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週末來去逛剝皮寮歷史街區,看了兩個特別的藝術展覽。
脆弱藝術節:發現脆弱村 暨 想鄉11週年慶
https://www.bopiliao.taipei/Event_News/Detail/699展覽期間~2025/11/02
精神病人的房間:我想假裝我沒有生病
https://www.bopiliao.taipei/Event_News/Detail/701
展覽期間~2025/11/02

作品名稱ORZ。無數幻聽如同來自地獄的手(畫中手來自作者優無)

跟疾病奮鬥的小孩,這也是展覽的主視覺圖(原稿翻拍)。

創意入場證明
兩場藝術展覽都有設計互動區,可以留言、留下客製化話語(只是要觀者自己寫XD)

最苦的都撐過了,像是對自己輕聲的安慰。

剛好兩點鐘 ⟪精神病人的房間:我想假裝我沒有生病⟫ 有專人導覽,
導覽人員對畫作很熟悉,感覺很像社工(不像導覽志工),因為常常需要與個案接觸。

讓脆弱、逃避合理化,人不用時時保持堅強。
你/妳對脆弱的定義是什麼?如果用藝術表現會是什麼模樣呢?

後記
脆弱藝術節。脆弱與被接住是因果嗎?還是被選擇的做與不做?
當人脆弱時都會希望被接住並停止負面,所以我們更應該適時的接住正在破碎的人。
現場有許多體驗環節,趁著展期間(即日起到2025/11/02)快快前往剝皮寮歷史街區看展覽喔!
精神病人的房間。看字面有一點點害怕,但格主曾經是社區精神復健機構個案管理師,看到這個主題反而好奇。
相信大家對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不陌生,展覽由伊甸活泉之家(附設)、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主辦,很值得一訪,畢竟活動做得很認真。
印象最深刻的導覽是 ⟪ ORZ ⟫。ORZ可翻轉180⁰成四腳朝天的嬰兒,或90⁰站立的社會人,但生病時或破碎時就是趴下的ORZ。作者生動的模擬(描述)生病的感受,畫作介紹中作者優無說: 畫中的我,無能為力。是什麼將我擊倒?那看不見的東西,卻總在我心裡盤旋,無聲地困擾著我,讓我迷失在黑暗之中。
觀看後我得到的是人的多樣性與內心柔軟,不因病而歧視或汙名化某些人群。
時時保有開放的態度、溫柔非暴力的視角看世界,藝術無所不在。
因為眾人努力,更應撕下對精神疾病的標籤、洗刷汙名,
只要盡力都能成為生命中那位受人尊敬的英雄。
只要願意做,現在就是理想人生。文案中「即使生病我也覺得我很好」,就是一個正確態度。藝術家與我們並無差異,現場展出的大型作品值得一覽,走進作者不平凡的生命裡。
不管你是誰,生命的故事都是一汪活水、源源不絕的智慧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