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我是CCChen
內容涵蓋最新法規、台灣政策、國際規範、ISO條文及溫室氣體盤查計算等核心考點,幫助高效複習,掌握高分關鍵。
*提醒: 所有資料皆依據官方講義與教材為資料庫, 使用AI工具Gemini分析與彙整, 經由RAG技術比對正確性, 所有內容與答案如有爭議, 請依照官方資料為準.
*提醒:本文章資料為個人整理,僅供參考用.請考生自行判斷內容.
科目一: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 (20個重點)
第一組:全球氣候治理框架
- 國際氣候公約與目標
考試重點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終極目標為穩定溫室氣體濃度,其核心精神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於1995年首次召開締約方大會(COP1)。
關鍵字 UNFCCC,COP1,1995年,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高頻率考試題型 基本定義題、公約生效/首次會議年份題。
- 巴黎協定核心目標與機制
考試重點 巴黎協定(2015年通過,2016年生效)目標為將全球溫升控制在遠低於2攝氏度並努力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各國須提交國家自定貢獻(NDC),並每五年檢討一次。
關鍵字 巴黎協定,NDC,1.5攝氏度,2016年生效,五年檢討
高頻率考試題型 巴黎協定目標題、NDC提交頻率題。
核心考點講解:UNFCCC是氣候行動的框架,而巴黎協定則是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一個將所有國家納入減排努力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強調1.5℃溫控目標與NDC的持續增強機制。
第二組:國際減排與碳定價機制
- 全球暖化潛勢(GWP)與IPCC報告
考試重點 GWP值用以比較溫室氣體對輻射的影響,並換算為二氧化碳當量(CO2e)。環保署規範盤查應採用IPCC AR5(2013年) GWP值。例如AR5中甲烷(CH4)GWP值為28。
關鍵字 GWP,CO2e,IPCC AR5,CH4(28)
高頻率考試題型 GWP計算與引用版本題、各氣體GWP數值題。
- 碳捕捉與儲存(CCUS)與負排放
考試重點 CCUS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技術。負排放是指通過人類活動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移除,這對於中和難以避免的剩餘排放至關重要,與碳匯概念相關。
關鍵字 CCUS,負排放,碳匯,零碳技術 高頻率考試題型 CCUS定義與作用題、負排放概念題。
核心考點講解: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須將各氣體依GWP轉換成CO2e。CCUS技術是實現深度脫碳和負排放目標的必要手段,用於處理工業或發電部門的殘餘排放,是淨零路徑的關鍵支柱。
第三組:國際供應鏈倡議
- SBTi的目標設定與範疇要求
考試重點 SBTi要求企業減排目標與1.5攝氏度情境一致。短期目標須在2030年將排放量削減至少50%,長期目標要求減排**90%**以上。
關鍵字 SBTi,1.5攝氏度,2030年,90%減排,淨零
高頻率考試題型 SBTi與巴黎協定的關聯題、SBTi減排目標比例題。
- RE100與企業綠電承諾
考試重點 RE100倡議承諾在2050年實現100%使用再生能源電力。企業需公開承諾並每年報告進展。綠電形式包含自發自用、綠電採購或再生能源憑證(如T-REC)。
關鍵字 RE100,100%再生能源,2050年,T-REC 高頻率考試題型 RE100定義與目標年份題、再生能源類型題。
核心考點講解:SBTi專注於科學減排路徑的設定和驗證,確保企業的減碳努力與全球氣候目標同步,而RE100則是一個專門針對電力消費的倡議,兩者共同構成企業淨零轉型的行動框架。
第四組:揭露框架與永續報告
- GRI通用準則與報告重點
考試重點 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是永續報告書的全球標準,採用利害關係人導向。
其通用準則包括GRI 101: 基礎、GRI 102: 一般揭露及GRI 103: 管理方法。
關鍵字 GRI,通用準則,利害關係人導向,經濟/環境/社會衝擊
高頻率考試題型 GRI報告原則題、GRI與SASB的比較題。
- TCFD與ISSB氣候揭露
考試重點 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著重於氣候風險對財務的影響。
核心要素為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其職責已由ISSB(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的S1/S2準則接手管理。
關鍵字 TCFD,治理/策略/風險/指標,ISSB S1/S2,財務衝擊 高頻率考試題型 TCFD四核心要素題、TCFD與風險類型(實體/轉型)題。
核心考點講解:GRI與TCFD/ISSB是企業永續資訊揭露的兩大支柱。
GRI側重廣泛的經濟、環境、社會(ESG)衝擊,而TCFD/ISSB S2則專門針對氣候相關的風險和機會對財務的影響進行揭露。
第五組:歐盟CBAM機制
- CBAM的實施目的與管轄產品
考試重點 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主要目的在於防範碳洩漏,並於2026年1月1日正式課徵憑證。管制產品包含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及氫氣。
關鍵字 CBAM,碳洩漏,2026年正式實施,六大類產品
高頻率考試題型 CBAM實施目的題、CBAM正式課徵年份題。
- CBAM憑證申報與排放範疇
考試重點 CBAM過渡期為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申報產品需涵蓋直接排放及間接排放(僅外購電力)。間接排放數據雖需申報,但部分產品(如鋼鐵、鋁、氫)暫不列入憑證計價。
關鍵字 2023/10/01,過渡期,直接排放,間接排放(電力)
高頻率考試題型 CBAM過渡期時間題、CBAM排放涵蓋範疇題。
核心考點講解:CBAM是針對產品的碳含量課徵,與組織盤查是不同概念。其排放計算範圍比ISO 14064-1的範疇一、二更為聚焦,主要關注製造過程中的直接排放及外購電力間接排放。
第六組:台灣淨零與氣候法
- 台灣2050淨零目標與四大轉型
考試重點 我國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中華民國139年(2050年)淨零排放。
淨零路徑策略包含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及社會轉型,其中生態轉型不屬於四大轉型。
關鍵字 2050淨零,139年,能源/產業/生活/社會轉型
高頻率考試題型 2050目標年份題、四大轉型策略內容題。
- 氣候變遷因應法與碳費徵收
考試重點 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2023年2月施行)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碳費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之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
關鍵字 氣候變遷因應法,2023年2月,碳費,2.5萬公噸門檻
高頻率考試題型 氣候法實施年份題、碳費徵收對象及門檻題。
核心考點講解:2050淨零目標已由行政命令提升至法律層級。碳費是台灣現階段的核心碳定價工具,其門檻(2.5萬噸)和徵收對象是重要考點,並與自主減量計畫連結以提供優惠費率。
第七組:台灣階段性減排目標
- 2030年NDC目標強化
考試重點 我國2030年NDC目標為較2005年排放量削減28%正負2%,相較原目標(24%±1%)強化4至6個百分點。
關鍵字 NDC 2030,28%正負2%,2005年基準
高頻率考試題型 台灣NDC減排比例與基準年題。
- 能源轉型與電力排碳係數
考試重點 台灣能源轉型策略為展綠、增氣、減煤、非核。
2030年電力排放係數階段目標為0.319 kg CO2e/度,以促進電力去碳化。
關鍵字 展綠/增氣/減煤/非核,電力排碳係數,0.319 kgCO2e/度
高頻率考試題型 台灣能源轉型原則題、2030年電力排碳係數目標題。
核心考點講解:NDC目標是國際間衡量我國減排決心的指標,其強化幅度與國際減碳承諾直接相關。而電力部門的去碳化(透過展綠和降低電力排碳係數)是達成整體國家淨零目標的關鍵。
第八組:碳交易與抵換機制
- 碳交易市場與碳權用途
考試重點 碳權交易可分為強制性市場(如ETS)和自願性市場。我國碳交所負責國內減量額度交易。減量額度可用於碳費扣減、增量抵換。
關鍵字 碳交所,國內減量額度,碳費扣減,增量抵換
高頻率考試題型 碳權市場種類題、減量額度用途題。
- 減量額度扣抵上限與風險等級
考試重點 非屬高碳洩漏風險行業使用國內減量額度扣減收費排放量上限為10%。使用國外減量額度(需經環保署認可)上限為5%。
關鍵字 國內10%,國外5%,非高碳洩漏風險,環境部認可
高頻率考試題型 國內外碳權扣抵比例題、減量額度認可條件題。
核心考點講解:台灣的碳交易機制是碳費制度的輔助工具。企業需掌握減量額度的來源和扣抵比例(5%或10%),以及碳交所的運作規範。
第九組:碳中和標準與應用
- ISO 14068-1碳中和的適用範圍
考試重點 ISO 14068-1(2023年推出)適用於組織、產品、建築物、活動等,但不適用於國家或地區的整體排放宣告。
關鍵字 ISO 14068-1,2023年,組織/產品/活動,不適用於國家
高頻率考試題型 ISO 14068-1適用對象題、與PAS 2060的取代關係題(2025年底取代)。
- 碳中和的優先順序與路徑要求
考試重點 ISO 14068-1優先順序為:範疇邊界內GHG減量 > 範疇邊界內GHG移除 > 碳抵換抵銷剩餘排放。需制定短期(5至10年)與長期(至少20年)目標。
關鍵字 減量 > 移除 > 抵換,長期目標(至少20年),短期目標(5至10年)
高頻率考試題型 碳中和執行順序題、碳中和路徑年限題。
核心考點講解:ISO 14068-1強調減量與移除的優先性,避免漂綠。設定長期和短期目標是確保碳中和路徑具體可追蹤的關鍵步驟。
第十組:台灣金融與能源管制
- 金管會永續揭露時程
考試重點 金管會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最晚在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前完成查證。並將分階段接軌IFRS S2氣候揭露準則,逐步納入範疇3揭露。
關鍵字 金管會,2027年盤查,2029年查證,IFRS S2,範疇3
高頻率考試題型 上市櫃公司盤查/查證完成時程題、IFRS S2揭露範疇題。
- 中央用電大戶條款
考試重點 中央用電大戶條款(2020年公告)要求契約容量5,000kW以上之用戶,應設置10%再生能源。履行方式包括設置再生能源設備、購買綠電憑證、設置儲能設施或繳納代金。
關鍵字 5000kW,10%再生能源,綠電憑證,儲能設備
高頻率考試題型 用電大戶條款容量及比例題、履行義務方式題。
*核心考點講解:金管會的規範推動企業界提升碳管理能力,與能源局的用電大戶條款共同構成台灣企業在金融和能源領域的強制性淨零要求。*
科目二:溫室氣體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0個重點)
第一組:盤查基礎與原則
- ISO 14064-1:2018 標準涵蓋氣體
考試重點 ISO 14064-1規範盤查應包含七大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三氟化氮。
關鍵字 ISO 14064-1:2018,七大溫室氣體,CO2/CH4/N2O/HFCs/PFCs/SF6/NF3
高頻率考試題型 溫室氣體種類題、非列管氣體(如一氧化碳)混淆題。
- ISO 14064-1:2018 盤查五大原則
- 考試重點 盤查應遵循五大原則: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準確性、透明度。其中完整性要求納入所有相關排放與移除。
- 關鍵字 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準確性/透明度,五大原則
- 高頻率考試題型 五大原則定義與區分題、違反原則的案例判斷題。
- 核心考點講解:掌握七種GHG的化學式和名稱,並理解五大原則是貫穿整個盤查流程和報告撰寫的品質基石。
第二組:組織邊界與彙總方法
- 組織邊界設定與法規要求
考試重點 組織邊界決定盤查的地理或法人範圍,環境部要求列管事業的組織邊界應以管制編號範圍為準。
關鍵字 組織邊界,管制編號,地理/法人範圍
高頻率考試題型 組織邊界定義題、法規要求的邊界設定方式題。
- 排放量彙總方法
考試重點 ISO 14064-1提供兩種彙總排放量的方法:控制權法(營運或財務)及股權比例法。環境部要求我國列管事業採營運控制權法彙總排放量。
關鍵字 控制權法,股權比例法,營運控制權法(環境部)
高頻率考試題型 三種彙總方法定義與應用題、環境部指定方法題。
核心考點講解:組織邊界確立了盤查的誰與哪裡。彙總方法決定了如何將設施排放量納入公司總排放量,國內法規傾向營運控制權法,強調對實際排放源的管理責任。
第三組:報告邊界與範疇分類
- 報告邊界與強制揭露
考試重點 報告邊界由組織邊界內分派的六大類別組成。其中類別1(直接排放)與類別2(輸入能源之間接排放)為強制量化與報告的類別。
關鍵字 報告邊界,六大類別,類別1/2,強制揭露
高頻率考試題型 報告邊界定義與組成題、ISO Cat 1-6分類題。
- 範疇一、二與三分類對應
考試重點 範疇一(直接排放)對應類別1。範疇二(能源間接排放,如外購電力/蒸汽)對應類別2。範疇三(其他間接排放)對應類別3至6。
關鍵字 範疇一/二/三,類別1/2/3-6,外購電力/蒸汽(類別2)
高頻率考試題型 範疇與類別對應題、特定排放源(如外購蒸汽)的類別判斷題。
核心考點講解:範疇一包括鍋爐燃料燃燒、製程排放;範疇二特指外購的能源(電力或蒸汽)。報告邊界的六大類別是ISO 14064-1:2018新版的關鍵分類。
第四組:活動數據與計算方法
- 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公式
考試重點 GHG排放量主要使用排放係數法計算:活動數據 x GHG排放係數 x GWP。計算結果應以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表示,並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第三位。
關鍵字 排放係數法,活動數據 x 係數 x GWP,tCO2e,小數點後第三位
高頻率考試題型 計算公式題、排放量單位與位數要求題。
- 量化方法優先順序與應用
- 考試重點 量化方法包括:直接監測法、質量平衡法和排放係數法。質量平衡法常應用於製程排放(如乙炔燃燒、焊條)或燃料含碳量計算。
- 關鍵字 量化方法三種,質量平衡法,製程排放,乙炔(3.385 kgCO2/kgC2H2)
高頻率考試題型 量化方法選擇題、質量平衡法計算題。
核心考點講解:排放係數法是主流計算方法,但針對高純度物質的化學反應(如製程排放)應優先採用質量平衡法,需熟記其基本計算邏輯(例如乙炔的排放係數:88/26 = 3.385)。
第五組:間接排放的量化細節
- 冷媒逸散排放的量化
考試重點 冷媒逸散屬於類別1(逸散排放)。量化方法可選:年度實際填充量或冷媒原始填充量 x 逸散率。冷媒種類(如R-134a)的GWP值通常很高,應審慎計算。
關鍵字 冷媒逸散,類別1,實際填充量,逸散率,R-134a(1530 AR6)
高頻率考試題型 冷媒逸散計算方法題、冷媒所屬範疇題。
- 化糞池甲烷逸散計算
考試重點 化糞池甲烷逸散屬於類別1(逸散排放)。活動數據多以廠內作業人年數計算。若生活污水已納管至污水下水道,則可以不用計算。
關鍵字 化糞池,甲烷(CH4),作業人年數,納管(排除)
高頻率考試題型 化糞池計算方式題、納管後的處理方式題。
核心考點講解:冷媒和化糞池是逸散排放中的常考點。需區分冷媒逸散的兩種計算方法和化糞池排放的前提(是否納管)。ABC乾粉滅火器通常不列入盤查。
第六組:基準年與數據品質
- 基準年重新計算的門檻
考試重點 基準年一旦設定,僅在發生重大變化時才需重新計算,如組織邊界結構性變更、計算方法或排放係數改變。環境部規定顯著性門檻為3%。
關鍵字 基準年,重新計算,結構性變更,顯著性門檻(3%)
高頻率考試題型 基準年重新計算時機題、顯著性門檻數值題。
- 查驗門檻與數據品質
考試重點 查驗的實質性門檻(容許差異值)為總排放量的5%。盤查數據品質需考量可靠性、完整性、時間相關性、地理相關性和技術相關性等指標。
關鍵字 實質性門檻(5%),數據品質五大指標,定量/定性評估
高頻率考試題型 查驗門檻數值題、數據品質指標內容題。
核心考點講解:基準年的穩定性是衡量減排績效的基礎。顯著性門檻(3%)與實質性門檻(5%)是兩個常見的數值考點,前者影響基準年重設,後者影響查驗結果。
第七組:產品碳足跡(ISO 14067)基礎
- ISO 14067與生命週期評估(LCA)階段
考試重點 ISO 14067:2018是產品碳足跡標準,應用LCA方法學。LCA包含四個階段:目標與範疇界定、生命週期盤查分析(LCI)、生命週期衝擊評估(LCIA)、生命週期闡釋。
關鍵字 ISO 14067,LCA四階段,LCI,目標與範疇界定
高頻率考試題型 LCA四階段順序與內容題、ISO 14067的應用目標題。
- 產品系統邊界定義
考試重點 B2C產品(對消費者)邊界為從搖籃到墳墓(Cradle-to-Grave),包含所有五階段排放。B2B產品(對企業)邊界為從搖籃到大門(Cradle-to-Gate)。
關鍵字 B2C(搖籃到墳墓),B2B(搖籃到大門),生命週期五階段
高頻率考試題型 B2C/B2B邊界區分題、產品生命週期階段內容題。
核心考點講解:碳足跡計算必須採LCA的生命週期觀點。目標與範疇界定階段即需明確定義產品的功能/宣告單位和邊界類型(B2C/B2B)。
第八組:產品類別規則與數據要求
- 產品類別規則(PCR)的作用
考試重點 PCR提供特定產品或服務進行碳足跡量化和溝通的一套規則、要求事項及指引。主要目的為確保相同功能產品的碳足跡結果具有可比性。
關鍵字 PCR,可比性,環境宣告,特定規則
高頻率考試題型 PCR定義與功能題、碳足跡計算流程中PCR的角色題。
- 活動數據與排放係數的選用
考試重點 活動數據優先採用一級數據(原始數據,如場所特定數據),其次為二級數據(資料庫、文獻等)。排放係數應儘量選用生命週期排放係數。
關鍵字 一級數據,場所特定數據,二級數據,生命週期排放係數
高頻率考試題型 數據類型區分題、排放係數引用原則題。
核心考點講解:PCR是確保碳足跡報告品質的關鍵。數據採集必須追求高準確度,因此場所特定數據(一級數據)的優先級高於一般資料庫數據(二級數據)。
第九組:盤查報告與查證
- 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內容
考試重點 ISO 14064-1報告書應包含:組織邊界、報告邊界、量化排放與移除清冊、減緩活動、品質管理(不確定性)等章節。必須揭露GWP值及其來源。
關鍵字 報告書章節,不確定性,GWP來源,組織/報告邊界
高頻率考試題型 盤查報告書必須揭露的內容題。
- 查證活動與保證等級
考試重點 查證(Verification)是對歷史數據的聲明進行評估。環境部要求列管事業的查驗結果應為合理保證等級。查驗機構不得連續六年由同一主導查驗員執行。
關鍵字 查證,歷史數據,合理保證等級,不得連續六年
高頻率考試題型 查證/確證定義區分題、保證等級要求題、查驗員輪替年限題。
核心考點講解:報告書是盤查成果的呈現,其中對邊界、量化方法、數據品質(如不確定性)的揭露是查證重點。查證的最高等級是合理保證。
第十組:盤查計算實例
- 乙炔燃燒質量平衡計算
考試重點 乙炔(C2H2,分子量26)燃燒產生CO2(分子量44)。排放係數為3.385公噸CO2/公噸乙炔。若耗用100公斤乙炔,排放量為100 kg x 3.385 = 338.5公斤CO2e。
關鍵字 C2H2(26),CO2(44),3.385,質量平衡計算
高頻率考試題型 質量平衡計算題、乙炔排放係數數值題。
- 混合能源與電力排放量計算
考試重點 計算排放量時,需區分固定源與移動源的柴油排放係數。外購電力排放量需使用國家公告電力排放係數(如111年為0.495 kgCO2e/度),並將單位換算至一致。
關鍵字 固定源/移動源,排放係數區分,電力排放係數(0.495 kgCO2e/度),單位換算 高頻率考試題型 混合能源總排放量計算題、電力排放量計算題。
核心考點講解:需熟練排放係數法的基本應用,特別是固定源與移動源係數的區別,以及在處理多種能源時的單位轉換和加總,這是計算題型中的主要得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