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的算計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今天的川習會匆匆忙忙結束了。

今年以來,全球貿易體系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動盪與重塑。在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爭端主導下,一系列關稅措施和談判進程深刻影響了全球產業鏈、金融市場,乃至地緣政治的格局。

伴隨著一系列看似對中國的激烈政策,但目前結果其實中國的關稅鬆動,以及對重要盟友韓國、日本和台灣的關稅明確化。

本次談判的結果,在於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調整和北京的對等承諾。美國將對中國芬太尼等商品的關稅往下降10%,而中國則承諾恢復採購美國大豆,暫停稀土出口管制至少一年,並同意重新討論晶片銷售問題。

如果將當前的談判結果與六年前來看,川普第二任上任前的美中貿易環境進行對比,確實會引發一個尖銳的疑問:美國究竟對中國的關稅貿易戰中「討到了多少便宜」?

這次雙方貿易摩擦的激烈程度勝過2019年。但如今,即便在經歷了大規模的關稅互徵後,若主要結構性問題未能獲得根本性解決,這種關稅的調整其實為一場昂貴的原地踏步。

中國以恢復大豆採購和暫停稀土管制作為交換籌碼,這些多屬於可逆轉且短期內易於執行的採購承諾,而非結構性改革。這使得當前的談判成果,其實也不過是回到了六年前的狀態,甚至中國還討回了一些東西。

因為美國投入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成本來發動貿易戰,最終換來的卻是雙方各取所需的短期平衡,而中國則在的談判桌上獲得了喘息空間。

這次的美中的元首會面,就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全球資本市場提振、轉換供應鏈和財政收入的優化行動。


...

以台灣周圍的國家,韓國對等關稅從25%降至15%,日本也換來了15%的關稅。但台灣的對等關稅卻依舊停留在20%。不知道這是否是華盛頓政策制定者在關稅策略上的雙重目的?

  • 地緣政治與產業鏈重塑: 透過對韓國和日本的關稅調整,即使最終仍是15%的課徵。美國在維持一定程度的貿易壓力下,可能也達成了鞏固印太地區盟友關係,並推動關鍵產業鏈,如鋼鐵、造船向美國轉移的長期目標。
  • 財政收入的間接補貼: 最關鍵的,是對盟友和夥伴徵收的關稅,實質上為美國財政帶來了可觀的直接收入。雖然對外宣稱的目標是平衡貿易赤字,但這些關稅收入成了美國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 擴大投資:台灣依舊維持20%的關稅,美國是否來要求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退讓呢?

透過先對其他國家「先調高預期,後降低」的策略,美國最終達到了比關稅貿易戰前更高的稅收水平,這有效地幫忙美國財政抑著了收入。這筆從盟友和貿易夥伴處徵收的款項,為美國日益膨脹的債務壓力提供了緩衝。

迄今,標普500指數從年初以來上漲了17%,台股大盤更是上漲了23%,股價屢創新高,一片欣欣向榮。原本4月人人擔心的債務問題,美國債務依舊飆升至38兆美元。

美國政府在貿易談判策略上最成功是,透過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和隨後的降溫,成功地管理了市場預期,為金融資產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預期管理下的市場信心,關稅不確定早已在市場上消除。任何形式的休兵或關稅降低,無論實質內容如何,都會立即被市場解讀為風險解除的信號,而推動股價上漲。美國精心調控的貿易談判節奏,成功地將市場預期從全面開戰調整到有限競爭,為大家提供了娛樂效果。

儘管聯準會面臨通脹壓力,但全球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和持續的流動性投放,是支撐資產價格上漲的根本動力。

對盟友徵收的關稅收入,在短期內創造了美國財政健康,進一步加強了市場對美國經濟韌性的信心。

對於美國而言,成功地將股市抬升至歷史高位,鞏固了選民信心;同時透過對盟友的關稅,為其天文數字的財政赤字開闢了新的收入來源。

對於中國而言,成功地以拖住了美國的懲罰,並避免了關稅戰的進一步升級,並為未來的長期競爭保留了實力。

對於日韓盟友而言,雖然仍需面對15%的關稅,但相較於初始的高關稅預期,這已是一種相對的勝利,使其產業鏈的規劃得以繼續。

對於台灣而言,雖然半導體被排除在關稅之外,但對於其他產業只能繼續苦撐。現在仍舊「享有較高的關稅」,不知美國是在打什麼算盤。

在日韓享受15%關稅待遇之際,台灣的暫行稅率20%顯得格外刺眼。這不僅僅是5個百分點的差距,更是對台灣在全球貿易中特殊定位的考量。

儘管說台灣與美國關係密切,但其非正式盟友的地位使其難以享有與日韓相同的貿易待遇,這也是地緣政治現實的體現。

今天的會面,川普覺得美國佔上風,習近平也覺得中國佔上風。皆大歡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nvest Your Lifes
432會員
244內容數
用洞察看懂世界,也看見自己 在這個資訊爆炸、聲音彼此爭奪注意力的時代,我反其道而行,不追逐演算法的目光,反而更堅信:「真正的價值,是來自於經得起反覆思考的內容。」 Investing Your Life! Invest Ours! https://fb.com/InvestYourLifes/
Invest Your Lifes的其他內容
2025/08/01
當前台灣面臨的關稅議題,實際上牽動的不僅是經濟政策,更是國際政治的複雜盤算。我認為,即便到了8月1日,台灣也未必會公佈相關的談判結果。這並非因為官員不夠努力或是缺乏誠意,而是因為這場談判所涉及的籌碼過於龐雜與多層次。
Thumbnail
2025/08/01
當前台灣面臨的關稅議題,實際上牽動的不僅是經濟政策,更是國際政治的複雜盤算。我認為,即便到了8月1日,台灣也未必會公佈相關的談判結果。這並非因為官員不夠努力或是缺乏誠意,而是因為這場談判所涉及的籌碼過於龐雜與多層次。
Thumbnail
2025/07/11
關稅正如這座蹺蹺板,在國與國、產業與產業、乃至每一位消費者與業者之間牽一髮動全身。稅率的高低,成為貿易優勢與劣勢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7/11
關稅正如這座蹺蹺板,在國與國、產業與產業、乃至每一位消費者與業者之間牽一髮動全身。稅率的高低,成為貿易優勢與劣勢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5/29
美國聯邦法院的裁定,只不過是再次提醒我們,關稅這個議題仍然沒有遠離我們。儘管可能影響短期市場走勢,但終究市場還是會走回自己的方向。 說到關稅,最近聽了幾位分析者對關稅影響的看法,其中最令我困惑的,是財經M平方與小Lin說的解讀,她們的推論方向幾乎是南轅北轍。
Thumbnail
2025/05/29
美國聯邦法院的裁定,只不過是再次提醒我們,關稅這個議題仍然沒有遠離我們。儘管可能影響短期市場走勢,但終究市場還是會走回自己的方向。 說到關稅,最近聽了幾位分析者對關稅影響的看法,其中最令我困惑的,是財經M平方與小Lin說的解讀,她們的推論方向幾乎是南轅北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國際地緣政治的動盪促使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中美貿易戰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而受益最大的無非是東南亞國家,不僅成為重要的製造和出口中心,更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成為全球第三大投資目的地。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躍性成長,東南亞的消費力也有了顯著性的提升。
Thumbnail
國際地緣政治的動盪促使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中美貿易戰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而受益最大的無非是東南亞國家,不僅成為重要的製造和出口中心,更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成為全球第三大投資目的地。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躍性成長,東南亞的消費力也有了顯著性的提升。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這完全起因於有勇有謀的台商,在最一開始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時,經濟手段採用雙軌制。價格雙軌制是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初期實行的一種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價格過渡模式。價格雙軌制下,同一種商品在國家的計劃經濟指標內有一種固定價格,在計劃經濟指標外有另外一種依照市場供需機制自由調節的價格,此段名詞解釋來自
Thumbnail
這完全起因於有勇有謀的台商,在最一開始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時,經濟手段採用雙軌制。價格雙軌制是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初期實行的一種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價格過渡模式。價格雙軌制下,同一種商品在國家的計劃經濟指標內有一種固定價格,在計劃經濟指標外有另外一種依照市場供需機制自由調節的價格,此段名詞解釋來自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韓中自由貿易協定2015年生效後,因在半導體關鍵原物料方面高度依賴中國等因素,2022年起韓國對中貿易盈餘猛降,去年更出現175億美元貿易赤字,是1992年與中國建交以來首見,且這個趨勢恐將持續下去。 韓中簽署FTA,從糖衣變成毒藥。誠令人不勝唏噓!台灣簽署「貿易協議」前,一定要審慎評估、謹慎考量!
Thumbnail
韓中自由貿易協定2015年生效後,因在半導體關鍵原物料方面高度依賴中國等因素,2022年起韓國對中貿易盈餘猛降,去年更出現175億美元貿易赤字,是1992年與中國建交以來首見,且這個趨勢恐將持續下去。 韓中簽署FTA,從糖衣變成毒藥。誠令人不勝唏噓!台灣簽署「貿易協議」前,一定要審慎評估、謹慎考量!
Thumbnail
產經趨勢分享了孫明德對全球經濟政策與市場反應的觀察,包括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中國大陸與全球經濟政策、日本企業和政治現況、政治與經濟的互動等主題。內容包括對全球經濟的展望及對貨幣匯率、企業經營及消費市場的影響,以及全球供應鏈問題與國際市場的經濟政策影響等。
Thumbnail
產經趨勢分享了孫明德對全球經濟政策與市場反應的觀察,包括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中國大陸與全球經濟政策、日本企業和政治現況、政治與經濟的互動等主題。內容包括對全球經濟的展望及對貨幣匯率、企業經營及消費市場的影響,以及全球供應鏈問題與國際市場的經濟政策影響等。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對於個人在工作上遇到的稅務法令政策,在公司財報數據及未來投資架構調整做一些分析。 ※台美租稅協定2024/1/19眾議院通過,待參議院通過這項法案,法案將送交總統簽署生效後,台灣完成《條約締結法》相關程序,減稅相關法案才得以正式生效 美眾院委員會放行 取消台美雙重課稅 - 財經焦點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對於個人在工作上遇到的稅務法令政策,在公司財報數據及未來投資架構調整做一些分析。 ※台美租稅協定2024/1/19眾議院通過,待參議院通過這項法案,法案將送交總統簽署生效後,台灣完成《條約締結法》相關程序,減稅相關法案才得以正式生效 美眾院委員會放行 取消台美雙重課稅 - 財經焦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