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諮詢中,經常會聽到個案抱怨數落另一方的不是,覺得自己很委屈,在關係裡很辛苦,思考著是否應該要結束這一段關係。
在一個面臨離婚的伴侶諮詢中,太太很生氣的說:先生的個人諮詢師只是聽了他單方面的說法,就認定我們的婚姻對他是有害的,分開可以幫助他走出憂鬱,所以建議他離婚。太不公平了!他都沒有看過我,也沒看過我們,怎可以如此下定論。

在tango雙人舞的學習中,也經常會聽到數落舞伴的狀況。“你這邊應該ooxx….;你沒有站穩….”
一次團體課上,Adam和Emily在新學的舞步上總是卡在讓Emily轉身的點上,連試了五六次就是無法成功,做leader的Adam開始有點不耐煩,再度卡住時,瞠大了眼睛看著對方,似乎在說“你怎麼又來了,我已經準備到這個程度了,你還不行?!”,Emily則是一臉茫然,”我都做了我該做的,我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老師讓兩人再演示一遍,點出Adam在做轉身之前的幾個動作,身體已經歪掉、給予的空間位置不對,Emily為了配合Adam,自己身體也是傾斜,當一個需要兩人都是身體垂直(tango術語:軸axis)的舞步時,兩個身體歪斜的人當然就做不出來。同時,Emily自己本身身體重心的習慣性前傾,也侷限了她的自我穩定性,降低雙人動作的可能性。

在伴侶關係的諮詢中,我都會儘量邀請雙方一起來,因為當如果只有聽到一方敘說或只從單方觀點看兩人互動時,容易忽略了兩人在互動中的一搭一唱是如何形成當下關係的模式,就如tango老師通常會先讓一對舞者一起跳一段,除了觀察雙人如何共舞,也會分別和leader(通常是男舞者,但不限定)、follower (女舞者為主、不限定)跳,感受各自的身體移動狀態,再給予建議。
伴侶關係中,很多時候沒有誰的錯,但彼此都需要調整,好讓這場雙人舞可以繼續跳下去。
當然,決定不繼續一起跳,也是一種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