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靜下來坐著觀賞,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能力」
是跟著一日團上黃山的最大感受! 不知是疫情烏雲籠罩已久,需要嘶吼釋放心中的鬱悶,還是遠遊的興奮快樂,抑或年輕活力的恣意張揚,身旁好幾個小伙子此起彼落大喊著“黃山,我來了!”,原是暗自竊喜疫情人少、可享受山上寂靜的我內心有點厭煩,再加上幾位癮君子的菸味,大大破壞了整個體驗感。好在導遊規勸他們到吸煙區吸煙,下風處,不再有煙味纏身。中國的景很美,但有時難有五感靜淨的美好體驗。
每次出遊都會見到遊客把手機或是小音箱音樂開的很大聲,看到帶的人手舞足蹈、搖頭晃腦跟著音樂節拍,有時身旁同行的陌生人也會跟著哼上一兩句,或是蹭著歌曲聊了起來,他們看起來很享受,但我疑惑著----「你能享受靜靜無聲嗎?」
在生活、在諮詢中總是看到這兒的人們很難安靜下來、很難慢下來。在一個被要求快速成長的環境中長大,人不斷的被拉扯、推擠著--快走、快做、快長大、快學會、快結婚、快生孩子.....快xxx?
以前我不懂為何什麼事都要先要快,這幾年的生活讓我逐漸明白因為僧多粥少、因為政策是人說的,你不先拿下,可能轉眼就沒了,如果你的資源不多,那就更得自己掙去!對大環境的可掌度握低和安全感不夠,人們經常處在一種焦慮狀態,fight or flight,為了生存,多數人選擇fight!久處戰鬥模式,即使外在威脅已降低,但戰鬥模式內化形成,焦慮生根底層,再透過養育模式和環境刺激,代際傳遞。因焦慮抑鬱、強迫症、類自閉模式、多動表徵來諮詢的孩子們,如撥洋蔥般的層層掰開後,呈現的經常是一個高焦慮家庭。
不走回頭路的人生旅行?
在旅遊途中也能略見一二這樣的思維模式。“不走回頭路”是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導遊安排好路線,帶你最快速有效地看完所有該看的景點,並且不會在同一條路上走兩回,經常就是見到一夥人直奔每一個點聚集、聽講、拍照、離開,再奔往下一個景點~和人生走法有點像,不是嗎?!過程不重要,越簡短越好,只要到達目的地,打卡完成即可。沒有細細體會過路程、缺乏身心打開的接收與感受,留存在內的是一張張精心修飾過的薄照,旅程即人生。
能夠停留、駐足、感受、內觀和轉化,除了是有能慢慢生活、細品滋味的幸運,也是一種能靜下來的能力。否則,即使外界安靜了,內心還是耳語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