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獨語》(另一版)
經過昨晚的客廳風波,沐雍熙趁大家都還沒起床時,自己走到廚房準備早餐並坐在飯廳吃。
「早安。」正在低頭吃早餐的沐雍熙瞬間抬頭,是母親沐芳宜,趕忙吞嚥,並道了聲早。
她也弄了一碗麥片牛奶,接著在小毛丫的旁邊坐下。沒一會,兩人相繼吃完早餐,正坐著休息時,就聽母親說,她很喜歡平常的透明時候,那時三位兄長跟大姊芳藹都還在,誰也不會注意到她——不論是經常飛來探望的堂姑蕭卓希,還是遠在國外的伯公、伯婆、姑婆與姑丈公,最先注目的,總是前面四人;而她雖然被稱為「無價至寶」,卻不會被注意到,這不代表是忽視或忽略的狀態,只是關注的焦點往往不在她的身上。那是她最開心,也最放鬆,更隨興的日子。
大哥跟二哥在一九七零年曾經說,早在她及笄之年,祖父母就經常在與親戚往來的書信中,多次提出想讓她來主家的想法和願望;他們認為能在危急或關鍵時刻,以兩三句定局或翻轉局面的人,比平常可見的能幹,在那時候卻慌張無措的有才之人更加重要。因此海外的長輩們很早就有讓她主家的想法,即便四位兄姊還在,依舊會讓她當家。
那時,不知道是否為好事,只是心裡隱隱感覺這好似一個詛咒,還是一個戴在頭上的緊箍咒,除非有繼承人,不然無法輕易卸下。這和十六家各家都有不到九位的頂尖高手類似,他們往往在瞬間應變、瞬間顧及全局和防範後續影響擴大的能力很強;但這樣的狀態非常勞心傷神,也需要先天與後天的各種條件與環境的持續晉升與維持,壓力不比在頂尖公司工作或只做極為繁瑣的工作要少到哪裡去。在一九七一年三位兄長逝世時,原本以為等喪禮結束,才會宣布主家的事;沒想到幾位長輩上香後,就把她推上這個位子,一瞬間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反應。
沐雍熙聽罷,只講了一句:「我不想要這個位子,母親還是找別人吧!」說完的一瞬間,就被不知從哪來的父親(指苑澄遠)用報紙捲成紙筒,連敲三下後腦勺;力道不輕,一下比一下重,卻又不會有多痛。但她的頭髮在一瞬間就被弄亂了!
她滿臉不爽並向後看去,只見父親面露嚴正又平常的模樣,說了句:「沒大沒小。」只好走去重新梳理亂髮。
重新綁好頭髮的時候,媽媽(指沐芳若)從後面走過,輕飄飄地講了幾句:「盛熙與盛清的英文比中文好,她們的中文全忘光了,只會聽說,其他都不行了;而且長期居住國外,不讓你當家,她們也不行。」
這讓雍熙更不爽,直接回覆道:「跟我同輩的六人中,年紀最少也差了十八歲,而且都在國外生活,幾乎不回來了,這個位置還有甚麼必要!」下一秒,就被爸爸(指陸貞穆)捏著一邊的臉頰,只見他嚴肅地說:「沒禮貌,怎麼這樣跟媽媽說話。」不過一兩分鐘就鬆開了,但她明顯被捏疼了,一直揉著臉。
「確實沒有多大的必要,畢竟時代與社會的環境與結構也不一樣了。但是,你會比我輕鬆很多,在迎來送往中,只有應對跟送禮需要注意與維持,平常只要維繫情感就好。」
只見母親站在她的面前說道,眼中流露出似是心疼地神色,將她攬入懷裡,不停輕撫著她的頭,好似還是個三四歲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