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由心造。成就一切的功德福報都來自於心,有福德者,不以世俗的財富及物慾生活來彰顯自己。學佛之人,好樂於三施之道,也隨喜讚嘆他人行施道,以財布施做各種善行,用正法來引導匡正社會價值觀。學佛要福慧雙修,有智慧並能做出利益眾生的事;積聚福德又能上求解脫,才能修出真正的「功德」。
本文目錄:
◾功德與福報
◾功德與福報如何保存
◾如何產生福報
◾如何同時擁有功德與福報

功德與福報從何而來
🔵功德與福報
修積「福德」可以產生成就道業的資糧,但尚且不足以稱為「功德」;有智慧並能做出利益眾生的事,積聚福德又能上求解脫,才是真正的「功德」。
功德略述
「功德」的功是智慧,德是利他。功的智慧是指空性的智慧、解脫的智慧。
「有智慧」和「利他行」加起來才是真功德。
福報略述
福是德所生,要有福報就要有德行,萬福便是萬德所生。
俗話說:「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有耕耘,才會有收穫。」從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在我們付出、幫助別人,事實上,這是在幫助自己累積福報。佛教把培福稱為「種田」。
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有對學佛修行人而言,出離苦輪,具足解脫與成佛的資糧是重中之重。
🔵功德與福報如何保存
功德會不會被搶走?不會!
功德有沒有可能被破壞掉、被減損?很容易!
現在起一個善念,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離苦得樂,或者去做了一個事,不求回報地去做這個善事,然後建立了很殊勝的功德,但是立刻就生起一個悔惜心,或者生起一個負面的念頭,那剛才的功德如果有100分,現在可能就是20分都不到了。
真的在行善,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去做善事,我要怎麼去利他,我要怎麼安排規劃,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會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行菩薩道,讓功德源源不絕。
有福報之人,是透過為他人付出,行各種布施,像是資財布施或是用正法的布施,來勸善,同時也能隨喜他人的善行。多修隨喜,隨喜讚嘆別人,不要見不得人家好,不要總覺得人家表現好、做善事,就對你有威脅 、超越你,讓你不能專美於前等。要隨喜讚嘆他,越隨喜他,你福報越大,最後大家都變成有福的人。

功德與福報如何保存~真誠隨喜他人
🔵如何產生福報
龍德 上師開示:「量大則福大」,人的心量大,德就大;德大的人,福就大。
我們都需要福氣、福報,要錢就要有財福,健康就要有健康的福報,別人的尊重是尊重的福,眷屬和睦是和睦的福,朋友兄弟忠義是忠義的福。
福報跟所有眾生息息相關,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領導人,都需要擁有權巧方便,錢財、健康,受人敬重,眷屬和睦,朋友忠義等各種類型的福報,皆由修德而產生。若人的心地能包容一切,則心中可以萌生一切靈妙,如同大地之萬福具足。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人生的重點就在於「心」,心的價值觀所延伸的行為模式,決定了我們此生幸福安樂與否。所以,智者必定常時灌溉滋養心靈。
豐富心靈有兩個方法:一是「善念」、二是「利他」。若能常常真誠生發善念利他,將招感古人所說的五種上首福報:「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擁有功德與福報
🔵如何同時擁有功德與福報?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真誠而不求回報的利益他人,福報將隨之而至。」
一切福德智慧不離心地,多播善種,常拔惡草──以慈悲的水灌溉心田,用智慧的光普照善苗,必然會開出福報的美果!
《大智度論》中記載:末法眾生福薄貧,而龍王頭飾如意寶珠,若眾生以清淨妙供令其歡喜,龍王將以如意寶珠濟其所願,其願出一切寶物隨人所需,盡皆備有。是時陰雲普遍、雨種種寶物,衣服、飲食、湯藥、人之所需,一切具足至其命盡常爾不絕。
《阿毘達磨》論藏中所載:龍族非常富裕,資食豐足,倘能令彼歡悅,則可令人財福具足、人丁旺盛、風調雨順、瘟疫不起,否則將會導致常遇逆障惡緣。
供養龍族之功德利益:
❶ 財富資財得顯著增長,具足權貴,人所敬愛。
❷ 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❸ 國家安泰,免受疾病、瘟疫,怪病等侵害。
❹ 事業順利無礙。
❺ 免受蛇類傷害,不受諸毒侵害。
❻ 能令六萬龍王和一切龍族歡喜,得到天龍八部的歡喜守護。
❼ 壽數、福德、財富、威望等增廣發達。
❽ 使行者聞、思、修三學以及增上證悟功德。
❾ 利益新生嬰孩。
臺灣薩迦寺 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
■法會時間:2025年11月14日(五)
■ 法會地點:臺灣薩迦寺(本場法會無提供直播)
▍參加辦法
— 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祛病除障祿位」。
— 亦可為所求能滿願而迴向
▍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
✦祛病除障祿位
▸ https://www.sakya.org.tw/wish/index.php?ID=1&e=23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