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當真執笠前推出大型綜藝遊戲節目《墨魚遊戲2》及《墨魚遊戲3》,掀起網上討論這樣的戲仿,沿用《魷魚遊戲》的美術造型及部份設定,是抄襲還是二創?
2020年,因為疫情和移民,根本沒花時間看試當真的影片,有時稍稍看看他們的劇情片,覺得製作與一般劇集相差太遠,雖然當中帶有訊息,但節奏、分鏡、燈光也未能與電視台的製作媲美。
原來,試當真的成功絕不單靠劇情片,而是「偽紀錄片」 。
抱歉,我比食肆臨結業才光顧的食客還要差,我在1026後才認真回看試當真的片。
翻看了他們初期拍攝的《Channel需要》系列那種疑幻似真的演繹,初頭看着我實在摸不着頭腦,甚至有時覺得正看着真正的紀錄片,後來才清醒發現他們拍的是偽紀錄片。
他們在片中故意展現那種尷尬、自嘲、錯愕的處境,令觀眾看得投入,甚至有時會想這些反應是演出來嗎?就像他們三人在九展門外等待《全民造星3》的參賽者,其中數幕我分不到孰真孰假。
試當真拍偽紀錄片別樹一幟 但《試玩毛》才驚為天人
記得《墨魚遊戲1》上架時也曾看過,但印象真的不深刻,笑笑便算。記得他們能將廣告融入在遊戲中不容易。結果數年後,他們進化了,製作出更精彩的《墨魚遊戲2及3》作為收尾,其規模及執行能力程度,完勝電視台,甚至能居於亞洲節目首十名之內。
主要功臣不是豪腎修三人,而是《試玩毛》的導演Casper。
(請參看Casper WAVE 流行文化誌訪問https://wavezinehk.com/2025/10/12/byete1/)
除了《墨魚遊戲》、《今際之國的有J》系列之外,令我感到驚喜的是沒有戲仿的《連環殺人事件》、《西部牛仔大戰》及《時間循環綁架案》。
《連環殺人事件》是狼人殺的真人遊戲版。玩家固然要爾虞我詐,想不到,觀眾有時也被導演玩弄在股掌上。導演巧妙的搬弄事情的次序或隱藏重要的細節,將觀眾蒙在鼓裡。觀眾以為自己在玩推理遊戲,其實不看到末段,你不會知道誰是兇手。當時只是《試玩毛》的第三集,已令人讚歎不已。因此,第十三集的《西部牛仔大戰》及第十七集的《時間循環綁架案》,導演的功力進步了,節目更加精彩有趣。
我不在此劇透,未看的請大家務必要去看看。
《西部牛仔大戰》
《時間循環綁架案》
我一向不喜歡月光寶盒式的情節,不斷重覆又重覆,十分沉悶。但導演竟然可將這個概念融入遊戲,拍成《時間循環綁架案》,看得出撰寫劇情方面下了很多心機,而觀眾也可按着一步一步揭露的線索一同解謎,很是有趣。不覺沉悶之餘,反而看見眾人很投入並用心演繹角色。我還會猜想到底玩家事前知道多少設定,看樣子就完全不知道遊戲玩法,而是逐步按導演指示而行。當然,最厲害亦是導演在剪接上花的心力,要在特定時間內讓觀眾得到提示,又要不太快揭盅,又要製造驚喜,將重覆的劇情剪得不沉悶。另外,游學修真是影帝級人馬,就算每次只有簡單的佈置場景,他也演得入木三分,而且有時對白有點爆肚或不按角色設定走,令人笑得開懷。
實在不知他們拍了多少小時,但玩家十分投入角色,也未輕言疲累。就算試當真結業,他們這種專業的態度,無論走到哪個地方也會受重用。
喜歡游學修的創意與營商頭腦,喜歡MC $oho & KidNey的歌紀錄了那一年的香港狀況,而我更喜歡的是試玩毛Casper對設計遊戲的熱愛及其執行能力,他一邊剪接一邊與觀眾交流。但我始終相信。他們這班是演藝圈裡擅於自發創作的一群,也是有實戰經驗而成功揣摩觀眾心理的製作人,我不會擔心他們從此退隱,反而期望他們休息過後,會再製造什麼驚喜給我們。
二創還是抄襲?每人心中也有答案,誰也說服不了誰。我想說的是何時會有人抄襲一下《試玩毛》用故事、劇情、角色人設構成的遊戲綜藝節目?有時候,你想抄都未必抄得到。
















