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專利的真實樣貌:從智慧醫療專利看中美佈局消長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前一篇說到 GreyB 的AI分析報告時(https://vocus.cc/article/68fa12c8fd89780001069a76),有說到注意到他們談到 AI 領域的專利佈局,但卻未明確說明「哪些專利」被納入他們的 AI 統計範圍。

乍看之下,這似乎只是研究方法的小細節,但對於從事專利分析的人來說,這其實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因為「AI」並不是一個獨立產業,而是一個跨越多領域、應用場景極廣的技術集合體。若沒有一致的分類標準,很難真正理解數據背後的趨勢。

本週我讀到一篇"臺灣與全球之人工智慧專利優勢比較分析"的文章,裡面特別列出了WIPO在2019年調查 AI 專利中的常見關鍵詞:

raw-image

這樣的關鍵字表,提供了一個相對客觀的檢索依據,也讓我們能用一致的方式比較不同領域或不同國家的 AI 專利發展情況。

我有點好奇,就想以這些關鍵字詞來試試看檢索一些特定的領域。

由於大叔最近幾年前協助中X大學資工系教授處理一個與心理疾病智慧檢測及醫療有關的研究專案,剛好是利用深度學習模型來判讀受測者的生理狀況,進而診斷受測者是否有憂鬱症、多動症、自閉症等身心疾病。

因此,大叔決定以智慧醫療為方向,然後用這些字詞進行檢索,而檢索結果如下:

raw-image

圖1 智慧醫療專利申請量(自2018年起)

📊 全球智慧醫療專利趨勢:高峰後的平穩期

結果相當耐人尋味。從整體專利申請量來看(如圖1),自 2020 年達到高峰之後,全球智慧醫療的專利申請量進入了相對平穩的階段,年申請量大約維持在 130 至 140 件之間。這顯示出產業在經歷初期的爆發式成長後,已逐漸進入技術沉澱與實務落地的階段。

🌍 中美差異:中國上升、美國放緩

進一步從國別來看,趨勢更明顯(如圖2)。

raw-image

圖2 各國在智慧醫療的申請量(自2018年起)

從圖2也可以看出,中國的申請量幾乎年年攀升,從 2018 年約 30 件一路上升到 2023 年超過 70 件,顯示中國在智慧醫療領域的 AI 研發與專利佈局呈現積極上升趨勢。

相較之下,美國的申請量在 2020 年後反而出現下滑,從約 55 件降至近年的 25 件左右。 日本與歐洲(EP)的數據則相對穩定,維持在中段水準。

這樣的變化其實反映出幾個層面:

  1. 研發主體的轉移:中國的 AI 醫療技術已不再只是模仿與導入階段,而是開始出現自主演進與應用深化的現象。
  2. 法規與資料環境的影響:中國的醫療資料收集與應用環境相對寬鬆,使得 AI 模型得以更快速地驗證與應用;反觀美國,受限於隱私與醫療法規的框架,AI 醫療產品的專利化進度相對放緩。
  3. 專利策略的差異:美國企業在此階段更著重於核心演算法與跨領域應用(例如多模態醫療影像分析、語音診斷等),而中國則在臨床應用與落地技術上積極布局。
  4. 個資規範鬆綁的優勢:中國對個人隱私權與醫療資料保護的要求相對寬鬆,使得企業與研究機構能更容易取得大量病患的臨床數據進行模型訓練,進而快速迭代演算法、提升準確度。這種「數據量優勢」在智慧醫療領域特別明顯,也讓中國在 AI 醫療技術的發展速度上超越了許多國家。

💡 對企業的啟示:選擇戰場比全面投入更重要

從專利策略角度來看,這或許也提供了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向。

與其全面性地談「AI 專利佈局」,不如聚焦於 特定應用領域 的策略性布局,例如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或智慧交通。這樣不僅能更有效掌握技術脈絡,也能提高專利組合的實際商業價值。

以智慧醫療為例,若企業能掌握「資料前處理 → 模型訓練 → 模型部署 → 臨床應用」的完整鏈條,並針對每個環節的關鍵演算法與硬體支援提出專利申請,就能形成一套難以被繞過的技術防線。反之,若僅停留在單一演算法的保護,則很容易被替代或規避。

總的來說,從這次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到:全球 AI 醫療專利的整體數量雖然趨於穩定,但地區之間的發展節奏正在出現分化。中國的上升、美國的減緩,不只是數量的消長,更反映出不同市場對 AI 技術落地的態度與策略差異。

對我們而言,這也意味著在 AI 應用快速多元化的當下,「選擇戰場比全面投入更重要」。如何結合自身技術優勢,針對特定領域(如醫療、工業自動化、影音串流)進行深耕式佈局,才是下一階段 AI 專利戰略的核心課題。


#布局 #IntellectualProperty #PatentAnalysi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叔的碎唸-IP insights
0會員
7內容數
分享智財、科技和產業的空間, 若有需要顧問合作,請寄至以下信箱: tazuya4@gmail.com
2025/10/23
GreyB 近期發佈的〈Glob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atent Landscape〉報告,呈現出全球 AI 專利申請數量的爆炸性成長,從中國、美國到印度,各國皆積極投入這場智慧革命。然而,這份報告雖然資訊豐富,卻也留下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2025/10/23
GreyB 近期發佈的〈Glob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atent Landscape〉報告,呈現出全球 AI 專利申請數量的爆炸性成長,從中國、美國到印度,各國皆積極投入這場智慧革命。然而,這份報告雖然資訊豐富,卻也留下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2025/10/16
最近NPE在收購影音串流專利時,將美國與德國視為主要戰場,但令人意外地將「印度」列為第三優先。由於中國訴訟勝率低、政治關係緊張,加上中國企業正積極進入印度市場,印度逐漸成為潛在的專利訴訟新藍海。近年印度專利申請量明顯上升,顯示其在全球專利版圖中的戰略地位正快速提升。
Thumbnail
2025/10/16
最近NPE在收購影音串流專利時,將美國與德國視為主要戰場,但令人意外地將「印度」列為第三優先。由於中國訴訟勝率低、政治關係緊張,加上中國企業正積極進入印度市場,印度逐漸成為潛在的專利訴訟新藍海。近年印度專利申請量明顯上升,顯示其在全球專利版圖中的戰略地位正快速提升。
Thumbnail
2025/10/09
近十年來,高解析度影像無損傳輸技術的專利佈局,不僅反映了產業發展的節奏,也揭示了未來技術整合與市場演進的軌跡。 本文以📊 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如下) 為分析工具,透過專利數量、申請時序與節點重疊情形,解析A公司在該領域的技術佈局現況與未來研發建議。 🔍 一、從專利矩陣看技術熱
Thumbnail
2025/10/09
近十年來,高解析度影像無損傳輸技術的專利佈局,不僅反映了產業發展的節奏,也揭示了未來技術整合與市場演進的軌跡。 本文以📊 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如下) 為分析工具,透過專利數量、申請時序與節點重疊情形,解析A公司在該領域的技術佈局現況與未來研發建議。 🔍 一、從專利矩陣看技術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醫療保健產業面臨多種挑戰,像流行病、慢性病、心理健康問題和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等,而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則有機會來解決這些挑戰。 根據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所提供的資訊,認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市場機會,估計高達 6 兆美元,突顯了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醫療保健產業面臨多種挑戰,像流行病、慢性病、心理健康問題和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等,而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則有機會來解決這些挑戰。 根據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所提供的資訊,認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市場機會,估計高達 6 兆美元,突顯了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AI/ML)技術快速發展,醫療設備數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本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ICTRP)的臨床試驗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瞭解AI/ML SaMD的發展趨勢及地理分佈特徵,並強調了國際合作臨床試驗的必要性。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AI/ML)技術快速發展,醫療設備數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本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ICTRP)的臨床試驗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瞭解AI/ML SaMD的發展趨勢及地理分佈特徵,並強調了國際合作臨床試驗的必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