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越米格21戰史-8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6月21日1104時,黎清道和梅文慈升空,在飛越普賴地區後,黎文慈發現發現右側90度角有兩架戰機正衝向米格編隊飛來。這是美國海軍負責戰鬥空中巡邏的F-4J,無線電呼號浪潮,在紅冠的引導下先一步盯上了17海浬外的米格。黎清道立即警告梅文慈並急轉彎迎面衝向幽靈。在追擊過程中浪潮領隊機一度取得鎖定,但因雙方相對角度過大而無法發射麻雀,響尾蛇也未能取得鎖定,但自知失去先手優勢且數量劣勢的黎清道還是選擇逃離,最後於1123時安全降落。


梅文慈在接到警告後,也發現左側有另外兩架幽靈,這是浪潮編隊的另外兩機,於是轉向攻擊;當他成功將一架幽靈的距離拉近到1.8英里以內並準備發射飛彈時,他感覺到機身的劇烈晃動與失控 - 這是來自編隊領隊的攻擊,當梅文慈盯上浪潮2號時,原本還在追擊黎清道的領隊放棄攻擊並前往支援浪潮2號,並在追上梅文慈後先後發射三枚響尾蛇,終於在第三枚時取得直接命中。判斷遭到擊中的梅文慈立即彈射,並安全落地。


1341時,梁世福和杜文蘭升空,七分鐘後被告知目標位於其右前方30度角,距離七英里。此時,梁世福發現六英里外有四架幽靈正直撲米格。這是一支為干擾絲走廊佈署編隊護航的美國空軍F-4E幽靈4機編隊,呼號冰人,他們誤以為有3架米格來襲。梁世福選擇迎擊來襲戰機,而杜文蘭則繼續衝向干擾絲佈署機編隊。梁世福成功鎖定一架幽靈並連續射兩枚飛彈,北越紀錄是兩枚飛彈都發射失敗,但美軍紀錄指出編隊確實遭到兩枚飛彈攻擊,不過均被已經有所準備的幽靈察覺並規避;梁世福試圖改用機砲攻擊,但遭到追擊的幽靈加速俯衝讓梁世福無法進入射程。


越戰中的鋁箔走廊佈署編隊(橙色)近距離護衛隊型(紅色),近距離護航的幽靈理論上的職責是掩護轟炸與鋁箔走廊編隊後方。為了輪流監控後方同時避免超越酬載更多速度更慢的護航對象,近距離護衛的幽靈會輪流繞圈。但在實戰中飛行員普遍認為他們更多的是擔負吸引火力的誘餌,讓那些喜歡挑選最後方缺乏保護的美軍戰機偷襲並一擊脫離的米格將注意力集中到他們身上 - 而這種認知恐怕是對的。

越戰中的鋁箔走廊佈署編隊(橙色)近距離護衛隊型(紅色),近距離護航的幽靈理論上的職責是掩護轟炸與鋁箔走廊編隊後方。為了輪流監控後方同時避免超越酬載更多速度更慢的護航對象,近距離護衛的幽靈會輪流繞圈。但在實戰中飛行員普遍認為他們更多的是擔負吸引火力的誘餌,讓那些喜歡挑選最後方缺乏保護的美軍戰機偷襲並一擊脫離的米格將注意力集中到他們身上 - 而這種認知恐怕是對的。


而根據美軍紀錄,冰人編隊誤以為他們面對的是兩架米格。趁梁世福將注意力全放在攻擊眼前的冰人1、2號時,冰人3、4號從後方追上了梁世福,先發射兩枚麻雀,但未能命中;隨後又發射三枚響尾蛇,宣稱取得命中並擊落;隨後冰人3、4號繼續追擊眼前的米格(實際上一直只有梁世福),耗盡飛彈的冰人3號以機砲試圖擊落米格,但遲遲未能命中,冰人4號倒是滿載彈藥,但美軍訓練與準則要求作為掩護機他不能隨意放棄位置;而殺紅眼的冰人3號壓根沒想到讓4號去接手攻擊。最終梁世福仍然安全脫身返航。


就在冰人編隊全被梁世福吸引的時候,杜文蘭完全被忽視了,他成功接近一支靠後的美軍編隊,也就是負責佈署鋁箔走廊的4架幽靈;這支編隊也沒有收到米格的警告。杜文蘭接近幽靈編隊中的3號機,將距離拉近到1.2英里後發射第一枚飛彈,但沒有取得命中,隨後他將距離拉近到0.5英里後發射第二枚飛彈,隨即轉向脫離戰場,並安全著陸。美軍紀錄承認杜文蘭擊落了一架F-4E,兩名機組彈射後被俘。


6月23日1030時,阮文義和阮文全升空。阮文義看到四架F-4戰機在左側45度9英里外,隨即發起攻擊。遭到攻擊的是一支擔負戰鬥空中巡邏的F-4E幽靈編隊,由於兩架米格是從低空突然爬升,幽靈被打個措手不及,但很快在米格飛掠過後分成兩組各自轉向應對,然而編隊末尾的4號機慢了一步,阮文義迅速急轉彎成功繞到他的後方,在距離縮小到0.7至0.8英里時發射了第一枚導彈,然後爬升脫離,隨後觀察到著火墜毀的幽靈。隨後阮文義遭到兩架幽靈攻擊且未能佔據有利位置,於是他拉起爬升至約3900至4800米高空,然後翻滾並已高達1280公里/小時的速度俯衝,直到約190公尺的高度才拉平,最後也成功甩脫幽靈。當日美軍紀錄承認一架幽靈戰損,但將損失原因歸咎到規避飛彈時反向偏航導致的失控,兩名機組彈射後一人被俘一人則被救回。


6月24日1512時,裴德如和河永盛升空,而在他們接近期間美軍戰機有所反應,北越指揮部判斷這是負責戰鬥空中巡邏的編隊,於是向斐德如下令不要與之交戰,而僅僅是將其引開好為其他米格編隊締造有利攻擊窗口;10分鐘後,C-43雷達站發現另一批美軍戰機從富壽以西接近,且在斐德如將戰鬥空中巡邏的美軍戰機引開後,此時這支編隊附近空域沒有其餘巡邏戰機。意識到時機到來的北越空軍在1529時讓阮德索和吳維淑升空。


片刻之後,兩名米格21飛行員發現16架戰機。當阮德索審視美軍編隊準備發起攻擊時,看到四架戰機脫離編隊轉向,阮德索判斷這是負責直接護航的幽靈,對方應該是注意到米格並準備驅離他們;不過阮德索根據經驗判斷出這些敵機無法及時掉頭追擊米格,於是決定立即追擊並攻擊編隊中的第四個分隊。而實際上根據美軍紀錄,當時干擾絲走廊編隊完成任務正要折返時,航線正好撞上因避開暴風雨而改變航線的轟炸編隊,結果美軍兩支編隊因而陷入混亂。就在這時,吳維淑發現他們身後又出現了一支敵機編隊,於是阮德索下令分頭行動,吳維淑攻擊後方的美軍編隊,阮德索則盯上轟炸編隊護衛幽靈的4號機,並在進入射程後發射一枚飛彈,宣稱取得命中,隨後安全返航。


吳維淑盯上的幽靈編隊是轟炸編隊,美軍沒有發現他的存在,仍保持平直航線,於是他輕鬆拉近到0.7至0.8英里的距離後發射一枚飛彈,隨即向左拉桿脫離。由於速度過快,吳維淑超越了眼前的兩架幽靈,於是他決定攻擊領頭的1、2號幽靈。此時美軍仍沒有發現他,編隊仍在平直飛行。當吳維淑距離領頭的幽靈只有0.6至0.7英里時,他發射了第二枚飛彈。由於以高速進行急轉規避,他沒能看到飛彈爆炸,最後安全返航。


而美軍紀錄則指出當時遭到攻擊的是轟炸編隊的幽靈,呼號黃銅。黃銅編隊在毫無警覺的情況下遭到突然衝出雲層的米格(推測是阮德索)攻擊,黃銅4號當即被擊落,但黃銅3號很快反應過來試圖追擊超越他的米格;然而另一架米格(推測是吳維淑)就在這時追上了黃銅3號並發射飛彈,好在沒有命中,黃銅3號僥倖逃離,但米格也一樣。而黃銅4號的飛行員陣亡,武器官被俘。


在諸如紅冠這樣的預警與攔截引導單位發現米格活動時,會將河內市中心視為[靶心],廣播通知米格相對靶心的角度和半徑,有時資訊會包含敵機型號以及對方處於低、中或高空。每一架在空的美軍戰機可以自行推算米格位置,以及相對自己的方向與距離。這種方式的效率不如北越GCI,後者可以直接提供美機相對米格的角度和距離,但由於美軍要管理的空中單位太多,因此這也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在諸如紅冠這樣的預警與攔截引導單位發現米格活動時,會將河內市中心視為[靶心],廣播通知米格相對靶心的角度和半徑,有時資訊會包含敵機型號以及對方處於低、中或高空。每一架在空的美軍戰機可以自行推算米格位置,以及相對自己的方向與距離。這種方式的效率不如北越GCI,後者可以直接提供美機相對米格的角度和距離,但由於美軍要管理的空中單位太多,因此這也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6月25日0654時,黎清堂和長尊升空。兩分鐘後,該編隊被告知目標正從他們前方約12英里處從左向右飛過。 1號機立即發現左側40度處有12架美軍戰機。黎清道命令僚機追擊尾隨的4架海盜。此時海盜也意識到自己正被米格追擊,於是立即各自向左右轉向。黎清道下令長尊攻擊海盜編隊的3號機,而他則攻擊4號機。當黎清道距離目標1.1至1.2英里時,他發射了第一枚飛彈,但沒能看到彈頭爆炸;他發射了第二枚飛彈,但海盜進行了劇烈的規避激動,加上黎清道距離過近,導致第二枚飛彈在目標前方爆炸,於是黎清道只能打道回府。


此時長尊則在和一架海盜進行轉彎纏鬥,雙方都試圖佔據對方後方的有利位置。長尊最後佔據了上風,在海盜後方1.2英里處發射了飛彈,隨後立即拉起撤離並安全降落在大福機場。當日美軍承認損失一架A-7海盜,但損失原因是在對地攻擊時疑似過晚拉起而墜地,且損失位置是在榮市北部,與北越紀錄的戰鬥地點(河內一帶)不符。


6月26日0921時,阮公輝和陳創升空。當兩人抵達成山縣時,阮公輝發現一支8機編隊位於米格右側90度角6英里外。阮公輝立即急轉右彎,正好追上最末端的兩架幽靈。領頭的4架幽靈仍繼續直線飛行,而末端的4架幽靈則開啟加力並執行迂迴機動。阮公輝繼續追擊幽靈,將距離拉近到只有0.17英里後發射第一枚飛彈;隨後幽靈開始急轉俯衝,阮公輝決定繼續俯衝追擊。當距離縮小到0.9英里後,他發射了第二枚飛彈,隨後不等確認攻擊結果迅速脫離返回基地。根據美軍紀錄,當天唯一戰損是一架O-2A,且位置是在南越境內。


6月27日0842時,裴德如和河永盛升空,不久後他們發現兩架敵機;927團的地面攔截引導(GCI)命令飛行員拋棄副油箱並向空軍總部請求攻擊。然而,由於敵機尚處於地面防空部隊的交戰範圍內,為避免誤擊空軍總部沒有批准攻擊,於是米格繼續以280度航向飛行,直到超出地面防空部隊的保護範圍再另尋目標。一分鐘後,裴德如發現另一支敵機編隊,在0.8英里的距離上發射了第一枚飛彈,飛彈徑直撞上美軍飛機,隨後他立即返航。根據美軍紀錄,遭到偷襲的是一支負責戰鬥空中巡邏的幽靈,當時友軍已經發現並警告他們有米格活動;但不知是偶然還是精心配合的結果,北越的SNR-75雷達正好開啟並觸發了這些幽靈的雷達告警設備,正當美軍飛行員將注意力轉向地面時,一架幽靈遭到斐德如的飛彈擊落,兩名機組被俘。


當天上午美軍有兩架幽靈被擊落(另一架是S-75的戰果),於是美軍在中午展開大規模的救援行動。然而美軍的異常活動也很快讓北越做出反應,1153時阮德索和吳維淑升空攔截一批正在穿越越南-寮國邊境的美軍戰機。當目標機群突然轉向後,指揮所立即命令米格爬升至15,000英尺高度進行攔截。米格長機發現兩架敵機位於其左側30度,距離12英里。


正當阮德索下令放下副油箱打開加力追擊。但此時幽靈也打開加力試圖加速越過邊境。指揮所通知飛行員如果目標已經越過邊境就中斷交戰。但阮德索認為不宜放棄如此好的攻擊機會,因此要求吳維淑違反指揮所指令掩護他進行攻擊;而吳維淑同意了。阮德索盯上幽靈編隊2號機,將距離距離拉近到0.9英里時發射第一枚飛彈,隨後看到飛彈在幽靈左側爆炸,幽靈機翼開始冒煙。為了確保摧毀目標,阮德索又發射第二枚飛彈,這一枚飛彈直接命中並讓幽靈爆炸起火。而吳維淑也成功追擊一架幽靈並將距離縮小1英里,隨後發射一枚飛彈。由於沒有看到飛彈爆炸,於是他在0.7英里的距離發射了第二枚飛彈,在確認飛彈命中且目標爆炸後,兩架米格都安全返航。


1159時,范富泰和裴清廉從安沛機場起飛,飛往義路-文安地區。他們首先發現一支幽靈4機編隊,但很快就接近雲層,范富泰認為追擊進入雲層並非明智之舉,因此決定等候其餘目標。1分鐘後就有另一批幽靈上門了,這4架幽靈分成兩隊各自向左右兩側迂迴機動。北越飛行員決定追擊3號和4號F-4戰機。當米格機隊距離目標2.4英里時,范富泰在斐清廉確認周圍沒有其他敵機後,命令斐清廉與他一同發動攻擊,斐清廉攻擊左側的敵機,他則攻擊右側的敵機。當距離縮短至0.7至0.8英里時,范富泰發射第一枚飛彈,隨後確認幽靈遭到命中並起火;而斐清廉則在0.9英哩處發射一枚飛彈,同樣取得命中。


北越拍下遭到擊落的幽靈,應為1972年6月27日戰損的三架幽靈中的一架,序列號為69-7296。

北越拍下遭到擊落的幽靈,應為1972年6月27日戰損的三架幽靈中的一架,序列號為69-7296。


而美軍紀錄指出當時共有兩批幽靈遭到襲擊,第一支是呼號曼菲斯的編隊,其中一架幽靈遭到襲擊後受傷;第二支是呼號坦帕的編隊,這是一支原先負責佈署干擾絲走廊的幽靈編隊,完成任務後他們留在北越協助營救被擊落的飛行員,此時正因為燃料不足準備返回寮國。當時友軍已經警告他們米格正在衝著他們而去,然而美軍對米格的位置認知顯然出現問題,坦帕編隊在認為米格尚有10英里時轉向,但此時米格實際上已經跑到坦帕編隊後方,瞬間擊落兩架幽靈。機組有兩人被俘兩人獲救。


1972年6月堪稱美國空軍在越南最黑暗的時光,美軍承認有7架幽靈在空戰中損失,且只記錄到3架米格的擊落,以至於馬歇爾.米歇爾三世在其著作中直言米格 - 更精確的說是米格21 - 支配了北越天空。而實際上情況比美軍知道的還要更糟糕,先不說還有一架幽靈的損失可能歸咎於米格,更重要的是北越米格21實際戰損只有1架,且米格21包辦了當月所有的戰果,幽靈和米格21的交換比實際上是7:1。美軍此時仍找不到合適的手段去預警米格21的高速偷襲,甚至僅有的8架裝備有AN/APX-80/81戰鬥樹的F-4D到6月底時已經打到只剩3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抄書性質的戰史研究的沙龍
280會員
8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突然其中一艘代表美國的巨大飛行戰艦,祂開始利用全息投影對着戰場上的人發出廣播說道-- “湯姆斯.傑夫.康納!這是聯盟合衆國國防部部長:邁克爾.霍利.維蘭將軍,你已違反世界安全法令第379條,以及全球武器管理條約第150條,即擅自使用未經世界合衆會員國的領導人所授權與許可的超級武器,並且以此來危害全
Thumbnail
突然其中一艘代表美國的巨大飛行戰艦,祂開始利用全息投影對着戰場上的人發出廣播說道-- “湯姆斯.傑夫.康納!這是聯盟合衆國國防部部長:邁克爾.霍利.維蘭將軍,你已違反世界安全法令第379條,以及全球武器管理條約第150條,即擅自使用未經世界合衆會員國的領導人所授權與許可的超級武器,並且以此來危害全
Thumbnail
在開戰早期後,伊朗的雄貓雖然打出赫赫威名,但伊拉克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引進更先進的戰機,並開始構思能夠抗衡的新戰術,也造就了開戰後雙方最精彩的對抗時期 - 歐洲與蘇聯戰鬥機代表作幻象F1和米格23/25,對抗美國代表作雄貓。
Thumbnail
在開戰早期後,伊朗的雄貓雖然打出赫赫威名,但伊拉克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引進更先進的戰機,並開始構思能夠抗衡的新戰術,也造就了開戰後雙方最精彩的對抗時期 - 歐洲與蘇聯戰鬥機代表作幻象F1和米格23/25,對抗美國代表作雄貓。
Thumbnail
伊朗的F-14熊貓機隊採購與兩伊戰爭期間的運作歷史。
Thumbnail
伊朗的F-14熊貓機隊採購與兩伊戰爭期間的運作歷史。
Thumbnail
F-20原稱為F-5G,是F-5E/F的單發動機改良型(改用1具F404發動機),諾斯洛普以此機型參加1980年代初期美國外銷戰機計畫:FX。該機最終未進入任何國家服役,而中止發展,令不少戰機迷扼腕。
Thumbnail
F-20原稱為F-5G,是F-5E/F的單發動機改良型(改用1具F404發動機),諾斯洛普以此機型參加1980年代初期美國外銷戰機計畫:FX。該機最終未進入任何國家服役,而中止發展,令不少戰機迷扼腕。
Thumbnail
中華民國空軍是F-5E/F的最大使用國,數量達300架之多。雖然在服役生涯沒有參與實戰,但在1980年~2000年這段時間,F-5E/F 是中華民國空軍倚仗的戰馬。除與F-104搭配擔負空防任務,還要擔負對地、對海攻擊。
Thumbnail
中華民國空軍是F-5E/F的最大使用國,數量達300架之多。雖然在服役生涯沒有參與實戰,但在1980年~2000年這段時間,F-5E/F 是中華民國空軍倚仗的戰馬。除與F-104搭配擔負空防任務,還要擔負對地、對海攻擊。
Thumbnail
F-5戰機於冷戰時期活躍於區域衝突中,雖然在越戰未能與米格機交手。在其他衝突中證實F-5E性能優於MIG 21,並成為米格機殺手。
Thumbnail
F-5戰機於冷戰時期活躍於區域衝突中,雖然在越戰未能與米格機交手。在其他衝突中證實F-5E性能優於MIG 21,並成為米格機殺手。
Thumbnail
F-5戰機僅短暫於美國空軍作戰部隊使用,卻長期活躍於美軍假想敵部隊。另外也廣受美軍盟國與親美國家愛用,一些使用者在性能提升後,持續使用到21世紀初期。證明低成本的輕戰機在軍火市場不但有需求,並頗受愛用。
Thumbnail
F-5戰機僅短暫於美國空軍作戰部隊使用,卻長期活躍於美軍假想敵部隊。另外也廣受美軍盟國與親美國家愛用,一些使用者在性能提升後,持續使用到21世紀初期。證明低成本的輕戰機在軍火市場不但有需求,並頗受愛用。
Thumbnail
諾斯洛普曾企圖發展F-5E的後繼機:F-20;研究單位也曾利用F-5改裝為航空技術試驗機;而伊朗則在武器禁運下,挖掘F-5E/F 的最大潛力。這些都是F-5的衍生機種。
Thumbnail
諾斯洛普曾企圖發展F-5E的後繼機:F-20;研究單位也曾利用F-5改裝為航空技術試驗機;而伊朗則在武器禁運下,挖掘F-5E/F 的最大潛力。這些都是F-5的衍生機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