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智慧:不戰而勝的藝術(5)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raw-image


引言:超越奇謀的真正勝利


當我們談論「兵法」,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戰場上的爾虞我詐、出奇制勝的妙計。然而,《孫子兵法》的智慧遠不止於此。許多人將目光聚焦於如何「戰鬥」,卻忽略了更根本的「勝利」之道。真正的策略核心,並非那些用以調動敵人的詭計,而是建立在穩固、不可動搖的「基本面」之上。


孫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這句話的意涵極為深刻——真正能勝利的軍隊,是在開戰前就已經創造了必勝的條件,而注定失敗的軍隊,則是衝上戰場後,才開始寄望僥倖,尋找獲勝的機會。


勝利,是在硝煙升起之前就已註定的。為了理解這份智慧,讓我們從一個峽谷兩岸的對決故事開始,看看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一者求之於外,問計於敵;一者求之於內,問道於己。



--------------------------------------------------------------------------------



1. 峽谷兩岸的對決:李將軍與趙將軍的故事


1.1. 躁進的趙將軍:「先戰而後求勝」


在峽谷的東岸,駐紮著趙將軍的軍隊。他是一位英勇但急於求成的指揮官,堅信「必須有所作為」才能讓自己心安。看著對岸紋絲不動的敵軍,他內心焦躁不安,對部下說:「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不斷試探,找出他們的破綻!」


於是,趙將軍每天都派出小股部隊發動試探性攻擊,試圖尋找一舉擊潰敵人的戰機。然而,這些行動不僅未能撼動對手,反而像無數投入湖中的石子,只激起短暫漣漪,卻不斷消耗著自己的糧草、兵力與士氣。他的行為,正如那位不停奔波,最終把自己耗盡的諸葛亮一樣。


趙將軍的內心獨白始終是:「只要我找到一個奇策,就能扭轉戰局。」他總關注於「戰」,而非「勝」,滿心只想著如何取巧,卻從未思考過,自己的基本面是否穩固。


1.2. 靜待時機的李將軍:「先勝而後求戰」


與趙將軍遙遙相對的,是西岸的李將軍。他深諳「不作死就不會死」的道理,面對趙將軍日復一日的騷擾,他選擇了靜默。


李將軍的策略,完美體現了「形」與「勢」的智慧。「形」,是戰前的準備與佈局,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基本面;「勢」,是戰鬥中稍縱即逝的時機與動能。他實踐的是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的策略,將所有精力專注於鞏固自己的「形」——深挖壕溝、加固營寨、確保糧草供應充足、安撫士兵情緒,讓自己的陣地固若金湯。他一步步將自己打造成「不可被戰勝」的存在。


這就是 「知己知彼」 的智慧:


* 知己:讓自己變得絕對不可戰勝,這是自己能完全掌控的。

* 知彼:耐心等待,觀察敵人何時會露出可以被戰勝的破綻。


故事的高潮並非來自李將軍的某個奇謀,而是源於趙將軍的失誤。在長期的消耗與焦躁下,趙將軍終於失去耐心,發動了一次孤注一擲的總攻。由於準備不足、士氣低落,這次攻擊很快就顯露敗象,陣型大亂。


就在此刻,當趙將軍陣腳大亂,李將軍等待的「勢」已然成熟。他發起的反擊體現了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的雷霆之威,這正是將日積月累的「形」,轉化為雷霆萬鈞的「勢」。如同在高山上炸開蓄滿雨水的堰塞湖,讓洪水一瀉千里,勢不可擋。趙將軍的軍隊瞬間潰敗,正應了那句「一著失誤,滿盤皆輸」。


1.3. 兩種策略的省思


李將軍與趙將軍的對決,清晰地展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思維。


【特徵-趙將軍 (敗兵)-李將軍 (勝兵)】

行動哲學-先戰而後求勝-先勝而後求戰

關注焦點-戰 (奇謀巧計)-勝 (累積基本面)

核心狀態-尋求機會,心存僥倖-創造形勢,立於不敗

最終結果-耗盡資源,自取其敗-一擊制勝,穩操勝券


這場勝利,源於李將軍日積月累的準備,而非一時的奇思妙想。他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靜待敵人犯錯。然而,這引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有沒有一種勝利,是連戰鬥都不需要的?



--------------------------------------------------------------------------------



2. 扁鵲三兄弟的醫術:洞見未萌的至高境界


2.1. 神醫的秘密


戰國時期,魏文王曾問當時名滿天下的神醫扁鵲:「聽說你家兄弟三人都精通醫術,誰的醫術最高明呢?」


扁鵲恭敬地回答:「大哥最高,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十分不解:「那為何你的名氣最大呢?」


扁鵲解釋道:


* 大哥(上醫):他治病,總在病兆「當見未萌」之際,也就是在疾病尚未顯現、甚至未有萌芽時就已出手根除。因為他總是在別人還未感覺到生病時就解決了問題,所以鄉里的人都認為他根本不會治病,他因此毫無名聲。

* 二哥(中醫):他治病,是在病情初起,症狀輕微時就藥到病除。鄉里的人認為他只能治些小病,所以他的名聲只在鄉里流傳。

* 我(下醫):而我治病,總是在病人病情危重、痛苦萬分之時。我會動用開刀、放血等大手術,使病人起死回生。所以,人人都看到我的高明醫術,我的名聲也因此傳遍天下。


2.2. 上醫的策略智慧


扁鵲大哥的「上醫」之術,正是策略的至高境界。孫子兵法所說的 「善戰者,不是把對方打敗,而是看對方已經敗了才打」,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最高明的策略家,如同上醫,他們總是在問題還未顯現時就將其化解,使得競爭從未發生。


這個概念在商業競爭中尤為貼切:


* 守:就是深耕自己所屬的領域,將產品、服務、技術做到頂尖,建立起無人能及的壁壘。這就是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攻:真正的「攻」,是創造一個全新的賽道,讓舊有的競爭規則徹底失效。對手還在平地上廝殺時,你已經在空中飛行。這不是攻擊,而是讓競爭本身變得「無關緊要」。


真正的勝利,是讓對手連與你競爭的想法都無法產生。



--------------------------------------------------------------------------------



結論:成為真正的策略家


從李將軍建立「不敗之形」,到耐心等待「可勝之勢」,再到扁鵲大哥「不戰而勝」的至高境界,孫子兵法揭示了一條清晰的成功路徑。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戰術的巧妙,而是源於根基的穩固。


真正的成功來自於日積月累的準備,而非奇思妙想。當你立於不敗之地,勝利便會自然到來。那些最偉大的勝利,往往是悄無聲息的,因為真正的成功者,早已在私底下偷笑了。


願我們都能將這份古老的智慧,應用於自己的生活與事業之中,不求一時之巧,但求長久之功,方能洞悉勝敗之機,成為自己命運的掌舵人。

raw-image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114.10.30


#孫子兵法 第四篇<形篇>

-形:可以觀察到的,相互試探。

-『形勢』形是在戰前,勢是在戰鬥中。

-做事先看形,行不行;做起來就看勢。

-荀悅:形+勢+情(主將的意志+團隊士氣)

-觀察形勢變化,要詳細記錄再觀察有無可趁之機。

-不作死就不會死,很多人敗在不知道事情可以不做!

-很多人皆受不了,認為必須有所作為,自己才心安。

EX.諸葛亮不停地做為,把自己耗死了

-等什麼?等形勝,累積自己;等勢勝,等對方失誤。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競爭本質是要你無法跟我爭,一旦你想跟某某爭,你已經輸了。

EX.企業來說,守就是深耕自己所屬的領域,成為頂尖;攻,就是你以為他再攻擊你,其實他根本沒攻擊,降維打擊。

-『當見未萌』沒發生的、沒顯現出來的,你能洞察到才是真本事。


-大體勝算的計算,算清楚在做。

-知己知彼 讓自己變成不可被戰勝的,就是知己;等敵人什麼時候可以被戰勝,就是知彼。

-所有的詭計、奇謀巧測都是為了調動敵人,不是自己的基本面。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取得壓倒性優勢才戰,絕不心存僥倖。不是專屬於強者的兵法,弱者就是要形成自己的局部優勢,集中優勢打殲滅戰。

EX.創業者如何立於不敗之地?手頭累積充足了再創業;沒完全弄明白就創業,那就看是否能中頭彩。EX.-就像高山上把蓄積大量雨水的堰塞湖炸了水沖下來,誰檔的住

-成功者都在私底下偷笑,失敗者佔據新聞版面。

-成功都來自日積月累,不是奇思妙想,始終關注基本面。基本面就是勝,然後戰,此時就可以想點巧妙的主意,發揮創意。

-我們的問題往往總關注戰,不關注勝,就想取巧。

-兩軍對陣 當然對手也懂兵法,也想立於不敗之地,那就看誰先失誤,雙方都不失誤,就看誰糧草多;一發現失誤就猛撲過去一擊致勝。EX.一著失誤,滿盤皆輸。

-善戰者,不是把對方打敗,而是看對方已經敗了才打。EX.扁鵲三兄弟的故事。大哥才是上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塔的沙龍
9會員
65內容數
阿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30
字根 dict-/dic-從Dictator到Teacher:一窺「說」如何創造世界的英文秘辛!
Thumbnail
2025/10/30
字根 dict-/dic-從Dictator到Teacher:一窺「說」如何創造世界的英文秘辛!
Thumbnail
2025/10/29
《孫子兵法》不僅是戰爭經典,更是一套精密的決策科學。 「知勝之道」的核心價值:預先判斷勝利條件的五個原則。
Thumbnail
2025/10/29
《孫子兵法》不僅是戰爭經典,更是一套精密的決策科學。 「知勝之道」的核心價值:預先判斷勝利條件的五個原則。
Thumbnail
2025/10/29
單字最強對決:bene (善) VS mal (惡)!掌握英語道德語系統的核心軸線 Hook 點: 介紹 bene/bon 字根家族,指出它們就像單字的「基因」,決定了單字的本質。 承諾: 學會這個字根,就像戴上魔法眼鏡,能夠自信地預測單字帶有「正向、美好」的意義。
Thumbnail
2025/10/29
單字最強對決:bene (善) VS mal (惡)!掌握英語道德語系統的核心軸線 Hook 點: 介紹 bene/bon 字根家族,指出它們就像單字的「基因」,決定了單字的本質。 承諾: 學會這個字根,就像戴上魔法眼鏡,能夠自信地預測單字帶有「正向、美好」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老規矩,先恭喜粉絲獲利: 標題典出孫子兵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孫子兵法,真乃天下奇書,表面上說的是戰爭,內核卻是各種處事哲學與行事指引,許多知名成功人士,桌上都會放上一本,其價值可見一斑。 我在做股票的時候,有非常多的思維,其實也是出自孫子兵法。今天,就來分享
Thumbnail
老規矩,先恭喜粉絲獲利: 標題典出孫子兵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孫子兵法,真乃天下奇書,表面上說的是戰爭,內核卻是各種處事哲學與行事指引,許多知名成功人士,桌上都會放上一本,其價值可見一斑。 我在做股票的時候,有非常多的思維,其實也是出自孫子兵法。今天,就來分享
Thumbnail
既已瞭解敵情又瞭解自己的,身經百戰也不會有危險;不瞭解敵情而只瞭解自己的,可能勝也可能敗;既不瞭解敵情又不瞭解自己,每戰必危。
Thumbnail
既已瞭解敵情又瞭解自己的,身經百戰也不會有危險;不瞭解敵情而只瞭解自己的,可能勝也可能敗;既不瞭解敵情又不瞭解自己,每戰必危。
Thumbnail
 《孫子兵法》這本書,從古代一直火紅到現代,不論是東、西方的哪個強國,無不將它奉為軍事戰略思想的最高指導原則。其實,《孫子兵法》在最初寫成的時候,書名並無「兵法」二字,儘管論述的內容是戰略,實際運用的道理卻是哲學。若能通透了解箇中玄妙,不僅有助於我們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拿來當作解決人生難題的參
Thumbnail
 《孫子兵法》這本書,從古代一直火紅到現代,不論是東、西方的哪個強國,無不將它奉為軍事戰略思想的最高指導原則。其實,《孫子兵法》在最初寫成的時候,書名並無「兵法」二字,儘管論述的內容是戰略,實際運用的道理卻是哲學。若能通透了解箇中玄妙,不僅有助於我們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拿來當作解決人生難題的參
Thumbnail
傳統的觀點 傳統上,幾乎可說無一例外地,都認定「形、勢、虛實(通行本)」是《孫子兵法》的中心。雖然大家都將「始計(通行本)、作戰、謀攻」置於所謂的「大戰略」的地位,但是真正的心力大多用於「形、勢、虛實」三篇。由於誤認,以至於《孫子兵法》到底如何使用,沒人說得清。 通常,十三篇都被割得破碎,以便於
Thumbnail
傳統的觀點 傳統上,幾乎可說無一例外地,都認定「形、勢、虛實(通行本)」是《孫子兵法》的中心。雖然大家都將「始計(通行本)、作戰、謀攻」置於所謂的「大戰略」的地位,但是真正的心力大多用於「形、勢、虛實」三篇。由於誤認,以至於《孫子兵法》到底如何使用,沒人說得清。 通常,十三篇都被割得破碎,以便於
Thumbnail
「實虛」、「用間」兩篇是「作戰」篇的實戰操作 「實虛」篇告訴世人如何「致人而不致於人」——將敵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玩弄其於股掌。「用間」篇告訴世人如何「先知」——知道敵人的毛病是什麼、知道敵人的習慣是什麼,擺佈其於股掌。 「作戰」篇主張「兵貴速」;若能玩弄其於股掌、擺佈其於股掌,要「速戰速決」
Thumbnail
「實虛」、「用間」兩篇是「作戰」篇的實戰操作 「實虛」篇告訴世人如何「致人而不致於人」——將敵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玩弄其於股掌。「用間」篇告訴世人如何「先知」——知道敵人的毛病是什麼、知道敵人的習慣是什麼,擺佈其於股掌。 「作戰」篇主張「兵貴速」;若能玩弄其於股掌、擺佈其於股掌,要「速戰速決」
Thumbnail
「形」「勢」兩篇是「謀攻」篇的實戰操作 「形」篇以「如決積水於千仞之隙」結尾;「勢」篇以「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結尾。前者要求集中力量、等待時機,後者要求運用環境、激發力量。「謀攻」即是告訴世人,不同的力量等級,有不同的運用法門,目標就是「不戰而勝」。是故,「形」、「勢」是「謀攻」的實戰操作。 先
Thumbnail
「形」「勢」兩篇是「謀攻」篇的實戰操作 「形」篇以「如決積水於千仞之隙」結尾;「勢」篇以「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結尾。前者要求集中力量、等待時機,後者要求運用環境、激發力量。「謀攻」即是告訴世人,不同的力量等級,有不同的運用法門,目標就是「不戰而勝」。是故,「形」、「勢」是「謀攻」的實戰操作。 先
Thumbnail
「軍爭」當是介於「五變」與「謀攻」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計』者也」——有「校之以計」之分。勢計互交而成「軍爭」。 知迂直之計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主將接到來自國主
Thumbnail
「軍爭」當是介於「五變」與「謀攻」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計』者也」——有「校之以計」之分。勢計互交而成「軍爭」。 知迂直之計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主將接到來自國主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計」為首篇,「用兵之法」四篇環之,其他八篇呢?也是孫子思想中的「兵法」嗎?看起來,孫子以後的人們,似乎那麼認為的。因未將「凡用兵之法」這一句給予重視,以至於主流觀點,皆視「形」、「勢」、「實虛」為孫子兵法十三篇的核心篇章。甚至還有唐太宗李世民與衛公李靖的加持。但,此三篇雖然有很多後世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計」為首篇,「用兵之法」四篇環之,其他八篇呢?也是孫子思想中的「兵法」嗎?看起來,孫子以後的人們,似乎那麼認為的。因未將「凡用兵之法」這一句給予重視,以至於主流觀點,皆視「形」、「勢」、「實虛」為孫子兵法十三篇的核心篇章。甚至還有唐太宗李世民與衛公李靖的加持。但,此三篇雖然有很多後世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所謂「兵法」,即是「用兵之法」,說白話就是「用軍策略」——使用軍隊的策略、使用軍隊打贏戰爭的方法。「兵」即軍隊、「法」即策略。此「法」與五事之「法」無關。大家經常把「戰略」等同於「策略」,但是,前者是指『戰爭策略』,後者在本質上是指『方法』。Strategy在中譯兩者皆可,當然是錯誤的
Thumbnail
孫子兵法之邏輯所謂「兵法」,即是「用兵之法」,說白話就是「用軍策略」——使用軍隊的策略、使用軍隊打贏戰爭的方法。「兵」即軍隊、「法」即策略。此「法」與五事之「法」無關。大家經常把「戰略」等同於「策略」,但是,前者是指『戰爭策略』,後者在本質上是指『方法』。Strategy在中譯兩者皆可,當然是錯誤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