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第三共和」(1870–1940)時期的「反南方」主義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法蘭西「第三共和」時期(約1870年至1940年)的「反南方」主義(Antiméridionalisme français)是一種針對「法國南部」人民的仇恨情緒,其起源是多層次的,涉及地理概念的建構、古典的氣候理論、社會經濟的失衡,以及對歷史的政治化解讀。

1. 「地理」概念的建構與刻板印象的形成

「反南方」主義的興起首先基於對「南方」(Midi)這一地理空間的界定與汙名化 。

「南方」的發明:

法國的「南方」是一個地理輪廓模糊的區域,其概念是在法國大革命廢除行省制度之後,從以「巴黎」為中心的視角,對國家進行地理劃分時「發明」出來的。

刻板印象的建構:

反南方主義植根於「人種原型」的建構過程,這是一種基於偏見,對個體進行「道德和身體」分類的系統 。

南方人的典型形象:

南方人(Méridionaux)在文學和社會認知中被描繪成以下負面形象,這些判斷基於語言、經濟、文化和記憶上的解讀:

健談、虛榮和懶散:由於陽光充足的氣候被認為使生活過於輕鬆,導致他們被判斷為懶惰。

由情感而非理性主導:他們被認為易受情感支配,因此被視為有暴力傾向。

口音和「語言」的嘲諷:南方人的口音以及他們使用的奧克語(Occitan)——北方法國人不理解的語言——經常成為嘲笑的對象。

作家Émile Driant在其小說《Robinsons sous-marins》中表現出對南方的敵意。

作家Émile Driant在其小說《Robinsons sous-marins》中表現出對南方的敵意。

2. 「氣候」理論的影響

「反南方」主義最古老的起源之一可以追溯到18世紀和19世紀初的思想家們對氣候的討論。

道德與軍事上的劣勢:

早在18世紀,孟德斯鳩(Montesquieu)在《論法的精神》(1748年)中,以及19世紀初的史達爾(Germaine de Staël)和查爾斯·維克多·德·邦斯泰騰(Charles Victor de Bonstetten)在其著作中,都提出了 「氣候理論」。

南北對比:這些理論認為,由於氣候原因,南方人(Méridionaux)在道德和軍事上不如北方人(Septentrionaux)。邦斯泰騰的著作《南方人與北方人或氣候的影響》(1824年出版)將這種區分系統化,反映了當時普遍存在的看法。

3. 「社會經濟」失衡與暴力形象

在19世紀初期,法國經濟和社會的差異也強化了南北方的對立,並促成了南方人「暴力」形象的建立。

經濟差異:

早在19世紀初,公眾輿論就已經注意到法國南北方之間存在的經濟失衡。北方正在「工業化」,而南方由於缺乏資本,仍主要以「農業」為主。南方被認為是經濟落後的地區,而且(很大程度上是錯誤地)被認為教育程度較低。

歷史事件與暴力:

某些歷史事件也促成了南方人「暴力」形象的建立。這些事件包括:

1791年亞維農(Avignon)的冰川屠殺(massacres de la Glacière)。 1792年8月10日,馬賽人(Marseillais)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決定性介入。 1793年的聯邦主義叛亂(insurrection fédéraliste)。 1815年的白色恐怖(terreur blanche)暴力事件。

4. 「反南方」主義者對歷史的政治化解讀

極端的「反南方」主義者試圖從歷史中尋找他們所聲稱的「種族差異」的根源 。

「羅馬」征服論:

一些「反南方」主義者,如莫里斯·巴雷斯(Maurice Barrès),認為朱利烏斯·凱撒征服「高盧」是南北差異的首要原因。加斯頓·梅裡(Gaston Méry)則認為「羅馬帝國」是南方向北歐擴張的橋頭堡。

法國大革命(1789)的惡果:

某些保守派人士認為,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是一個不幸的事件,它使得代表「高盧羅馬人」(gallo-romaine)血統的南方人取得了優勢。南方人被認為傾向於平等主義、和平主義和享樂,壓倒了代表「法蘭克人」(franque)血統的北方人,後者被視為推崇精英主義、好戰和勤奮。恩斯特·雷南(Ernest Renan)甚至將法國在1870年普法戰爭的「戰敗」歸咎於這種「血統」的優勢轉變。

貞德的錯誤:

小說家若里斯-卡爾·于斯曼斯(Joris-Karl Huysmans)甚至將矛頭指向「聖女貞德」,聲稱她錯誤地將不相容的南方和北方統一在一起,導致了一個不協調的法國 。

「反南方」主義的起源是建立在一套基於「氣候」理論的道德分類之上,並透過文學、政治、以及對歷史事件的負面解讀,將「南方人」塑造為在道德、軍事和經濟上劣於「北方」的刻板形象。

《聖女貞德進入奧爾良》

《聖女貞德進入奧爾良》

仇恨的內容:愛國主義、政治權力與種族腐化

「反南方」主義在1870年至1914年間達到高峰,其核心基礎圍繞三個主要方面。

1. 愛國主義與軍事承諾的質疑

1870年「普法戰爭」戰敗後,法國社會開始尋找代罪羔羊。阿爾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的小說《塔拉斯孔的塔爾塔蘭》(Tartarin de Tarascon)將「普羅旺斯」人描繪成吹牛和對戰爭漠不關心的人,加劇了將南方人普遍視為膽怯和缺乏愛國心的趨勢。

這種指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尤為嚴重。1914年洛林戰役法軍受挫後,「普羅旺斯」第15軍團被巴黎參議員奧古斯特·熱爾維(Auguste Gervais)在報紙上指控為戰敗元兇,儘管實際敗因是作戰計畫不當。這導致兩名士兵被錯誤處決。在前線,南方士兵受到北方官兵的歧視和侮辱,被視為懦夫。

2. 南方人掌握國家權力的指控

民族主義右派認為,「南方(主要是左翼)政客」透過民粹主義掌握權力,目的是掠奪北方財富並分配給南方。儘管事實上,1871年至1914年間只有28.3%的內閣職位由南方人擔任,但由於工業化程度高的北方,對國家預算貢獻巨大,南方經濟相對落後的觀感,使這種權力被奪取的認知仍然存在。

許多文學精英助長了這種仇恨。愛德蒙·德莫林斯(Edmond Demolins)甚至認為,南方人「不適應工作,自然傾向於政治,這是懶惰、非工業化民族的有利可圖的產業」。

3. 南方人被其他種族腐化

許多作家如阿爾蒂爾·德·戈比諾(Arthur de Gobineau)和伊波利特·泰恩(Hippolyte Taine)將「南方人」視為一個單獨的、正在衰敗的「種族」。部分民族主義者認為,南方人之所以是「反法蘭西」分子,是因為他們的血液和思想被「外來者」腐化和溶解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方被認為集中了大量的「新教徒」和「猶太人」。加斯頓·梅裡聲稱南方人與猶太人「猶如兄弟」,彼此互相依賴,並警告存在「拉丁危險和猶太危險」。

在「種族」區分上,甚至有科學家參與佐證。1911年,巴斯德研究所的醫生雷潘(Répin)提出,北方長頭型人種(Dolichocéphales)與南方短頭型人種(Brachycéphales,如拉丁人和凱爾特人)之間的性格差異,歸因於南方人的「大腦」容量較小,雖然這解釋了他們的健談,但也意味著他們較不擅長深度思考。

逐步緩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人口流動等因素,法國的「反南方」主義逐漸減弱。然而,這種偏見並未完全消失。直到1935年,諾貝爾獎得主亞歷克西·卡雷爾(Alexis Carrel)仍然撰文稱北方種族優於「地中海」沿岸種族。二戰前,作家路易-費迪南·塞利納(Louis-Ferdinand Céline)也公開表達了反南方主義,將「征服和生產性的北方」與「威脅和癱瘓的南方」對立起來。

結語

法蘭西「第三共和」時期的「反南方」主義是一種深刻的社會現象,它根植於「氣候」決定論、經濟差異,以及文學和政治精英傳播的「種族」主義和文化偏見。這種仇恨將「南方人」描繪為虛榮、懦弱、腐敗,且被外來者(尤其是猶太人)所控制,並在「軍事失敗」和政治衝突中被極端民族主義者用作工具。雖然在「一戰」後有所緩和,但其影響持續了數十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洋歷史小故事的沙龍
0會員
47內容數
說說西洋歷史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法國黑人歷史和現狀的文章,從殖民擴張到當代社會經濟及文化認同方面進行總結。文章闡述了法國黑人社群的歷史淵源,以及他們在法國社會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同時也強調法國對於文化多樣性的追求和融合。未來展望提到了種族困境和多元文化共融的挑戰。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法國黑人歷史和現狀的文章,從殖民擴張到當代社會經濟及文化認同方面進行總結。文章闡述了法國黑人社群的歷史淵源,以及他們在法國社會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同時也強調法國對於文化多樣性的追求和融合。未來展望提到了種族困境和多元文化共融的挑戰。
Thumbnail
記憶是種調味過的東西。人們對於事物的印象容易被當時的心境所影響,事實在我們腦中不斷重建,來符合我們心目中的樣式。
Thumbnail
記憶是種調味過的東西。人們對於事物的印象容易被當時的心境所影響,事實在我們腦中不斷重建,來符合我們心目中的樣式。
Thumbnail
編按︰本篇文章純熟鳩up。概念起源於2019年下旬,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感覺就如《三體》故事描述和預言的一樣,恰巧作者因為身處的政治立場不得不以政治正確的態度表明自身立場。遂萌生起一個「不如老屈佢係背後中心思想指導者」之類的,後來因為覺得想法太荒謬,擱下數年。最近《三體》影集上映,恰巧想說,趁一
Thumbnail
編按︰本篇文章純熟鳩up。概念起源於2019年下旬,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感覺就如《三體》故事描述和預言的一樣,恰巧作者因為身處的政治立場不得不以政治正確的態度表明自身立場。遂萌生起一個「不如老屈佢係背後中心思想指導者」之類的,後來因為覺得想法太荒謬,擱下數年。最近《三體》影集上映,恰巧想說,趁一
Thumbnail
就人類心理層面的哲學觀來說,左派代表著理想,右派代表著現實,左派重視邏輯,右派重視經驗,左派追求公平,右派追求自由,左派強調人性的善良面,但忽視人性的本質面,右派則強調人性的現實私利,而忽視過度私利的後果,左派強調利他,右派強調利己。
Thumbnail
就人類心理層面的哲學觀來說,左派代表著理想,右派代表著現實,左派重視邏輯,右派重視經驗,左派追求公平,右派追求自由,左派強調人性的善良面,但忽視人性的本質面,右派則強調人性的現實私利,而忽視過度私利的後果,左派強調利他,右派強調利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傳統的含義以及德國文化中的反傳統觀點。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於傳統詞彙的語用方式,並反思了自己對傳統的理解。文章獨特的觀點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傳統的含義以及德國文化中的反傳統觀點。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於傳統詞彙的語用方式,並反思了自己對傳統的理解。文章獨特的觀點值得一讀。
Thumbnail
「本土化」一個讓我覺得走歪了的發展,就是割裂歷史淵源,代之以虛幻的「在地性」。
Thumbnail
「本土化」一個讓我覺得走歪了的發展,就是割裂歷史淵源,代之以虛幻的「在地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