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門古戰場與石門山步道,位於屏東縣車城鄉與牡丹鄉交界,以險要的「石門隘口」與豐富的人文歷史聞名。這片由石門山與五重溪山斷崖夾峙的天然要塞,曾是牡丹社事件的戰場,山頂的「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石碑訴說著排灣族人的英勇抗爭。步道沿途熱帶雨林景觀濃密,白榕谷的「一樹成林」奇景與春夏盛開的野牡丹令人驚艷。從景觀台俯瞰四重溪與牡丹村落,這條步道將歷史、自然與文化完美融合。準備好探索這段充滿故事的山林之旅了嗎?
🌄 簡介:石門天險的歷史與自然之美
石門古戰場與石門山步道位於屏東牡丹鄉,因地勢險要被稱為「石門天險」,是1874年牡丹社事件的發生地,遺留忠魂碑與古戰場旅遊資訊站等遺跡。石門山步道則以熱帶雨林景觀著稱,沿途白榕谷展現「一樹成林」的壯觀場景,春夏野牡丹花開滿山野。步道最後200公尺的陡坡挑戰後,山頂可選擇環形路線,連結雨量站與轉播台步道,俯瞰四重溪風光。這條步道兼具歷史深度與自然魅力,適合喜愛人文與生態的旅人。
📋 基本資訊:一覽步道全貌
- 所在縣市:屏東縣車城鄉、牡丹鄉
- 里程:單程2.2公里(往返4.4公里)
- 步道類型:郊山步道
- 步道型態:必須折返(可選環形路線)
- 海拔高度:60至384公尺
- 高度落差:324公尺
- 路面狀況:石階、柏油路、山徑、碎石路、木階梯
- 所需時間:約3小時15分鐘(往返)
- 難易度:低至中,適合初學者與進階健行者
- 所屬園區:無
- 山脈:無特定山脈
- 最適季節:全年,4至7月賞野牡丹最佳
- 申請入山/入園:無需申請
- 附近步道:高士佛步道、屏東石門山步道
- 基點: 石門山(虱母山,384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 保安林水泥樁
🚗 交通指南:抵達石門古戰場停車場
🚙 開車路線
- 石門古戰場停車場: 從台1線(屏鵝公路)經車城,左轉199縣道,途經四重溪至牡丹鄉,抵達29.9公里處的石門古戰場停車場,登山口位於停車場內。 從台9線壽卡轉199縣道南下,經東源村至牡丹鄉,抵達29.9公里處的石門古戰場停車場。
🚌 大眾運輸
注意事項:
- 步道開放時間為08:00至17:00,其餘時間禁止進入。
- 另一轉播台步道登山口位於199縣道29.5公里處(石門6號橋旁),但無遮陽,建議從主登山口進入。
🗺️ 路線地圖:三小時的歷史與自然之旅
- 出發點:石門古戰場停車場
- 路線:
石門古戰場停車場 → (0.1公里,10分鐘) → 石門古戰場園區
石門古戰場園區 → (0.1公里,5分鐘) → 石門古戰場停車場
石門古戰場停車場 → (1.0公里,10分鐘) → 石門山登山口
石門山登山口 → (0.6公里,30分鐘) → 白榕谷
白榕谷 → (0.5公里,60分鐘) → 石門山三角點
石門山三角點 → (1.1公里,70分鐘) → 石門山登山口
石門山登山口 → (1.0公里,10分鐘) → 石門古戰場停車場 - 總時程:約3小時15分鐘
備註:
- 最後200公尺為陡坡,需小心攀爬。
- 山頂可選環形路線,經雨量站或轉播台步道返回,增添變化。
🌿 人文與生態:歷史遺跡與熱帶雨林
📜 石門古戰場與牡丹鄉
石門古戰場是1874年牡丹社事件的發生地,排灣族人據守「石門天險」抗擊日軍,38名戰士英勇犧牲。山頂的「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石碑取代日人所建遺蹟碑,紀念排灣族的抗爭精神,現為屏東縣文化資產。牡丹鄉由排灣族與少數阿美族組成,地名或源自野牡丹遍佈,或來自排灣族牡丹社,充滿原住民文化底蘊。
🏞️ 白榕谷與石門山
- 白榕谷:白榕氣根形成「一樹成林」的奇景,最高可達20公尺,柱根盤根錯節,展現熱帶雨林的生命力。
- 石門山:早期為保安林,現保有原始林相,4至7月野牡丹盛開,紫花點綴山野,增添繽紛色彩。
🦋 生態特色
- 動物:台灣獼猴、眼紋擬蛺蝶與多種鳥類、昆蟲活躍於山區,增添生態趣味。
- 植物:白榕、青鋼櫟、野牡丹與蕨類構成熱帶雨林景觀,含羞草與蕈類增添野趣。
- 地形地貌:地質為中新世中晚期的牡丹層,以頁岩與砂礫岩為主,斷崖與隘口地形險要。
✨ 為什麼要走一趟石門古戰場與石門山?
石門古戰場與石門山步道將歷史、自然與文化融為一體,從牡丹社事件的遺跡到白榕谷的熱帶奇景,再到野牡丹盛開的山野風光,這條步道適合尋求輕鬆健行與深度體驗的旅人。無論是緬懷歷史的莊嚴時刻,還是沉浸於四重溪的開闊視野,這段旅程都將留下深刻記憶。
準備好探索這片歷史與自然的交匯之地了嗎?快來計畫你的石門山之旅,並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健行計畫與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