯調酒風味平衡、好喝的範圍。
- 經典調酒的三個原則:材料相容性、結構平衡性、情境適配性。
- 現代經典Modern Classic的四個條件:廣泛流傳、命名明確、業界認可、材料普及。
- 經典調酒的核心,不在於模仿,而在於理解;下次在調酒時,別再只問「這杯比例是幾比幾」,而是問「這個比例想要表達什麼」,那才是從「背配方」變成「思考風味」的轉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