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

含有「排灣族」共 8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The Umaq屋瑪客夫婦,是由來自台東金崙的排灣族吉他手羅智輝(Sakinu Pavavaljung)與南投羅羅谷的布農族主唱莎飛伊(Savi Tanapima)共同組成的音樂創作夫妻檔。團名「umaq」來自排灣語,意為「家」,代表著他們從家庭出發,用音樂記錄愛、育兒、語言與日常生活的節奏。
Thumbnail
6月初朋友邀約,問我想不想搭火車,看南迴公路那一段美麗的景色,她說現在有旅行社推出的套裝行程,可以搭復古火車,欣賞美麗的台東海岸線,沿路還會造訪平常沒什麼機會看到的小站,還能邊搭火車邊享用火車便當和喝下午茶。 感覺是很棒的行程,而且我已經好多年沒搭東部的火車了,尤其復古火車聽起來很吸引人,於是
Thumbnail
bookarchery-avatar-img
2025/08/19
海岸線風光實在是無與倫比的美麗,讓人看了馬上想參照氣泡水的旅遊路線走一回。車站的藝術裝置為其增色不少,就是感覺政府應該修繕一下水泥建物的斑駁(壁癌?)馬上把搭藍皮火車慢遊東海岸加入我的人生旅遊清單,謝謝氣泡水的分享💕
氣泡水-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0
蘿娜自語 ❤️😄
人們如雲,命運如風。就要翻過山的雲,如果沒有風,它就沒有辦法跨過山頭。
Thumbnail
戴曉君Sauljaljui 6月26日晚間於「台北月見ル君想フ」舉辦台北首場音樂講唱會「擠吧咖哩噹!」,現場票及預售票全數售罄。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絡,活動圓滿結束。 戴曉君在講唱會中感性分享自己一路的創作歷程,並演唱十多首歌曲。
Thumbnail
位於屏東來義鄉的棚集山步道,是台灣小百岳之一,以其原始步道、茂盛植被與絕美風景聞名。這條環狀郊山步道不僅是登山愛好者的熱門選擇,更是探索排灣族文化與自然生態的絕佳地點。從丹林部落出發,沿途可眺望屏東平原、小琉球,還能體驗涼棚休憩的在地特色。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4小時40分鐘的旅程,感受棚集山的魅力!
Thumbnail
位於台東縣大武鄉的加奈美山,又名甘那壁山,是台灣小百岳之一。這座依山面海的郊山,以其原始的自然氛圍、遼闊的太平洋景觀,以及傳說中的神祕湖泊,吸引著熱愛山林的旅人。雖然步道僅單程2.5公里,卻蘊藏著豐富的生態、獨特的地貌與排灣族的文化傳說,讓每一步都充滿探索的驚喜。
Thumbnail
引言:島嶼的第一批居民 當台灣從海底隆起,成為太平洋上的翠綠寶島,誰是最早踏上這片土地的人?數千年前,台灣原住民在這片山川與海岸間開啟了屬於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語言、歌謠與生活方式,與這座島嶼緊密相連。延續上一章的探索,從「夷州」與「流求」的歷史記載到實際的原住民社會,這篇文章將帶你走進台灣最早的守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屏東牡丹鄉的高士神社、旭海沙灘、八瑤灣和港仔沙漠,並分享了作者的旅遊經歷和感受。文章深入淺出地描述各景點歷史、文化、自然景觀以及作者的個人體驗,如高士神社日本神道與排灣族傳統儀式的融合,在旭海沙灘欣賞美麗鵝卵石海灘,在八瑤灣和港仔沙漠感受豐富的生態和壯觀沙漠景觀。
Thumbnail
一大片黃鷺飛起來好壯觀啊
邊境牧羊犬-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1
IvyTravelChannel 真的!我在那裏看牠們飛好久~有種在看動物頻道的錯覺,哈哈!
付費限定
這是一部關於保衛山林的故事......
阿謙寫作-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8
本篇小說中的山怪民間故事是改編自我自己部落,屏東縣泰武鄉萬安村的熊怪民間故事,原文如下: 部落有對兄弟,哥哥要弟弟在家煮飯,他自己則要去山上看陷阱。哥哥在去的路上遇到了熊怪,被熊怪給抓走,成為熊怪孩子們的飼料。熊怪要孩子們先出去找姑婆芋的葉子,要把這個獵物,也就是兩兄弟的哥哥給包起來吃。熊怪就在孩子們出門後,自己先睡了一會兒。這個哥哥呢,就趁著熊怪正在睡覺時,一腳把牠踢進旁邊溪水的深潭中,熊怪就這樣溺死了。但是後來熊怪的孩子們回來了,發現自己的爸爸淹死在水上,熊怪的孩子們就跑去對兩兄弟復仇,但卻也被兩個機智的兄弟給用長茅、弓箭殺死了。
南迴公路        114年3月30日,終於把台東到枋山的火車站分三次走完,這次從太麻里到大武全程約36公里,總結三次旅行從台東到枋山總距離約120公里,還找到了舊南迴公路遺跡香蘭隧道,與疑似公路基底的駁坎,感謝太太的陪伴,我想應該沒多少人願意陪另一個人做這種辛苦的旅行,希望旅途結束的時候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