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你最鋒利的武器,最強大的力量。
寫作是這個時代,最強大但同時也最被低估的力量,而絕大多數的人都缺少這個力量。亞洲的教育體制下,從來沒有老師告訴你寫作為什麼重要,甚至從來沒有老師告訴過我學習知識為什麼重要,從來沒有。讀書心得、報告,那只是交差了事,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閱讀的質與量顯著提升,墓然回首才發現,原來我從來不曾理解過寫作為何。
寫作展示的是你的思考過程,首先我們得大量的學習閱讀,在心中培養出對世界的認同,又根據自身經驗調整認同。無數個循環後才培養出自己的核心思想,你的核心思想代表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又能夠影響他人,接著進入一個正向強化的循環,或許你的某個文章、某個觀點會透過點對點的傳播進而影響整個系統。
19世紀工業革命所帶動的資本重要性,逐漸造成貧富不均、勞工剝削問題,馬克思與恩格斯提筆撰寫出共產黨宣言,將核心思想轉化成文字,一個個彼此獨立的單字彼此相融,形成一套論述、一套思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不是靠軍隊起家,而是文字。
「思想一旦掌握群眾,就會變成物質力量」 馬克思
文宣、信件、傳單、報紙、街頭演講,根本上都是資訊,但抽象的資訊概念,卻能夠顯著的影響物質世界。世界上的各地都有宗教的存在,而宗教經典以文字作為載體,是宗教傳遞最有效率的媒介,聖經依然是全球銷量最大、最廣為人知的書籍,如果沒有文字作為載體,迅速傳播整合,我認為有很高的機率世界會有更多種類的宗教存在。
文字->思想->群眾->行動->現實
上述的論述都聚焦於寫作的力量,但是最近我有個新的領悟,而這份領悟是內省的。我們活在一個典範轉移的交界處,生成式AI使得所有事物都變得更迅速了,資訊的產生速度、傳播速度以指數型成長,這其實時常讓我感受到焦慮,我們吸收大量的資訊,卻不能夠好好利用資訊,但當我慢下來拿起紙筆,寫下我的觀點,心流再現,焦慮感全部消失。
我們活在一個很好的年代,不回首過去是我的人生準則,但是在自己最核心的部分,我們應該要試著慢下來,將一切都回歸到的本質。提高質的密度,持續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